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人人_亚洲美女在线视频_av手机在线播放_国产大片aaa_欧美中文日韩_午夜理伦三级

(三)摩擦 1. 摩擦力: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不一定是阻礙物體運動的力.例如:在傾斜的傳送帶上物體隨傳送帶一起向上運動就是靠摩擦力的推動. 2. 知道決定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物體間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3. 知道滾動摩擦.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 例 題 解 析 [例1]吹笛子發出的聲音是 振動引起的.開堵不同的孔.笛子發出聲音的 不同.原因是 . [分析與解]人吹笛子時.吹出的氣流進人笛腔使腔中的空氣柱振動.再通過手指開堵笛孔來改變笛腔空氣柱的長度.從而發出各種音調不同的聲音(填空氣柱.音調.空氣柱的長度發生變化) [例 2]最近幾年.我國用自己研制的火箭先后將“神舟一號 到`神舟五號 宇宙飛船送入太空.尤其`“神舟五號 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表明我國在太空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在飛船與火箭分離前.若以火箭為參照物.飛船是 .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則飛船是 . [分析與解]雖然我們對火箭是怎樣發射的不是很熟悉.但如果能理解題中的關鍵詞--分離.那么.這個問題也就不難了.分離前.飛船和火箭是在一起運動的.具有相同的運動狀態.故以火箭為參照物.飛船是靜止的,若以地面為參照物.飛船隨火箭騰空而起.不斷遠離地球.飛向太空.是運動的. [例 3] 一列火車以54 km/h的速度完全通過一個1100 m長的鐵橋.用時 l min 20 s.求這列火車的長度. [分析與解]本題屬于一類“車輛過橋.鉆洞問題 .特點是:題目給出車輛長度.“路程 不能直接代人“橋(洞)的長度 .若是這樣代入.車輛行完計算出的路程后.并未完全通過橋(洞).此時整個車輛還在橋上!所以.路程=橋(洞)長 + 車長.根據以上分析可知該列火車完全通過鐵橋所發生的路程s = v t 又 s = L橋 + L車 式中火車速度v = 54km/h =15 m/s.運動時間t = 80 s.鐵橋長度L橋 = 1100 m.代入以上數據解得火車的長度為L車 = 1 0 0 m [例 4]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物體長度為 cm. [分析與解]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由尺上兩條相鄰的刻度線之間的距離來確定.由圖可知.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在測量之前.還要觀察物體的左邊在刻度尺的位置.測量讀數時.不僅要讀出準確數字.還要根據物體的右邊在刻度尺的兩條刻線間的位置估計一位數字.由圖可知.本題中物體長度的準確值是3.4 cm.估計值是0.09 cm.所以物體的長度為3.49 cm. [例 5]請你設計幾種測量一個圓柱體周長的方法. [分析與解] (1)圍線法:用細線繞圓柱體-周.然后將線展開.用刻度尺測出線的長度. (2)針眼法:用紙條繞圓柱體一周.在紙條重合處用針扎一小針.然后將紙條展開.測出紙條上兩個針眼之間的距離.此距離就是圓柱體的周長. (3)公式法:用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測出圓柱體的直徑然后利用公式L=2πr.求出圓柱體的周長. [例6]關于力的概念.下面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離開物體就沒有力的作用 B.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力時.同時也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的作用力 C.我們通常說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一定還有一個施力物體.只不過省略不談了 D.當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其施力物體不一定存在 [分析與解]首先必須明確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有力產生必然同時存在兩個物體.由此可見.D答案是錯誤的.本題是選錯.故應選D. [例7]假如你站在一艘勻速行駛的船的尾部.當你豎直向上跳起后.你將落在何處?會掉入水中嗎? [分析與解]本題研究對象是人.原來他和船一起做勻速運動.豎直上跳時.在水平方向沒有受到力.因而仍然保持與船相同的速度前進.所以人將會落回船尾原處.不會掉人水中. 說明:解釋慣性現象的步驟為:首先明確研究對象.其次弄清對象的運動情況.再次分析對象受力情況.最后得出結論. [例8]放在水平桌上的書.受到的一對平衡力是 A.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桌子的重力 B.書的重力與桌面給書的支持力 C.書的重力與書對桌面的壓力 D.書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分析與解]解本題的依據是二力平衡條件.即兩個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而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主要在于相互作用力是分別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對照選項判斷.A.C項既不是一對平衡力.