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999年11月20日我國發射了“神舟”號載入航天試驗飛船,飛船順利升空,在繞地球飛行一段時間后,于11月21日安全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航空航天是一個集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工程、氣象等多學科的綜合性工程.請解答:
(1)載人航天飛船的發射升空和降落時,如果宇航員保持直立姿態,則他的心血管系統會受到何種影響?你認為宇航員應采取什么姿態?
(2)在軌道上為了將已燒完的燃料分開,采用引爆爆炸螺栓中的炸藥,炸斷螺栓,同時火箭和載人航天飛船分別向后和向前進,在此以后
[ ]
A.火箭和航天飛船仍在同一圓軌道上運動
B.火箭將進入較低軌道,而航天飛船將進入較高軌道
C.火箭將進入較高軌道,而航天飛船將進入較低軌道
D.火箭將自由落體而墜落,航天飛船仍在原軌道運行
(3)載人航天飛船的返回艙中有多種植物種子,為什么將這些植物種子攜帶上天再帶回地面?
(4)飛船的軌道艙是宇航員在軌道上進行各種實驗的場所,由于空間不大,所用儀器都要經過精選,下列哪些儀器一般不會被選中
[ ]
(5)宇航員所在軌道艙和返回艙都是密封的,宇航員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如果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會使宇航員困乏、呼吸頻率加快,嚴重的會引起窒息,為使二氧化碳濃度降低而保持艙內氧氣的適當比例,可以在艙內放入
[ ]
(6)載人航天飛船返回大氣層時,由于速度很大,和空氣摩擦會產生高熱,為了保護載人航天飛船,采用下列哪些措施是可行的
[ ]
A.返回開始階段利用反推力火箭使載人航天飛船調整到適當的返回角度并減速
B.使載人航天飛船鈍圓部朝向前進方向
C.在朝向前進方向的部分安裝一層易熔金屬,高溫時蒸發吸收熱量
D.剛開始返回即張開降落傘
(7)吊在降落傘下的載人航天飛船返回艙下落速度仍達14m/s.為實現軟著陸,在返回艙離地面約1.5m時啟動5個反推力小火箭,若返回艙重8t,則每支火箭的平均推力約為多大?
我們通常所說的太陽能資源,不僅直接包括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太陽輻射能,而且包括像所有礦物燃料能、水能、風能、海洋能、潮汐能等間接的太陽能資源,還應包括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下來的能量即生物能,嚴格地說,除了地熱能和原子核能以外,地球上所有其他能源全部來自太陽能,這也稱為“廣義太陽能”,回答下列問題:
(1)太陽內部持續不斷地發生著四個質子聚變為一個氦核的熱核反應,這個核反應釋放出的大量能量就是太陽的能源;
①寫出這個核反應方程式;
②這一核反應能釋放出多少能量?(mp=1.0073u,mα=4.0015u,me=0.00055u)
(2)太陽能的光電直接轉換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電效應,將太陽輻射能直接轉換成電能,如圖是測定光電流的電路簡圖,光電管加正向電壓(釋放出的光電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做加速運動的電壓)
①在圖上標出電源正、負極和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
②入射光應照射在________極上;
③若電流表讀數是10μA,則每秒鐘從光電管陰極發射的光電子至少是多少個?
(3)當太陽光進入地球的大氣層時,由于臭氧在紫外波長200nm~300nm的譜段有強吸收帶,在300nm~400nm有弱吸收帶,在440nm~740nm有可見光區吸收帶,所以臭氧層可以大量吸收紫外線和可見光,請回答
①紫外線產生的微觀機理是
[ ]
A.振蕩電路中自由電子的運動而產生的
B.原子的外層電子受激發后而產生的
C.原子的內層電子受激發后而產生的
D.原子核受激發后而產生的
②氫原子處于基態時能量為E1=-13.6eV,當它從n=2能級向基態躍遷時,發出的紫外線波長為多少?(h=6.63×10-34J·s)
(4)研究表明:波長在315~400nm之間的紫外線是地表生物所必需的,它可以促進人體的膽固醇類轉化為維生素D,請回答:
①維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
[ ]
A.促進人體正常發育,增強抵抗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
B.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
C.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
D.促進鈣、磷吸收和骨骼發育
②人體缺乏維生素D,會引起
[ ]
③下列哪些食物是維生素D的重要來源
[ ]
(5)太陽光的可見光部分照射到地面上,通過一定的裝置可觀察到太陽光譜,如圖所示是一簡易裝置,將一加滿清水的碗放在有陽光的地方,將平面鏡斜放入水中,調整其傾斜角度,使太陽光經水面折射再經水中平面鏡反射,最后由水面折射回空氣射到室內的白墻上,此時可觀察到太陽光譜,請論述光譜線的排列方式和光譜線兩側可見光的顏色.
(6)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陽光.寫出植物發生光合作用的反應方程式.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