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c1] 選做題:請在A、B、C、D四題中選定兩題作答,如多做,則按所答的前兩題評分。
A.【海洋地理】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表示的海底地形名稱是A ▲ ;B ▲ 。
(2)①處為基巖海岸,其主要利用方式為 ▲ ;②處為砂質海岸,其特點是 ▲ ;
③處為珊瑚礁海岸,它與紅樹林海岸同屬于 ▲ 海岸。
(3)圖中②處附近有鶯歌海鹽場,分析其發展曬鹽業的主要有利自然條件 ▲ 。
(4)海南島已被國家確定為“國際旅游島”,這將促進其海岸帶的大規模開發。在大規模開發海岸帶過程中,應采取哪些措施保護海洋環境? ▲
B.【城鄉規劃】圖19為“某城市用地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城市的城市地域形態類型為 ▲ ,特點是 ▲ 。
(2)該市規劃要求保留農田和生態綠地作為隔離帶,并在此基礎上規劃了城市道路系統、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和各類工業區,請在下列規劃內容中分別指出一項不合理之處,并說明理由。
規劃內容 |
不合理之處 |
理由 |
A-高新技術園區、B-物流中心 C-建材和水泥廠、E-機械制造廠 |
▲
|
▲
|
分別規劃三處自來水廠和兩處污水處理廠 |
▲ |
▲ |
C.【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某時期杭州國內游客統計
來源 |
人數(萬) |
比例(%) |
平均逗留天數(天) |
上海 |
45 |
45 |
2 |
江、浙兩省 |
25 |
25 |
3 |
華東其他省份 |
20 |
20 |
3 |
其余省份 |
10 |
10 |
4 |
總計 |
100 |
100 |
2.65 |
材料二 杭州西湖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在以西湖為中心的60平方千米的園林風景區內,分布著主要風景名勝40多處,重點文物古跡30多處。圖20是“以杭州為中心300千米范圍示意圖”。
(1)分析資料可知,杭州旅游業的主要客源地是 ▲ 等省份。
(2)西湖是杭州最為著名的旅游區(景點),該景區具有很大的旅游價值,其主要原因是
▲ 。
(3)列舉出兩個分布在以杭州為中心300千米范圍內的“世界遺產” ▲ 。
(4)“自駕”旅游,彰顯個性,時尚的旅游方式,自由、隨意的旅行安排,近幾年來在長三角地區日益盛行。 “自駕游”在我國長三角地區迅速興起的原因是( ▲ )
A.經濟收入的差別不斷增大 B.旅游業中介服務機構日漸衰落
C.交通的發展及休閑時間增多 D.新的旅游景點不斷增多
D.【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第十五屆世界氣候變化大會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這是一次被喻為“拯救人類的最后一次機會”的會議。來自192個國家的談判代表聚首共商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減排協議。
材料二:2008年中國某公司與丹麥簽署二氧化碳減排貿易協議,丹麥向中國購買63萬噸二氧化碳減排指標。
(1)從經濟、環境和國際合作等方面分析中國向發達國家轉讓溫室氣體減排指標對中國的積極意義
▲ 。
(2)從企業層面看,實現低碳經濟的主要途徑是清潔生產和發展循環經濟。
清潔生產的基本內容包括清潔的能源、清潔的 ▲ 、清潔的 ▲ 。
循環經濟的基本特征是 ▲ 。
(3)從個人層面看,在生活中節能環保也是踐行低碳經濟的重要方面,請試舉兩例你生活中節能的主要做法 ▲ 。
[c1]30.
讀材料(一)完成題目(1)~(2)
(1)①城市紡織業類型是________。(單選題)
A.棉紡織業 B.毛紡織業 C.麻紡織業
該國發展紡織業的城市還有_______(城市名稱)
(2)該國發展紡織工業有哪些有利條件?