又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項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選項是一對平衡力.是本題的答案. [例9]下列各摩擦中屬于有害摩擦的是 A.自行車剎車皮與鋼圈之間的摩擦 B. 單杠運動員上杠時.手與單杠的摩擦 C. 汽車行駛時與空氣之間的摩擦 D. 人走路時.鞋子與地面之間的摩擦 [分析與解]自行車剎車皮是為了剎車使用的,單杠運動員在上杠時手與單杠間的摩擦可防止脫杠,汽車運動時與空氣的摩擦會阻礙車的運動,人走路時與地面間的摩擦是人前進的動力.故正確選項為C. [例10]如圖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長方體木塊和鐵塊各一個.現想探究木塊和鐵塊的下表面誰更粗糙.請你只利用一個量程滿足實驗要求的彈簧測力計.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寫出實驗步驟和結論. [分析與解]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木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木塊所受的摩擦力.但不能直接根據它們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來比較下表面的粗糙程度.因為它們對水平桌面的壓力不一定相等.因此.本實驗需要控制變量.簡單而又可行的方法是“疊放 :將木塊放在鐵塊上或鐵塊放在木塊上. (1)將鐵塊放在木塊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木塊.記下測力計的示數F1. (2)將木塊放在鐵塊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鐵塊.記下測力計的示數F2. (3)若F1>F2.則木塊下表面更粗糙,若F1<F2.則鐵塊的下表面更粗糙,若 F1= F2.則木塊和鐵塊下表面一樣粗糙. [例11]觀察者在看到閃電后5.5s聽到雷聲.求打雷處與觀察者之間的距離. 解析: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通常可取340m/s.實際上雷電是在看見閃電之前發生的.由于光速比聲速大得多.光的傳播時間可以忽略不計.5.5s為聲音傳播的時間.故打雷處與觀察者間的距離為: s=vt=340m/s×5.5s=1.9×103m [例12]第一次測定鑄鐵里的聲速是用下述方法進行的.在鑄鐵管的一端敲一下鐘.在管的另一端.聽到兩次響聲.第一次是由鑄鐵傳來的.第二次是由空氣傳來的.管長931m.兩次響聲相隔2.5s.如果當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求鑄鐵中的聲速. 解析:聲音在鑄鐵里傳播時間t1= 聲音在空氣里傳播時間t2= 所以t1- t2=- 由此得:v1= 由于v2=340m/s s=910m t2-t1=2.5s 所以 v1==3.91×103m/s 單 元 練 習(十)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2?如東縣模擬)若兩個相互接觸擠壓的物體,在外力作用下有相對滑動趨勢,而又未發生相對滑動,則它們接觸面之間出現的阻礙發生相對滑動的力,叫靜摩擦力.
小明同學為了研究靜摩擦力,做了下面的實驗:
①小明用手握住一只質量為100g的柱形玻璃杯,使杯子靜止在手中(杯口水平);
②保持握杯的力不變,緩慢向杯內加入50g的水,杯子在手中始終保持靜止;
③保持握杯的力不變,繼續緩慢向杯內加水,直至杯中水的質量增加到500g時,杯子恰好要下滑,這時稍許加大握杯的力,杯子又靜止.
④繼續緩慢向杯中加水,當杯中的水又增加了一定量時,杯子恰好又要下滑,再次加大握杯的力,杯子又靜止.
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實驗中所用的杯子重為
0.98
0.98
N;步驟①中杯子受到的靜摩擦力為
0.98
0.98
N;
(2)分析步驟①、②的現象,可知杯子(包括杯內水)受到的總重力增大時,手與杯壁間的靜摩擦力的
增大
增大
(選填“增大”、“減小”、“不變”).杯中水增加時,杯底受到水的壓
增大
增大
(選填“增大”、“減小”、“不變”).
(3)分析步驟③、④的現象,發現手握杯的力一定時,手與杯壁間靜摩擦力有一個最大值,當杯子所受的總重力大于這個最大值時,杯子會下滑.
小明猜想:物體間靜摩擦力的最大值與物體間的壓力有關,壓力越大,靜摩擦力的最大值就越大.
請你設計一個簡單實驗,驗證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確.
實驗器材:木塊一個,砝碼若干,
彈簧測力計
彈簧測力計
.(補充所缺器材)
簡要做法:
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由小到大對置于水平面桌面的木塊施力,記下恰好拉動木塊時的拉力;在木塊上分別加上一個砝碼、二個砝碼、三個砝碼,重復上述過程
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由小到大對置于水平面桌面的木塊施力,記下恰好拉動木塊時的拉力;在木塊上分別加上一個砝碼、二個砝碼、三個砝碼,重復上述過程
.如何判斷:
若每次的拉力相等,則說明猜想錯誤;若壓力增大,拉力增大,則說明猜想正確
若每次的拉力相等,則說明猜想錯誤;若壓力增大,拉力增大,則說明猜想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6年白云區初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一)

