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讀我國西北部分地區略圖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丁地區年日照時數為3 000~3 200小時,10℃以上活動積溫3 000~ 3 280℃,無霜期130~150天,大部地區降水量150~400毫米,是西北重要的農業區,目前正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將逐步形成大棚蔬菜、食用菌、花卉和溫室育苗等鮮活農產品大生產、大流通的格局。(設施農業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設施、在人為可控環境下進行的現代農業生產,具有高投入、高技術含量、高品質、高產量和高效益等特點)。
材料二 近40年來,祁連山冰雪融水迅速減少,局部地區的雪線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
材料三 寧東——山東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于2011年2月28日正式投運。該工程起自寧夏銀川東換流站,止于山東青島換流站,直流線路全長1 333千米,寧東能源基地火電和黃河上游水電直達山東。
(1)試從內、外力作用的角度,簡要比較圖中甲、乙兩地地形成因的顯著差異。
(2)分析丁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優勢自然條件,與乙地相比,丁地發展農業的明顯優勢條件是什么?
(3)該地區設施農業基地的建設主要得益于哪些社會經濟因素的發展變化?
(4)試分析祁連山冰雪融水迅速減少對丙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5)簡述該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
讀我國西北部分地區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5
(1)從城市化角度說明圖中多條鐵路建成后對甲城市發展的影響。(4分)
(2)有學者將圖中乙地區描述成“被賀蘭山護著、被黃河愛著的地方”,試從地理學角度解釋其涵義。(8分)
近40年來,祁連山冰雪融水迅速減少,局部地區的雪線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
(3)試分析祁連山冰雪融水迅速減少對丙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主要影響。(6分)
寧東——山東±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于2011年2月28日正式投運。該工程起自寧夏銀川東換流站,止于山東青島換流站,直流線路全長1333公里,將寧東能源基地火電和黃河上游水電直達山東。
(4)簡述該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6分)
讀我國西北部分地區略圖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材料一 丁地區年日照時數為3 000~3 200小時,10℃以上活動積溫3 000~ 3 280℃,無霜期130~150天,大部地區降水量150~400毫米,是西北重要的農業區,目前正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將逐步形成大棚蔬菜、食用菌、花卉和溫室育苗等鮮活農產品大生產、大流通的格局。(設施農業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設施、在人為可控環境下進行的現代農業生產,具有高投入、高技術含量、高品質、高產量和高效益等特點)。
材料二 近40年來,祁連山冰雪融水迅速減少,局部地區的雪線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
材料三 寧東——山東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于2011年2月28日正式投運。該工程起自寧夏銀川東換流站,止于山東青島換流站,直流線路全長1 333千米,寧東能源基地火電和黃河上游水電直達山東。
(1)試從內、外力作用的角度,簡要比較圖中甲、乙兩地地形成因的顯著差異。(4分)
(2)分析丁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優勢自然條件,與乙地相比,丁地發展農業的明顯優勢條件是什么?( 4分)
(3)該地區設施農業基地的建設主要得益于哪些社會經濟因素的發展變化?(2分)
(4)試分析祁連山冰雪融水迅速減少對丙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2分)
(5)簡述該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2分)
2010年5月,蘭州大學陳全功教授首次對中國南北分界線給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處約26.42公里,最寬處約195.41公里,將“線”還原成“帶”。讀圖完成題。
1.將中國南北分界由“線”還原成“帶”,主要運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遙感技術(RS) B.全球定位系統(GPS)
C.地理信息系統(GIS) D.計算機網絡技術(CNT)
2.中國南北分界帶西端,最接近我國的
A.種植業與畜牧業的交錯帶 B.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
C.地勢二、三級階梯分界線 D.外流河區域與內流河區域分界線
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于5月1日正式開園,會期l84天。右圖為我國東部地區一般年份夏季風進退及鋒面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下列關于世博會期間影響上海的天氣系統及上海的天氣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鋒影響,狂風暴雨
B.6月和lO月主要受暖鋒影響,陰雨連綿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溫少雨
D.9月和1O月主要受反氣旋控制,寒冷干燥
2.小亮計劃參觀世博園中多個國家館.為設計合理的線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地理信息系統 B.遙感
C.全球定位系統 D.數字地球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