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A、B、C、D分別代表四種不同的元素。A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為ns1,B原子的價電子排布為ns2np2,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其電子層數的3倍,D原子的L電子層的p軌道有3個電子。
(1)C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 ?? ,若A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為1s1,則按原子軌道的重迭方式判斷,A與C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共價鍵類型屬于 ?? ,A與C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熔沸點明顯高于A與C的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熔沸點,其原因是 ?? 。
(2)當n=2時,B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 ,B與C形成的晶體屬于 晶體。當n=3時,B與C形成的晶體中,B原子的雜化方式為 ?? ,該晶體中最小的環共有 ?? 個微粒構成,微粒間的作用力是 ?? 。
(3)若A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為4s1,B原子的價電排布為3s23p2,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B、C、D四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用元素符號表示)。
B.(實驗化學,12分)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一系列“帶火星的木炭復燃”的實驗,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1)甲組同學探究“使帶火星木炭復燃時O2的體積分數的極限”。將氧氣和空氣(假定空氣中O2的體積分數為20%)按不同的體積比混合得100mL氣體A進行實驗,實驗記錄如下:
編號 | I | II | III | IV | V |
V(O2)/mL | 60 | 40 | 20 | 12 | 10 |
V(空氣)/mL | 40 | 60 | 80 | 88 | 90 |
現象 | 木炭復燃 | 木炭復燃 | 木炭復燃 | 木炭有時燃燒,有時不燃燒 | 木炭 不復燃 |
回答下列問題:
①使帶火星木炭復燃的O2的體積分數最小約為 ?? 。
②用帶火星木炭檢驗集氣瓶里是否集滿O2,若木炭復燃,能否認為集氣瓶里的氣體一定是純凈的O2?答: ?? (填“能”或“否”)。
③若按照3∶2的比例混合O2和CO2氣體,該混合氣體能否使帶火星的木炭復燃?
答: ?? (“能”、“否”或“不一定”)。
(2)乙組同學探究“NO2能否支持燃燒”的問題,設計了如下幾組實驗,實驗記錄及結論如下:
編號 | 制取氣體A(下列反應產生的混合氣體) | B中的現象 | 結論 |
a | 在燒瓶中加熱適量濃HNO3 4HNO3 △ 4NO2↑+O2↑+2H2O↑ | 充滿紅棕色氣體,木炭不復燃,火星熄滅 | NO2不支持燃燒 |
b | 加熱AgNO3固體 2AgNO3 △ 2NO2↑+O2↑+2Ag | 充滿紅棕色氣體,木炭復燃 | NO2支持燃燒 |
c | 加熱Cu(NO3)2固體 2Cu(NO3)2 △ 4NO2↑+O2↑+2CuO | 充滿紅棕色氣體,木炭復燃 | NO2支持燃燒 |
你認為a、b、c三個結論是否可靠?說出你的理由。
a. ?? ,原因是 ?? 。
b. ?? ,原因是 ?? 。
c. ?? ,原因是 ?? 。
A、B、C、D、E、F、G、H的轉化關系如下圖。已知A是一種鹽,B、C為常見的金屬。常溫常壓下D為無色無味氣體,無色氣體G遇空氣變紅棕色。用惰性電極電解A溶液一段時間后,產物只有C、D和E的稀溶液。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式為 。
(2)A溶液電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
(3)E的稀溶液與F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4)電解400mL鹽A的溶液一段時間后,斷開電路,取出電極,測得所得到的氣體D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22.4mL,則電解后溶液的pH為 (假設溶液體積不變)。
(5)若向E的稀溶液中加入12.0g金屬單質B和C的混合粉末,固體完全溶解,收集反應產生的氣體,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產生20.5g沉淀。則收集氣體的物質的量是 。
A、B、C、D、E均為鈉鹽,D、E具有相同的元素組成,都是由四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向B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立即產生白色沉淀,該沉淀見光變暗至灰至黑。A、B或B、C溶液混合均無明顯現象,若將A、B、E和B、C、E分別按1:5:6和1:1:2的物質的量之比混合,溶液都能產生有刺激性氣味黃綠色氣體甲。D、E溶液混合能產生具有漂白性的刺激性氣體乙。甲與乙混合氣體通入水中會產生兩種酸。B與E固體混合不反應,加熱則能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丙。若將氣體丙通入A或C溶液中均能產生氣體甲。甲氣體通入D溶液,顏色會消失。若將A、D、E按2:1:1物質的量之比混合,能產生黃色氣體丁。
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⑴.完成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并配平之。
①.A + B + E → : ▲
②.D + E → : ▲
③.甲+乙+ H2O → : ▲
④.A + D + E → : ▲
⑵.丁氣體消毒漂白性比甲強,是更理想的漂白試劑。相同條件下,相同體積的丁氣體處理水的能力是甲的 ▲ 倍;相同質量的丁氣體處理水的能力是甲的 ▲ 倍。
⑶.歷史上曾把某元素的最高價的含氧酸稱為某酸,如N、P、S等。A鹽中對應的酸并不是該元素的最高價的含氧酸(當時誤認為是最高價)。電解技術進入化學研究領域后,通過惰性材料電解A的水溶液,產生新的含氧酸鹽(M=122.5 g·mol-1),我們可以把與其對應的酸稱為高某酸。取出100 mL A鹽溶液進行電解(惰性電極,通直流電),數小時后,收集到的陰、陽兩極氣體分別為6.72L和2.24L(已經折算成標準狀況下的氣體體積) 。
①.陰、陽兩極所發生的電極反應離子方程式為 ▲ 、 ▲ 。
②.原A鹽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假設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