物理試題

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兩部分,全卷共六大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8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在答題卡的第1面和第3面上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自己的考生號、姓名;填寫考場試室號、座位號,再用2B鉛筆把對應這兩個號碼的標號涂黑。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的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改動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區域;不準使用鉛筆、圓珠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時,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36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選對的得3分,選錯的、不選的,都得0分。

1.下面哪一個是力的單位?

A.千克 B.牛頓 C.帕斯卡 D.焦耳

2.“月亮在白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這句歌詞,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角度來看是說

A.以云彩為參照物,月亮是運動的

B.以月亮為參照物,云彩是運動的

C.以地面為參照物,云彩是運動的

D、以地面為參照物,月亮是運動的

3. 一束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反生反射和折射,下面哪一個光路圖是正確的?

4.下列哪一種物態變化過程需要放熱?

A.汽化 B.升華 C.凝固 D.蒸發

5.下列電路圖中,屬于并聯電路的是

6.如圖3所示,一個人用一個定滑輪勻速提起一個重物,人所用的拉力是F,則下面哪一對力是相互平衡的?

A.定滑輪所受的重力和繩子b對定滑輪向上的拉力

B.繩子a對重物向上的拉力和重物對繩子a向下的拉力

C.繩子a對重物向上的拉力和重物所受的重力

D.重物對繩子a向下的拉力和人對繩子向下的拉力

7.下列關于超聲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超聲波的頻率很低 B.超聲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C.人的聽覺可以感受超聲波 D.醫生利用超聲振動擊碎人體內的結石

8.將一個重4N的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面,然后將物體浸沒在重6N的水中,這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N,則物體所受的浮力是

A.6N B.3N C.2N D.1N

9.下列事例中哪一個是用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

A.鋸木頭時鋸條發熱 B.汽油機的做功沖程

C.冬天用熱水袋取暖 D.用打氣筒打氣時筒壁發熱

10.如圖4所示,導體ab處于蹄形磁鐵的磁場中,下列哪種情況下電流表發生偏轉?(

A.導體ab向左運動或向上運動

B.導體ab向右運動或向下運動

C.導體ab向左運動或向右運動

D.導體ab向下運動或向上運動

11.有兩個額定功率相同的燈泡,把它們接在電路中時

A.兩個燈泡的實際功率一定相同

B.只有把它們并聯起來時實際功率才相同

C.只有把它們串聯起來時實際功率才相同

D.把它們分別接在額定電壓的電路中時實際功率才相同

12.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一定,開關S1閉合,S2斷開,如果使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均增大,則下列操作一定可行的是

