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選修模塊3-5) (24分)
⑴(4分)下列四幅圖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識,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 |
A.圖甲:普朗克通過研究黑體輻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為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B.圖乙:玻爾理論指出氫原子能級是分立的,所以原子發射光子的頻率也是不連續的
C.圖丙:盧瑟福通過分析α粒子散射實驗結果,發現了質子和中子
D.圖丁:根據電子束通過鋁箔后的衍射圖樣,可以說明電子具有粒子性
(2)(4分)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氡的半衰期為3.8天,若取4個氡原子核,經過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一個氡原子核
B. 中等核的比結合能最大,因此這些核是最穩定的
C. 天然放射現象的發現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復雜的結構
D. 盧瑟福在研究原子結構中引入了量子化的觀點
(3)(4分)鈾()經過α、β衰變形成穩定的鉛(
),問在這一變化過程中,共轉變為質子的中子數是 ▲ 個.
(4)(12分)一個靜止的鈾核(原子質量為232.0372u)放出一個α粒子(原子質量為4.0026u)后衰變成釷核
(原子質量為228.0287u)。
(已知:原子質量單位1u=1.67×10—27kg,1u相當于931MeV)
(1)寫出核衰變反應方程;
(2)算出該核衰變反應中釋放出的核能;
(3)假設反應中釋放出的核能全部轉化為釷核和α粒子的動能,則釷核獲得的動能有多大?
(選修模塊3-5) (24分)
⑴(4分)下列四幅圖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識,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 |
A.圖甲:普朗克通過研究黑體輻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為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B.圖乙:玻爾理論指出氫原子能級是分立的,所以原子發射光子的頻率也是不連續的
C.圖丙:盧瑟福通過分析α粒子散射實驗結果,發現了質子和中子
D.圖丁:根據電子束通過鋁箔后的衍射圖樣,可以說明電子具有粒子性
(2)(4分)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氡的半衰期為3.8天,若取4個氡原子核,經過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一個氡原子核
B. 中等核的比結合能最大,因此這些核是最穩定的
C. 天然放射現象的發現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復雜的結構
D. 盧瑟福在研究原子結構中引入了量子化的觀點
(3)(4分)鈾()經過α、β衰變形成穩定的鉛(
),問在這一變化過程中,共轉變為質子的中子數是 ▲ 個.
(4)(12分)一個靜止的鈾核(原子質量為232.0372u)放出一個α粒子(原子質量為4.0026u)后衰變成釷核
(原子質量為228.0287u)。
(已知:原子質量單位1u=1.67×10—27kg,1u相當于931MeV)
(1)寫出核衰變反應方程;
(2)算出該核衰變反應中釋放出的核能;
(3)假設反應中釋放出的核能全部轉化為釷核和α粒子的動能,則釷核獲得的動能有多大?
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實驗步驟如下:
A.按裝置圖安裝好實驗裝置; B.用游標卡尺測量小球的直徑d;
C.用米尺測量懸線的長度; D.讓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小角度擺動。當小球經過最低點時開始計時,并計數為1,此后小球每經過最低點一次,依次計數2、3……。當數到 n時,停止計時,測得時間為t;
E.多次改變懸線長度,對應每個懸線長度,都重復實驗步驟C、D;
F.計算出每個懸線長度對應的t2;G.以t2為縱坐標、為橫坐標,作出t2-
圖線。
結合上述實驗,完成下列任務:
②根據實驗步驟(D),可知此單擺的周期為
③該同學根據實驗數據,利用計算機作出t2–圖線如圖8所示,從理論上分析圖線沒有過坐標原點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不應在小球經過最低點時開始計時,應該在小球運動到最高點開始計時;
B.開始計時后,不應記錄小球經過最低點的次數,而應記錄小球做全振動的次數;
C.不應作t2–圖線,而應作t–
圖線;
D.不應作t2–圖線,而應作t2–(
+
d)圖線。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