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下列材料和所學地理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借助有利國際經濟環境、良好區位條件及國家對外開放政策和僑鄉優勢,改革開放以后,珠江三角洲迅速推進工業化,同時加快了城市化進程(如下圖)。但是現在,優勢弱化,劣勢凸現,競爭壓力加大,新的經濟動力又不夠強大,領跑了中國經濟20多年的珠三角,速度甚至落在了長三角之后,面臨嚴峻挑戰。
材料二:長三角扼據長江入海口,以上海為中心、南京和杭州為兩翼,區域內經濟發達、人口城市密集,高校眾多,是我國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長三角地區以占全國1%的土地和6%的人口,創造了占18%的國內生產總值,在去年的財政收入中,長三角地區的貢獻份額超過了四分之一。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地區和蘇南地區城市化發展模式圖

|
(1) |
20世紀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城市化較快的關鍵性條件和契機分別是
|
A. |
海外投資
|
B. |
對外開放的政策
|
C. |
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
D. |
全國最大的僑鄉
|
|
(2) |
文中提到珠江三角洲“優勢弱化,劣勢凸現”。當中“優勢”具體指________,劣勢具體指的是________。再加上外商投資區位的選擇由原來追求低成本轉變為擴大市場規模,而珠三角由于南嶺的阻隔,________,使得支撐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升級的動力減弱,產業升級面臨困難。
|
|
(3) |
東莞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可謂是珠三角發展的縮影,在改革開放初期,東莞抓住________產業向外轉移的機遇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迅速,到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東莞又一次抓住________產業大規模向大陸轉移,促進了產業升級。
|
|
(4) |
該區正以________、廣州、________為核心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
|
(5) |
|
(6) |
珠江三角洲地區和蘇南地區的城市化發展模式有何異同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