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Cu(NO3)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回答下列工業生產和化學實驗中的幾個問題。
(1)實驗室欲制備0.3 mol Cu (NO3)2晶體,甲、乙兩同學分別設計實驗方案如下:
甲:Cu Cu(NO3)2 乙:Cu
CuO
Cu(NO3)2
①從綠色化學的角度分析, 同學的方案更合理,此同學可節約2mol/L的稀硝酸 mL;
②乙同學實驗時通入O2的速率不宜過大,為便于觀察和控制產生O2的速率,宜選擇
方案(填字母序號)。
③有下述裝置(如下圖),當裝置電路中通過2mol電子時,Cu電極(填編號) 。
(a)增重64g (b)減重64g (c)可能增重64g,也可能減重64g
(2)①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硝酸銅的受熱分解進行探究。他們設計了如下圖裝置加熱Cu(NO3)2固體(加熱及夾持裝置未畫出)。加熱過程發現:裝置①中的固體逐漸變為黑色;裝置②中有氣泡產生,但在上升的過程中消失;石蕊試液逐漸變為紅色,液體幾乎不被壓至裝置③中。請寫出Cu(NO3)2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
②在裝置中①試管的橡皮塞最好用錫箔包住,原因是 。
(3)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電池,其原理見下圖。該電池在使用過程中石墨I電極上生成氧化物Y,其電極反應式為 。
某學校同學進行乙醇的化學性質實驗探究學習,以下為他們的學習過程。
(一)結構分析
(1)寫出乙醇的結構式 ;官能團的電子式 。
(二)性質預測
(2)對比乙醇和乙烷的結構,經過討論,同學們認為乙醇分子中氧原子吸引電子能力較強,預測在一定條件下分子中 鍵(填寫具體共價鍵)容易發生斷裂。為此,他們查閱了相關資料,獲得了以下乙醇性質的部分事實。
|
下列關于乙醇結構和性質的分析、理解錯誤的是
A.-OH對-C2H5的影響使乙醇與鈉的反應比水與鈉的反應速率慢ks5u
B. 乙醇在濃硫酸催化下,170℃時脫水生成乙烯的反應為消去反應
C. 乙醇的核磁共振氫譜圖上有3個吸收峰,其強度之比為3︰2︰1,與鈉反應的是
吸收強度最小的氫原子
D. 乙醇與甲醚互為官能團異構體
(三)設計方案、進行實驗
甲同學用4mL 95%的乙醇、8mL90%濃硫酸、
6g溴化鈉研究乙醇轉化為溴乙烷的反應。右圖
是他設計的實驗裝置圖(已省略部分夾持儀器)。
請回答有關問題。
(3)預計實驗時裝置Ⅰ主要發生兩個反應,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①2NaBr + H2SO4 2HBr + Na2SO4,
②
(4)實驗過程中,觀察到反應后期燒瓶內液體顏色變棕黑,U形管右邊與大氣相通的導管口產生大量有刺激性氣味的白霧,U形管內有少量淡黃色液體,該液體的有機成分是 。若要獲得純凈的溴乙烷,方法是:實驗結束后 。
(四)反思與改進
(5)乙同學認為:實驗所用濃硫酸必須進行稀釋,目的是 (填字母),稀釋后的濃硫酸應放在 (填實驗儀器名稱)中。
A.減少HBr的揮發 B.防止濃硫酸分解產生SO2
C.減少副產物乙烯和乙醚的生成 D.減少Br2的生成
(6)丙同學提出應該對實驗裝置進行改進,請為兩部分裝置選擇正確的措施:
A.不作改變 B.保留酒精燈加熱,增加溫度計且溫度計水銀球插入反應液中
C.水浴加熱 D.冰水混合物冷卻
裝置Ⅰ ;裝置Ⅱ 。請你再提出一條改進措施 。
| ||
△ |
| ||
| ||
△ |
| ||
實驗序號 | H2O2溶液 質量分數% |
H2O2溶液 用量/毫升 |
物質D用量(g) | 反應溫度(℃) | 收集氣體 體積/毫升 |
所需時間(秒) |
① | 30 | 5 | 0 | 85 | 2 | 3.8 |
② | 15 | 2 | 0.1 | 20 | 2 | 2.8 |
③ | 15 | 2 | 0.2 | 20 | 2 | 2.2 |
④ | 5 | 2 | 0.1 | 20 | 2 | 7.4 |
⑤ | 30 | 5 | 0 | 55 | 2 | 10.5 |
| ||
高溫高壓 |
| ||
高溫高壓 |
時間/min | CH4(mol) | H20( mol) | CO (mol) | H2 (mol) |
0 | 0.40 | 1.00 | 0 | 0 |
5 | X1 | X2 | X3 | 0.60 |
7 | Y1 | Y2 | 0.20 | Y3 |
10 | 0.21 | 0.81 | 0.19 | 0.62 |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