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將一定量的鈉鋁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 mL pH=14的溶液,然后用1 mol/L的鹽酸滴定,沉淀質量與消耗鹽酸的體積關系如右圖所示,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
A.原合金質量為0.92 g B.標準狀況下產生氫氣896 mL
C.圖中m值為1.56 g D.圖中V2為60 mL
粗CuO是將工業廢銅、廢銅合金等高溫焙燒而成的,雜質主要是鐵的氧化物及泥沙。以粗CuO為原料制備膽礬的主要流程如下:
經操作I得到粗膽礬,操作III得到精制膽礬。兩步操作相同,具體包括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等步驟。
已知:、
、
轉化為相應氫氧化物時,開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時的pH如下表:
|
|
|
|
開始沉淀時的pH |
2.7 |
7.6 |
5.2 |
完全沉淀時的pH |
3.7 |
9.6 |
6.4 |
(1)溶解、過濾需要用到玻璃棒,它的作用是 。
(2)寫出加入3% H2O2后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原溶液顯酸性)。
(3)加稀氨水調節pH應調至范圍 。下列物質可用來替代稀氨水的是 。(填字母)
A.NaOH B.Cu(OH)2 C.CuO D.NaHCO3
(4)操作III析出膽礬晶體后,溶液中還可能存在的溶質為CuSO4、H2SO4、________________。
(5)某學生用操作III所得膽礬進行“硫酸銅晶體結晶水含量”的測定,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
|
第一次實驗 |
第二次實驗 |
坩堝質量(g) |
14.520 |
14.670 |
坩堝質量 |
17.020 |
18.350 |
第一次加熱、冷卻、稱量(g) |
16.070 |
16.989 |
第二次加熱、冷卻、稱量(g) |
16.070 |
16.988 |
兩次都無須再做第三次加熱、冷卻、稱量,理由是 ,該生此次實驗的相對誤差為 %(保留1位小數),產生實驗誤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加熱前稱量時坩堝未完全干燥 B.該膽礬中含有受熱不分解的雜質
C.加熱后坩堝放在干燥器中冷卻 D.玻璃棒上沾有的固體未刮入坩堝
(1)環境專家認為可以用鋁將水中的NO3- 轉化為N2 ,從而清除污染。該反應中涉及的粒子有:H2O、Al、OH-、Al(OH)3、NO3- 、N2,請將各粒子分別填入以下空格
NO3- + + → + + 該反應過程中,被氧化與被還原的元素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2)若4Al(s)+3O2(g) =2 Al2O3(s) △H= -a KJ/mol
Fe2O3(s)+3/2C(s) =3/2CO2(g)+2Fe (s) △H= +b KJ/mol
C(s)+O2(g)=CO2(g) △H= -c KJ/mol
寫出Al與氧化鐵發生鋁熱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3)將一定質量的鈉鋁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mL PH=14的溶液,然后用2mol/L的鹽酸滴定,可得到沉淀量與消耗的鹽酸體積關系如上圖:
則反應過程中產生氫氣的總體積為 L(標準狀況)。
將一定量的鈉鋁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 mL pH=14的溶液,然后用1 mol/L的鹽酸滴定,沉淀質量與消耗鹽酸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
A.原合金質量為0.92 g B.標準狀況下產生氫氣896 mL
C.圖中m值為1.56 g D.圖中V2為60 mL
將一定量的鈉鋁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 mL pH=14
的溶液,然后用1 mol/L的鹽酸滴定,沉淀質量與消耗鹽酸的體積關
系如圖所示,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
A.原合金質量為0.92 g
B.標準狀況下產生氫氣896 mL
C.圖中m值為1.56 g
D.圖中V2為60 mL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