A.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不動,閉合開關S2

B.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不動,斷開開關S1

C.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

D.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64分)

注意事項:

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把答案直接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的相應位置上,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3.(1)請寫出下面物態變化的名稱:廣州春季的“回南天”,地板上濕漉漉的,這是屬于  現象;一夜北風過后地面變干了,這是屬于  現象。

(2)質量是200g的水,溫度升高50℃,吸收的熱量是  (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

1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所用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畫一直線并標明刻度,將點燃的蠟燭、透鏡、光屏放在這條直線上如圖6所示。

將蠟燭和透鏡固定在圖6所示的位置,左右移動光屏始終看不到燭焰在光屏上成像,原因可能是   。重新調整后,保持蠟燭和透鏡在原來圖6的位置,移動光屏到適當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燭焰  (填“正立”或“倒立”)、 (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

要使燭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變大,應 (填“增大”或“減小”)蠟燭到透鏡的距離,再增大光屏到透鏡的距離。

15.一個人用一個動滑輪將一重600N的貨物勻速提高2m,如果不計動滑輪重及摩擦,人所用的拉力大小是 ,實際上人所用的拉力是375N,那么有用功是 ,總功是 ,機械效率是  

16.根據右表數據,安裝家庭電路選用導線材料時,應選用銅導線,這是因為在電路中銅導線電阻較 ,產生的熱量較 ;如果要制作一個滑動變阻器,選擇電阻線的材料時,應選用  材料的電阻線。

三.作圖題(每小題3分,共9分)

17.重300N的大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7所示,試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地面對它的支持力F。

18.如圖8所示,發光點S發出的一條光線入射到平面鏡上的A點,試在圖中作出入射光線的反射光線,并在圖中標出發光點S在平面鏡中所成的虛像S′。如果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

19.圖9是未畫出繞線的通電螺線管,螺線管旁邊有一個小磁針,其穩定指向如圖所示,請畫出螺線管的繞線方法。

四.計算題(20題7分,21題8分,共15分)

20.有一個燈泡L1,上面標著“6V 3W”字樣,求:

(1)燈泡L1正常發光時通過的電流是多少?燈絲的電阻是多少?

(2)如果將燈泡L1和另一個燈泡L2串聯在9V的電源兩端,要使兩燈泡都正常發光,燈泡L2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分別是多少?

21.某型號小轎車油箱的容積是60升,所用的燃料是密度為0.71×103kg/m3的汽油。

(1)該車油箱最多能裝多少kg的汽油?

(2)如果該車的總質量是1500kg,4個車輪的輪胎對地面的壓強都是2×105Pa,求車的總重量是多少?車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是多少(g取10N/kg)?

(3)該車以20m/s的速度勻速行駛100km時消耗的燃料是5kg,如果汽油的熱值是4.6×107J/kg,汽車發動機的輸出功率是12kW,求有用功和發動機的熱機效率分別是多少(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五.問答題(5分)

22.某電能表的表面上標有“600revs/kW?h”,是表示什么意思?小林同學觀察家中的電能表時發現電能表上的轉盤的轉動突然加快,這表示家中的用電情況發生了什么變化?

六.實驗探究題(23題和24題各6分,25題7分,共19分)

23.圖10是測定額定電壓是2.5V的小燈泡額定功率的實驗器材(小燈泡的額定功率不大于1.5W)。

(1)請你在圖中用筆劃線代替導線把電路連接完整,注意連線不要交叉。

(2)實際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 狀態。

(3)閉合開關后,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的示數為 。這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11所示,電流表的示數為 ,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24.(1)圖12中的寒暑表的溫度測量范圍是  ,讀數是  

(2)某同學用溫度計測量熱水的溫度時如圖13所示,指出其操作錯誤的地方:  

