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讀“我國東部某城市規劃圖”,有關其規劃方案的敘述,合理的是
A.此規劃圖適宜在各種地形區實施
B.若建設高級住宅選擇甲處為最佳
C.布局火力發電廠適宜在丁處
D.住宅區的設計體現了對光照資源的利用
下圖為“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該區域交通和農業技術條件的改變,對柑橘生產的影響。
(2)簡述丘陵山區的治理對流域生態環境的作用。
(3)請結合該地區自然環境特征,提出該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
材料一 1961年,全國一些地方的農民為了渡過困難,自發地搞起包產到戶。安徽在1962年的年中,包產到戶發展到了占農戶的80%,川、甘、浙等省農村達70%,全國農村平均起來已經超過20%。安徽省委書記曾希圣在全省實驗推行包產到隊、到戶的責任田,1961年3月毛澤東含糊地批準他進行實驗,這使得安徽的糧食迅速增產,并有余糧支援河南、江蘇等地。但隨即毛澤東嚴厲批判了安徽的做法,曾希圣因此被撤職。在此前后,浙江、山東等地,也有小規模的包產到戶的嘗試,最終都無疾而終,所有參與其中的干部,全部被整肅,無一幸免。“包產到戶”被當作資本主義、修正主義的東西,受到長期批判。
材料二 1978年秋天,安徽發生大旱災,為了使秋種(種麥子)能順利進行,有的地方干部就采取了把生產隊的土地直接包給農戶種的辦法,搞“包產到戶”。……安徽省委書記萬里對此采取了支持的態度,萬里說:“包產到戶的問題,過去批了幾十年,許多干部被批怕了,但過去批判過的東西,不一定是錯誤的;過去提倡的東西,不一定就是正確的,要靠實踐來檢驗。” ……1978年11月24日的冬夜,安徽鳳陽縣小崗村18戶村民又做出了一個革命性的決定——“分田單干,包干到戶”。……“包產到戶”與“包干到戶”,一字之差,性質完全不同。包干到戶,農村土地真正實現了兩權分離,土地所有權歸集體,農民通過承包獲得對土地的經營權,農民成了相對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農民用和平的方式奪了集體的生產經營權。
(4)依據材料4、5,結合所學知識回答,20世紀60年代開始及70年代末,農村搞“包產到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結局有何不同?
(5)依據材料,分析“小崗模式”與60年代“包產到戶”有什么區別?“小崗模式”的推行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 法國大革命以后,法國農業發展的緩慢,大大制約了法國工業革命。二戰后,法國開始改造小農經濟。首先,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1945年,法國政府通過國家農業信貸銀行發行五年期債券募集、1947年開始的馬歇爾計劃,共為法國農業提供90億法郎的資金支持。從1954年起,法國政府對農業的投入超過了每年政府預算的4.6%。其次,力促土地的集中經營,實現農業機械化。鼓勵年長農民“退休”,政府為其頒發“離農終身補貼”;各地政府成立土地整改組織,負責收購農民的零散土地,進行平整整合后轉賣給農業資本家;對于自行合并經營的農場減免稅收;對農民購買農機給予優惠和貸款,農場主購買農機可享受國家銀行的長期、低息貸款。第三,加強農業合作組織的建設。一方面是政府組織各級農業公會和農業交流協會,通過這個組織傳達和解釋政府的農業政策,調查農業發展情況,組織農業交流活動等。另一方面是鼓勵農民自行組織各種農業合作社,尤其是法國南部各類特種經營的農戶基本上都加入到了各種農業合作社中,合作社通過與農戶簽訂合同的方式引導農戶進行生產,建立起農戶與外界市場的聯系,這彌補了各類特種經營難于擴大經營規模的缺陷。第四是加強農業科研和農村職業教育的建設,提高農業的科技含量和農業就業人員的素質。在第四和第五共和國時期,法國政府共設立了33所全國性的高等農業學院和農業工程學校,并且各省普遍設立了各種農業技術學校。政府規定,凡是獨立經營農場的人必須要具備“農業技師”證書。法國農業出現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短短的二十幾年時間,法國農業實現了全面的機械化、電氣化和化學化。法國成為20世紀中后期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李世安《歐美資本主義發展史》)
(6)戰后,法國對落后小農經濟的改造,對今天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與轉變有哪些可借鑒之處?
