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A.蒙古族、朝鮮簇、布依族
B.維吾爾、苗族、哈尼族
C.藏族、維吾爾、朝鮮族
D.藏族、蒙古族、哈薩克族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根據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生產、生活情況。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我國少數民族中,以種植水稻為主的是:
A.哈薩克族 B.鄂倫春族 C.蒙古族 D.朝鮮族
2.與該少數民族集中分布區(qū)接壤的鄰國是:
A.俄羅斯 B.朝鮮 C.哈薩克斯坦 D.蒙古
3.我國生活在牧區(qū)的少數民族有:
A.蒙古族、朝鮮簇、布依族 B.維吾爾、苗族、哈尼族
C.藏族、維吾爾、朝鮮族 D.藏族、蒙古族、哈薩克族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歷史上黃河流域本是一個宜農宜牧的地區(qū),滔滔黃河橫貫東西,兩岸草原、森林、農田交織,到處是青山綠水。所以黃河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兩岸富饒的大地哺育了我們炎黃子孫茁壯成長。在黃河流域已經發(fā)現仰韶、龍山以及新石器時期的其他各種文化遺址1600多處。大量出土文物表明,我們的祖先已在這片沃土上從事過許多名垂青史的生產和社會活動。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雄辯地說明,黃河流域曾是我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前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商丘、鎬京、長安、洛陽、開封等,都是封建帝王的都城。但是,由于我們的祖先不懂得生態(tài)平衡,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消耗的木材、糧食日益增加,就加速了開墾土地、砍伐森林、毀壞草原,年復一年,嚴重破壞了黃河流域的生態(tài)平衡,使昔日的肥田沃土逐步變成了今天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坡。據不完全統計,在方圓一公里的土地上,溝道總數達30萬條以上,地面支離破碎,黃土裸露,水土流失日益嚴重,使黃河由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水害最嚴重的河流。
(1)黃河流域成為中華文化源地的主要自然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這說明文化源地的產生與________密切相關,按文化源地分類,黃河流域屬于________源地。
(2)如今的黃河流域有著與歷史上截然不同的文化景觀,主要是在土地的________上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或者說是農業(yè)景觀的________與歷史明顯不同。
(3)黃河由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水害最嚴重的河流,主要是由于人們不懂得________,隨著________的不斷增長,加速________,導致黃河流域________________日益嚴重,這說明文化景觀不順應________規(guī)律,必然不能充分利用________,并且會對________產生極不利的影響。
(4)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前期,黃河流域的商丘、鎬京、長安、洛陽、開封等,都是封建帝王的都城,在文化上它們都屬于________,從屬于________文化體系。
(5)按地區(qū)分布,黃河流域的文化屬于中國傳統文化區(qū)中的
[ ]
A.西部游牧文化地區(qū)
B.東部農業(yè)文化地區(qū)
C.西南少數民族農業(yè)文化地區(qū)
D.北部草原文化地區(qū)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