(3)某人在某地方做探究水沸騰的實驗,下面表格中記錄了加熱水到沸騰過程的溫度,從表中的數據可看出水沸騰時的特點是  ,實驗中水沸騰的溫度低于100℃,則估計實驗的地點在  的地方。

25.請用指定的器材設計兩個小實驗。所用的器材包括圖14的物品,另外還提供足夠的水。要求寫出實驗的操作方法、實驗現象、從實驗得出的結論或實驗要驗證的結論(可畫圖并配文字說明)。

實驗一:  

實驗二:  

2006年白云區初三物理綜合測試(一)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B

C

D

C

D

D

C

C

D

A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3.(1)液化 蒸發  (2)4.2×104J

14.蠟燭、透鏡和光屏不在同一高度 倒立  縮小 減小

15.300N  1200J 1500J 80%

16.小  鎳鉻合金

三.作圖題(每小題3分,共9分)

17. 18.反射角是60° 19.

四.(計算題20題7分,21題8分,共15分)

20.

(1)(2分) (2分)

(2)因為串聯U2=U-U1=9V-6V=3V(1分) I1=I2=0.5A(1分)

(1分)

21.

(1)(2分)

(2)(1分)

(1分)

(3)(1分) 

(1分)

(1分)

發動機的效率(1分)

五.問答題(5分)

600revs/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電能轉盤轉過600轉(3分),電能表轉盤轉動加快說明家中消耗電能的總功率增大(2分)。

六.實驗探究題(23題和24題各6分,25題7分,共19分)

23.

(1)圖占2分

(2)斷開(1分)

(3)2.5V (1分) 0.48A (1分) 1.2W(1分)

24.

(1)-20℃到50℃(2分)

23℃(1分)

(2)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1分)

(3)溫度不變(1分)  海拔較高的地方(1分)

25.(答對一個給4分,其中實驗操作占1分或2分,現象和結論各占1分)

答案1:先將玻璃杯裝滿水,再用厚紙蓋杯口,兩手將蓋厚紙的杯倒過來使杯口向下,松開厚紙,厚紙不會掉下來,說明大氣壓存在。

答案2:用手拿薄紙,沿紙上表面吹氣,紙向吹氣的一邊靠攏,說明空氣流速越快,壓強越小。

答案3:將玻璃杯壓在水平放置的薄紙上,突然用力沿水平方向將紙拉出,玻璃杯基本不動,說明玻璃杯有慣性。

答案4:拿著裝水的玻璃杯可以將水潑出,說明水有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自行車上的物理知識

  你知道自行車上有哪些物理知識嗎?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1、自行車上的摩擦知識。

  ①自行車外胎為什么要有凸凹不平的花紋

  摩擦力的大小跟兩個因素有關:壓力的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自行車外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紋,這是通過增大自行車與地面間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的,其目的是為了防止自行車打滑。

  ②自行車為什么能前進?

  當我們騎在自行車上時,由于人和自行車對地面有壓力,輪胎和地面之間不光滑,因此自行車與路面之間有摩擦,不過,要問自行車為何能前進?這還是依靠后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而產生的,這個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那前輪的摩擦力是干什么的?阻礙車的運動!其方向與自行車前進方向相反。正是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自行車作勻速運動。不過,當人們在地上推自行車前進時,前輪和后輪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那誰和這兩個力平衡呢?腳對地面的摩擦力向前!

  ③剎車以后,自行車為何能停止?

  剎車時,剎皮與車圈間的摩擦力,會阻礙后輪的轉動。手的壓力越大,剎皮對車圈的壓力就越大,產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后輪就轉動的越慢。如果完全剎死,這時后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就變為滑動摩擦力(原來為滾動摩擦,方向向前),方向向后,阻礙了自行車的運動,因此就停下來了。

  ④自行車哪些地方安有鋼珠?為什么安鋼珠?