(3)該國地處印度洋沿岸,但是依然面臨嚴重的干旱,說明該國干旱的原因及對策。
材料二 美國、英國國家政體比較
國家 | 美國 | 英國 |
政體 | 總統制共和制 | 君主立憲制 |
國家元首名稱 | 總統 | 國王 |
產生方式 | 選舉 | 世襲 |
任職 | 任期制 | 終身制 |
權限 | 有實權 | 無實權 |
政府首腦名稱 | 總統 | 首相 |
產生方式 | 總統任命 | 議會產生 |
材料三 在德意志帝國(1871—1918年)里,皇帝有權任命帝國首相和官員;有權召集和解散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軍官均由皇帝任命。……將軍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議員都被譏笑為“綿羊腦袋”。
——摘自高中新課程教科書《歷史》必修(Ⅰ)
(4)材料二所反映的與美國和英國政體形成相關的重要法律文件分別是什么?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說明美國是怎樣“實現了對統治者的馴服,實現了把他們關在籠子里的夢想的。”
(5)對照材料二,歸納材料三所反映的德意志帝國的政治特點。同一時期,哪兩個國家也具有這些特點?并回答它們具有上述相似特點的共同原因。
材料四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城市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劇,如何選擇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城市化道路,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某市從2003年開始,立足于大城市帶大農村的實際,圍繞“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價值取向,逐步形成了“自然之美、社會公正、城鄉一體”的價值理念,進行了中國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積極探索。
材料五 以城鄉一體化為總攬,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科學發展;實施“三個集中”:工業向集中發展區集中,農民向城鎮和新型社區集中,土地向適度統籌經營集中;通過推進城鄉規劃、城鄉產業發展、城鄉市場體制、城鄉基礎設施、城鄉公共服務、城鄉管理體制等“六個一體化”,形成了城鄉群眾共創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機制,為我國的城市化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6)結合材料一,運用價值觀的知識分析該市城市化實踐中的價值觀及其作用。
(7)分析材料二體現的哲學道理。
根據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共同對付人類所面臨的災難,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 協調發展,建立和諧社會是人類文明的理想目標。
材料二:從1923年起,美國進入了持續6年的繁榮時期。由于這一時期主要是在柯立芝總統任內,因此又稱“柯立芝繁榮”。但是,20年代美國經濟繁榮的背后,隱藏著嚴重的危機。(下圖為田納西水利工程)
材料三:1959年全國出現了“受災范圍之大,在五十年代是前所未有的”嚴重自然災害,受災面積達4463萬公頃,成災(收成減產30%以上為成災)面積1373萬公頃。其中成災占受災面積比例30.8%,與歷年比并不高,但集中在主要產糧區河南、山東、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龍江等省區的旱災,占全國成災面積的82.9%。而且各種災害交替出現,對糧食生長影響十分嚴重,本年1-4月,河北、黑龍江出現嚴重春旱,影響300萬公頃農作物,黑龍江受旱達4-5寸深,為歷史罕見。4-5月的霜凍造成華北、黑龍江50多萬公頃農田受災。與此相反,從2-6月,南方三次出現洪澇災害,珠江、長江、淮河流域洪水泛濫,造成200多萬公頃農田被淹。3-6月,東部沿海和華北地區又發生風雹災害……
困難時期尚未過去的1961年5月31日,劉少奇在中央工作會議上已經指出:“這幾年發生的問題,到底主要是由于天災呢,還是由于我們工作中間的缺點錯誤呢?湖南農民有一句話,他們說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摘自陳東林“天災”、“人禍”關系的計量歷史考察
回答: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春秋戰國時期有哪些體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協調發展的觀點?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20世紀20年代末美國經濟繁榮背后隱藏著哪些嚴重的危機?嚴重的經濟危機爆發后,美國政府先后采取了什么不同的對策?田納西水利工程的修建體現了哪一應對危機的措施?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3)依據材料三概括這次災害的特點。這次災害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困難,劉少奇“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的說法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黨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來恢復發展經濟?
材料四:2008年元月10日開始的一場突如其來的凍雨、雪災,給我國很多省區帶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讀中國自然災害區劃和2008年元月南方凍雨災害分布嚴重省份圖和我國主要救災物質儲備基地分布示意圖,回答(4)—(6)問。
(4)簡析本次凍雨、暴雪產生嚴重災害的原因。
(5)此次凍雨、雪災中京珠高速湖南受災地區,應從我國主要救災物質儲備基地分布示意圖中 基地運送物資
(6)將下列自然災害的數字代號填入相應空格內
①洪水 ②風暴潮 ③干旱 ④水土流失 ⑤泥石流 ⑥臺風
在地區II內 、 災害的分布地區最廣;與其它地區相比,地區Ⅳ 災害的分布最為集中。圖示的各自然災害中,在我國分布地區最廣的是 。
按所在的地球圈層與災害成因分類,在圖示的各自然災害中,發生在巖石圈的有 、 ,發生在水圈的有 、 。
材料五 :2008年1月,一場五十年一遇的冰雪災害襲擊了我國部分地區。災害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部署,統籌規劃,動員和調集全國的力量共同抗擊災害;中央領導同志分赴災區一線,指導抗災救災工作,慰問災區干部群眾;受災地區干部以身作則、忠于職守,帶領群眾掃雪除冰,妥善安排群眾生活,嚴防不法行為發生;從祖國的南部到北部,從機關部委到企事業單位,從黨員干部到普通群眾,心相連,愛相聚,都以力所能及的實際行動支援抗災救災……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取得迎戰冰雪的重大勝利。
(7)總結抗擊冰雪災害取得勝利的原因,談談對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啟示。
材料六:中國氣象局局長坦言:此次連續發生四場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沒有事先料到,對后面可能出現的災害缺乏足夠的估計。“雖然沒一場天氣過程我們都準確預報了,但都是對一個過程、一個過程的預報,對后面連續那么多的過程,對冬季南方是下雨還是下雪都難以作出肯定的預報。”
(8)根據上述材料,說明“加強氣象預報以降低災害損失”的哲學依據。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