材料四 2005-2009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情況表
年份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城市 | 10493元 | 11759元 | 13786元 | 15781元 | 17175元 |
農村 | 3225元 | 3587元 | 4140元 | 4761元 | 5153元 |
(7)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如何解決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問題?
材料五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加大城鄉統籌發展力度,必須牢牢把握加強“三農”這個根本立足點,牢牢把握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這個重要著力點,牢牢把握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這個戰略著眼點,牢牢把握城鄉改革聯動這個關鍵切入點。決不能以犧牲農業農村為代價推進工業化城鎮化、決不能借統籌城鄉之名削弱農業農村、損害農民利益。
(8)結合材料二,運用對立統一觀點,分析說明城鎮化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的關系。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日前宣布: “怎么會有這么多沙塵?它們從哪里來?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愛動腦筋的小林決定通過查找分析資料來探究這些問題。? (1)從小林查得的“我國沙塵暴源頭和路徑示意圖”中可知,受沙塵天氣影響的省區有____________等(填寫三個以上)。從圖中還可判讀出影響我國的沙塵暴有境外和境內兩大源區。境外源區主要是蒙古和____________(填國家名);境內源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和____________(填省區名)。?
(2)經查找與分析資料,小林了解到形成沙塵天氣的主要條件除了沙源之外還有____________。從圖中分析得出沙塵移動的方向是向____________。? (3)小林利用所得的資料繪制了一張我國西北地區沙塵暴發生頻率季節變化的統計表,請根據下表數據在下邊相應位置上轉繪成柱狀圖(直方圖)。
從中看出,沙塵天氣的多發季節是____________,其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中小林歸納出荒漠化的形成除自然原因外,還有人為因素。當前促使全球土地荒漠化加速發展的人為因素除毀林外,還有____________等。? (5)資料反映,我國十分重視治理北方風沙危害。? a.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建設包括東北西部、華北北部、西北大部分的“____________”防護林體系。? b.此外,在荒漠地區還大量種植適宜干旱環境的植物,這些植物具有的特征有( ) ①根系發達 ②葉片表面有角質層 ③莖變態成刺?④葉片大而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在探究過程中,小林又發現了一個現象:隨著人們對沙漠的日益關注,沙漠探險正成為新的旅游熱點。有報道說,五一長假期間55名游客被困在內蒙古庫布齊沙漠,并有一個遇難。作為一個沙漠探險的游客,你認為應該注意的問題主要有哪些?(寫兩點) |
閱讀下列圖表材料,回答問題。
為了冬季采光,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中對不同緯度帶的住宅間的合理間距有明確的規定。當前城市里,不少樓盤為了“有效”利用土地,竟然縮短了樓間距離,降低了居室的日照標準,關于居民呼吁“陽光權”的新聞屢見不鮮。
我國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間距
城市 | 冬至正午太陽高度 | 日照間距 | |
理論 | 實際采用 | ||
① | 24°45′ | 2.02H | 1.7H |
② | 40°28′ | 1.18H | 1.2H |
③ | 35°21′ | 1.41H | 1.1~1.2H |
④ | 26°36′ | 1.86H | 1.6~1.7H |
注:H為住宅樓的高度(適用于平地,且樓體呈東西走向)
(1)表中四個城市所處緯度從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冬至日,四個城市中白晝最長的是________。
(2)我國多數城市的居住建筑日照標準中,以冬至日為標準日,其理由是________。根據表中信息判斷,在滿足采光要求的條件下,夏至日四個城市居住建筑日照時間最長的是________。
(3)根據表中信息,在北京修建兩棟20米高的住宅樓,其理論日照間距約為________米(取整數)。
(4)甲、乙兩幅照片為在③城市某住戶客廳拍攝的,時間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其中在冬至日正午拍攝的是________;該城市所在的大地形單元是________。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東北平原 D.江漢平原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