  在自行車的前軸、中軸、后軸、車把轉動處,腳蹬轉動處等地方,都安有鋼珠。

  人們騎自行車總是希望輕松、靈活、省力。而用滾動代替滑動就可以大大減小摩擦力,因此要在自行車轉動的地方安裝鋼珠,我們可以經常加潤滑油,使接觸面彼此離開,這樣就可以使摩擦力變得更小。

  2、自行車上的杠桿、輪軸知識。

  ①自行車上的杠桿

  A、控制前輪轉向的杠桿:自行車的車把,是省力杠桿,人們用很小的力就能轉動自行車前輪,來控制自行車的運動方向和自行車的平衡。

  B、控制剎車閘的杠桿:車把上的閘把是省力杠桿,人們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車閘以較大的壓力壓到車輪的鋼圈上。

  ②自行車上的輪軸

  A、中軸上的腳蹬和花盤齒輪:組成省力輪軸(腳蹬半徑大于花盤齒輪半徑)。

  B、自行車手把與前叉軸:組成省力輪軸(手把轉動的半徑大于前叉軸的半徑)。

  C、后軸上的齒輪和后輪:組成費力輪軸(齒輪半徑小于后輪半徑)。

  3、自行車上的氣壓知識。

  自行車內胎充氣:早期的各種輪子都是木輪、鐵輪,顛簸不已。現代自行車使用充氣內胎主要是使胎內的壓強增大,可以起到緩沖的作用,同時可以減小自行車前進的阻力。

  氣門芯的作用:充氣內胎上的氣門芯,起著單向閥門的作用,只讓氣體進入,不讓氣體外漏,方便進氣,保證充氣內胎的密封。

  4、自行車上光學知識。

  自行車上的紅色尾燈,不能自行發光,但是到了晚上卻可以提醒司機注意,因為自行車的尾燈是由很多蜂窩狀的“小室”構成的,而每一個“小室”是由三個約成90度的反射面組成的。這樣在晚上時,當后面汽車的燈光射到自行車尾燈上,就會產生反射光,由于紅色醒目,就可以引起司機的注意。

  自行車在我國是很普及的代步和運載工具。在它的“身上”運用了許多力學知識

  1.測量中的應用

  在測量跑道的長度時,可運用自行車。如普通車輪的直徑為0.71米或0.66米。那么轉過一圈長度為直徑乘圓周率π,即約2.23米或2.07米,然后,讓車沿著跑道滾動,記下滾過的圈數n,則跑道長為n×2.23米或n×2.07米。

  2.力和運動的應用

  (1)減小與增大摩擦。

  車的前軸、中軸及后軸均采用滾動以減小摩擦。為更進一步減小摩擦,人們常在這些部位加潤滑劑。

  多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以增大摩擦。如車的外胎,車把手塑料套,蹬板套、閘把套等。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以增大摩擦。如在剎車時,車輪不再滾動,而在地面上滑動,摩擦大大增加了,故車可迅速停駛。而在剎車的同時,手用力握緊車閘把,增大剎車皮對鋼圈的壓力以達到制止車輪滾動的目的。

  (2)彈簧的減震作用。

  車的座墊下安有許多根彈簧,利用它的緩沖作用以減小震動。

  3.壓強知識的應用

  (1)自行車車胎上刻有載重量。如車載過重,則車胎受到壓強太大而被壓破。

  (2)座墊呈馬鞍型,它能夠增大座墊與人體的接觸面積以減小臀部所受壓強,使人騎車不易感到疲勞。

  4.簡單機械知識的應用

  自行車制動系統中的車閘把與連桿是一個省力杠桿,可增大對剎車皮的拉力。自行車為了省力或省距離,還使用了輪軸:腳蹬板與鏈輪牙盤;后輪與飛輪及龍頭與轉軸等。

  5.功、機械能的知識運用

  (1)根據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費距離。因此人們在上坡時,常騎“S形”路線就是這個道理。

