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關于農牧界限在19世紀中葉向北推進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是人口劇增,迫于生計,大量人口進入今天的內蒙等地墾殖的結果
B.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民族融合與交流
C.加劇了本地區的荒漠化
D.能夠擴大耕地面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
讀圖和相關資料,回答問題。(6分)
圖1: 資料2: A、B兩河水文基本概況
資料3:圖1中C地區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部邊緣地帶。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促使C地以南的旱作農業不斷向北推進,農牧之爭加劇。
(1)B河流經著名的____________盆地;穿過峽谷的B河下游段,水流湍急,具有豐富的________資源。
(2)B河長度不及A河而流量超過A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C地區農牧之爭加劇的根本原因是
(4)根據圖1、資料3分析:農作區入侵牧區對本區草場生態環境會產生怎樣的影響?(2分)
圖7為我國華北地區1954~2002年氣溫與年降水量變化示意圖,據圖回答下面試題。
華北地區降水量年際變化的最大值約為
A.300毫米 B.450毫米
C.650毫米 D.350毫米
2000年華北地區的年降水量低于350毫米,原因可能是
A.夏季風強,向北推進快 B.夏季風弱,向北推進慢
C.氣溫高,蒸發量大 D.雨季開始早,結束晚
華北地區氣溫變化趨勢帶來的可能影響有
①縮短農作物的生長期 ②減少植物病蟲害
③減少供暖的能源消耗 ④加劇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薩赫勒地區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緣。請根據下圖及資料,并聯系已學知識回答。(12分)
(1)說明津德爾的氣候特征及其成因。(4分)
(2)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對糧食需求迅速增加。這一因素促使薩赫勒以南的旱作農業不斷向北推進,農牧之爭加劇。試分析農業侵入牧區對本區草場生態環境產生哪些影響,從而導致荒漠化的發展。(4分)
(3)請按因果聯系將①人口增長過快、②過墾過牧、③貧困饑荒、④土地生產力下降四項填入“荒漠化加劇示意圖”的方框內(只填數碼代號),并提出兩種抑制荒漠化加劇的可行方法。(4分)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