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下列化學反應符合綠色化學概念的是________。
A.制CuSO4:Cu+2H2SO4(濃)CuSO4+SO2↑+2H2O
B.制CuSO4:2Cu+O22CuO CuO+H2SO4(濃)====CuSO4+H2O
C.制Cu(NO3)2: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D.制Cu(NO3)2:2Cu+O22CuO CuO+2HNO3(稀)====Cu(NO3)2+H2O
(2)對廢棄物即垃圾的分類處理屬于綠色化學的范疇。請你根據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垃圾設計幾種處理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廢舊電池的處理尤為重要,如果隨意丟棄,主要會造成__________________。
A.水體污染 B.大氣污染 C.資源污染 D.以上都不對
廢舊電池的處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硝酸工業的尾氣中主要含有NO、NO2氣體。下列關于它們的危害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
A.形成酸雨 B.破壞臭氧層
C.NO能刺激呼吸道 D.NO2能跟血紅蛋白作用引起中毒
E.NO、NO2在空氣中可形成褐色或黃色的毒性很大的煙霧
工廠里常采用NaOH溶液吸收NO、NO2氣體,使其轉化為化工產品NaNO2,請寫出其化學反應方程式,并判斷這一處理方法是否符合綠色化學概念。
(4)2001年,旅美化學家李朝軍因設計和發展在水中和空氣中進行的過渡金屬介入的和催化的有機反應方面的成就獲得“美國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他沖破了過渡金屬介入的和催化的有機反應必須在有機溶劑和惰性氣體保護下才能進行的“戒律”。從經濟安全角度分析,水作為溶劑的優點是_________。從分離和環保角度分析,以有機溶劑為介質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紀90年代初,國際上提出了“預防污染”這一新概念。綠色化學是“預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它的目標是研究和尋找能充分利用的無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在化工生產各環節都實現凈化和無污染的反應途徑。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各項屬于“綠色化學”的是
A.處理廢棄物 B.治理污染點
C.減少有毒物 D.杜絕污染源
(2)在我國中西部大開發中,某省為籌建一大型化工基地征集到下列方案,其中你認為可行的是
A.建在中西部干旱山區可以幫助當地居民脫貧致富
B.應建在水資源豐富和交通方便的遠離城市的郊區
C.企業有權自主選擇廠址
D.不宜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區
(3)對聚丙烯酸廢棄物(白色污染物中的一種)的降解,國際上最新采用了熱聚門冬氨酸或其鹽(TPA),它有效、廉價且自身可被生物降解。廢棄物自身被生物降解的意義是 。
(4)1996年美國羅姆斯公司的Willingham G L等人因研制出對環境安全的船舶防垢劑――“海洋9號”而獲得了美國“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昂Q9號”的結構簡式如下所示。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海洋9號”的化學式為 。
②能在一定條件下與H2發生加成反應的碳原子是 (用2,3,…,5等數字填寫)。
③4、5位碳原子上連接的兩個氯原子能否發生取代反應? (填“能”或“不能”)。如能發生,請舉一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0世紀90年代初,國際上提出了“預防污染”這一新概念.綠色化學是“預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它的目標是研究和充分利用無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在化工生產各環節都實現凈化和無污染的反應途徑.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各項屬于“綠色化學”的是
[ ]
(2)在我國中西部大開發中,某省為籌建一大型化工基地,征集到下列方案,基中你認為可行的是
[ ]
A.建在中西部干旱山區可以脫貧致富
B.應建在水資源豐富和交通方便的遠離城市的郊區
C.企業有權自主選擇廠址
D.不宜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區
(3)對聚丙烯酸廢棄物(白色污染物中的一種)的降解,國際上最新采用了熱聚門冬氨酸或其鹽(TPA),它有效、廉價,且自身可被生物降解.廢棄物自身被生物降解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96年美國羅姆斯公司的Willingham G L等人研制出對環境安全的船舶防垢劑——“海洋9號”,而獲得了美國“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海洋9號”的結構簡式如下所示.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海洋9號”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
②能在一定條件下與發生加成反應的碳原子是________(用1,2,3…5等數字填寫)
③4、5位碳原子上連接的兩個氯原子能否發生取代反應?答: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如能發生,請舉一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1)在上述發酵過程中,葡萄糖首先轉化為二羥基丙酮一磷酸酯,承受后轉化為目標產物。該反應對一葡萄糖的原子利用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利用率是目標產物的相對分子質量除以反應物相對原子質量之和乘以100%)
(2)產生1,3-丙二醇的傳統工藝是以石油為原料按下述路線進行的:石油→乙烯→環氧乙烷→3-羥基丙醛→1,3-丙二醇。獲得3羥基丙醛的反應在乙醚溶劑中進行,用鈷或銠作催化劑,溫度為80 ℃,壓強為107Pa;后一反應用鎳作催化劑,溫度為80—1 200 ℃,壓強為1.6×107Pa。對比之下,新工藝至少具有哪些綠色化學特征?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