  (2)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

  如騎車上坡前,人們往往要加緊蹬幾下,就容易上去些,這里是動能轉化為勢能。而騎車下坡,不用蹬,車速也越來越快,此為勢能轉化為動能。

  6.慣性定律的運用

  快速行駛的自行車,如果突然把前輪剎住,后輪為什么會跳起來。這是因為前輪受到阻力而突然停止運動,但車上的人和后輪沒有受到阻力,根據慣性定律,人和后輪要保持繼續向前的運動狀態,所以后輪會跳起來。

  切記下坡或高速行駛時,不能單獨用自行車的前閘剎車,否則會出現翻車事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力學綜合計算題分類例析

綜觀歷年各省市中考題,不難發現,力學計算大多以綜合題的形式出現,單獨用一個知識點只對某一個物理量(如密度、壓強等)進行求解的力學計算題已很少見了,絕大部分力學的計算題都有一定的綜合性。綜合題的優點是:一方面能考查學生分析、理解和推理的思維能力,另一方面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這完全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目標,所以這種題型在今后的中考中仍將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專題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這類計算題進行分析探究。以指導同學們解題時抓住要點,一舉突破。

一.思路和方法

1.讀懂題意或圖示,明確已知量和所求量。

有些新題型會出現一些新名詞或概念,有的已知條件比較隱蔽,應該努力挖掘出對解題有用的信息。

2.分析研究對象所處的狀態或物理過程,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聯系。

為了幫助分析,通常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并畫出受力圖,確定哪些力構成平衡力,根據平衡條件建立平衡方程式,這是很關鍵的一步。

3.明確題目所描述的對象和過程涉及到哪些知識點,選擇適當的公式或規律進行計算。

①求壓強時可用,兩個公式進行求解。但后一個公式一般用來求解液體壓強,只有豎直放置的柱體對支承面產生壓強,才能用來解。

②計算浮力的方法有很多:(1)阿基米德原理;(2)彈簧測力計測浮力(G與F分別為物體在空氣中稱和在液體中稱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3)平衡法:物體處于漂浮或懸浮;(4)壓力差法:。根據已知條件和研究對象所處的狀態選擇適當的公式求浮力。

③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也有兩個公式:和。當滑輪組豎直提升物體時就用前者,當滑輪組水平拉物體時就用后者。

4.驗證計算結果

對答案進行檢驗,看過程有無錯誤,看結果是否符合實際。

 

二.熱點問題歸類

熱點一:密度、壓強和浮力的綜合。

例1.某電梯公寓樓約40m,完成此建筑物需要澆鑄鋼筋混凝土,還需要使用其他建筑材料,混凝土密度為,取。求:(1)已知自來水的密度為,若要從地面向樓頂提供自來水,加壓設備至少需要給施加多大的壓強?(不考慮大氣壓強)

(2)測量表明,該樓的地基所承受的壓強不得超過,若地基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則此大樓另外添加的裝飾材料、各種設備等物資及進入大樓的人員的總質量不得超過多少?

解析:這是一道密度和壓強的綜合題,根據公式。(1)小題立即解決。(2)小題中要求質量,則可以先求出最大重力,然后求出最大質量,最后減去已有的質量即可,具體解法如下:

(1)

(2)設混凝土、其他建筑材料和其余部分的質量分別為m1、m2和m3,總重量為G

當m3最大時,G最大,大樓對地基的壓力F最大,地基所承受的壓強達到最大值。

所以

所以

 

例2.去年南京市對大明湖進行了首次換水清淤,換水后大明湖水清澈見底,魚兒歡暢。愛湖小分隊的同學準備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學知識對湖水水質進行監測。他們通過調查,了解到大明湖周邊主要污染源很容易導致湖水密度變大,而密度達到的水域就不適宜湖里魚類生存,他們就想到做一個簡易的密度計來監控湖水密度。為此找來一根長為1.2m粗細均勻的木條,在底端嵌入適量重物,使其能直立漂浮水中,做好相應的標記后就可以監測湖水的密度了,測量得該簡易密度計的總質量為0.5kg。(g取10N/kg)

(1)先將該木條放入足夠深的清水中,測得木條露出水面0.2m,在水面處畫上白線,請計算此時木條底端受到的水的壓強及木條受到的浮力。

(2)請通過計算說明應在木條的什么位置畫上表示污水密度達到時的紅線,以監測湖水密度是否超標。

解析:此題是一道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好題,綜合的知識有壓強、浮力和二力平衡等。(1)木條底端受到水的壓強可直接用來求;又因木條處于漂浮狀態,故可用二力平衡法求浮力。

由于木條處于漂浮狀態,所以:

(2)此題實際上是求木條浸入污水的深度h,要求深度必先求,因為,可通過浮力算出。又因木條的橫截面積S未知,深度h似乎無法求出,但我們要善于利用(1)小題的條件,找到兩者的相同之處,即在清水中和污水中都處于漂浮狀態,兩者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

,即,所以:

 

熱點二:速度、功率和效率的綜合

例3.如圖1所示,物體重20N,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0.5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勻速運動,物體與地面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求:

(1)不記滑輪、繩重和滑輪組的摩擦,拉力的大小及拉力的功率。

(2)若拉力為2.5N,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圖1

解析:在不計摩擦的情況下,可直接用滑輪組省力公式求拉力,不過不是,而應該是(是物體A與地面的摩擦)。因為對物體的拉力不是等于物體的重量,而是等于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相應地,求這種水平裝置的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計算公式也應該是,而不是。拉力的功率可進行如下推導:

(1)拉力的大小:

拉力的功率:

(2)

 

熱點三:壓強或浮力與杠桿類相結合的綜合題

例4.圖2是小明設計的一個用水槽來儲存二次用水的沖廁裝置。帶有浮球的橫桿AB(B為浮球的中心)能繞O點轉動,倒“T”形閥門C底部為厚度不計的橡膠片,上部為不計粗細的直桿,進水口的橫截面積為4cm2,浮球的體積為100cm3,OB是OA長度的6倍,AB桿左端壓在閥門C上,閥門C堵住進水口時,AB桿水平,浮球頂部和溢水口相平,不考慮閥門C、橫桿AB及浮球受到的重力。()求:

(1)浮球浸沒時,浮球受到的浮力多大?A端受力多大?

(2)為了防止水從溢水口溢出,水槽中的水面與溢水口的高度差不能超過多少?

圖2

解析:本題又是一道力學綜合題,描述的物理情境較為復雜,所以分析審題是關鍵,尤其是要把這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看懂,搞清楚它的工作過程和原理,解題過程如下:

(1)當球全部浸沒水中時:

橫桿B端受力等于浮球所受浮力,即:

運用杠桿平衡條件:

,因為

所以A端受力為:

(2)水恰能從溢水口流出時水槽中的水面距溢水口的高度差是允許的最大值。此時,浮球全部浸沒,閥門C受到水槽中的水向上的壓力和水箱中水向下的壓力及浮球浸沒時杠桿A端對閥門C向下的壓力相互平衡,即:

                                         ①

設水槽中的水面距閥門C底部橡膠片的高度為H,溢水口到閥門C底部橡膠片的高度為h,則:

                                             ②

                                              ③

把②③式代入①中,有

整理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9热 | 视频在线亚洲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 极品美女av在线 | www在线观看国产 | 国产激情第一页 |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看 | 欧美成人久久 | 成人网18免费网站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瑟瑟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五月天 | 成人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不卡一区| 东京久久久 | 久久精品日产高清版的功能介绍 | 欧美久久久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8888米奇 | 色婷婷综合五月天 | 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一二三区字幕免费观看av | 波多野结衣亚洲 | 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免费看 | 天天草夜夜操 | 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99 | 久久综合一区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69久久久久水密桃 |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免费 | 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播放亚洲 |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精品 | 久久国内精品 | 免费视频一区 | 91偷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