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例8 在如圖所示的各圖中,關于磁場的描述和小磁針表示正確的是( )
解析:這是一道集概念、實驗和理論于一體的圖形選擇題,要求學生明確磁場的概念、磁場方向及磁場方向的規定等情況,這樣才可選出正確答案為B。
摘要:本文分析了如何挖掘物理題中隱含條件的途徑和方法。并對物理學試題題型進行歸類、例舉和解析。學生要解好物理題,必須要有扎實的物理知識和相關學科的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加強對解題方法的教學。 關鍵詞:隱含條件 物理學 解題能力 學習在解物理習題時,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有些解題的必要條件,題中并為明確給出,而是隱含在字里行間。充分挖掘隱含條件,明確題目要求,采用合適方法,選擇正確答案,是解好這類題的關鍵。本文就如何挖掘試題中的隱含條件,提高解題能力作一例析。 一、從關鍵詞中挖掘隱含條件 在物理題中,常見的關鍵用語有:表現為極值條件的用語,如“最大”、“最小”、“至少”、“剛好”等,它們均隱含著某些物理量可取特殊值;表現為理想化模型的用語,如“理想滑輪”、“輕質杠桿”、“光滑水平面”等,扣住關鍵用語,挖掘隱含條件,能使解題靈感頓生。 例1 一個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當這對平衡力突然消失,則物體將( ) A.立刻停止運動 B.運動速度越來越快 C.速度減慢,最后停止 D.仍作勻速直線運動 解析:題中“光滑水平面”為關鍵詞。光滑水平面意味著物體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題目中的物體待平衡力消失后,將不再受力的作用,因此仍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牛頓第一定律)。 答案:D 二、從物理學常識中找隱含條件 有些題目幾乎沒有條件,但仔細研究就會發現條件其實全部隱含于物理常識中,這就要求學生根據題意進行發散性思維,努力挖掘相關知識,在條件不足的情況下,根據常識假設適當的條件和數據以彌補題中明確給出的已知條件的不足。 例2 一個中學生對地面的壓強大約是( ) A.10Pa B.100Pa C.1000Pa D.10000Pa 解析:此題隱含條件有兩個,一是中學生的體重約為50kg,二是中學生雙腳底面積約為5dm2,而這兩個條件都非常隱蔽,屬于物理學常識,只要明確了這兩點,不難得出正確答案D。 三、從物理學發展史中尋找隱含條件 這類試題一般涉及對物理學研究有貢獻的科學家、科研成果和歷史進程等,增加了學生的愛國情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激起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遠大理想。 例3 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使人類步入電氣化時代,制造發電機的主要依據是電磁感應現象,首先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是( ) A.愛因斯坦 B.帕斯卡 C.奧斯特 D.法拉第 解析:知道這些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和對社會的巨大貢獻,很快就能準確地選出正確答案D。 四、從物理現象的出現條件中尋找隱含條件 一定的物理現象的出現,是以具備一定的條件為前提的,當知道什么條件具備時可出現什么現象后,一旦題目給出某種現象,馬上可以找出相應的隱含條件。 例4 我國“遠望號”衛星測控船從江陰出發執行任務,由長江進入海洋。下列有關測控船所受浮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船在海洋力受到的浮力大 B.由于船排開海水的體積小,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小 C.由于船排開的海水的體積大,所以它在海洋力受到的浮力大 D.由于船始終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變 解析:“一個物體漂浮在液面上……”,出現這種現象的條件是物體所受浮力等于物重,所以隱含條件是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答案:D 例5 放在水平常木板上重10N的木塊,受到水平向右,大小為5N的拉力作用,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時木板水平方向受的合力為_______N。當拉力增大到8N時,木塊受到的合力為_______N。 解析:“一個物體勻速運動……”要出現這種現象,前提條件是物體必須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所以隱含條件為: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 答案:0;3 五、從物理概念、物理原理中尋找隱含條件 有些物理學問題、現象、判斷等條件隱含于相關的概念和原理中,或是命題時有意混淆概念,偷換概念,要求學生對概念掌握準確,理解要透徹。 例6 晴天,幾位大學生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種利用風向引導他們走出森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圖中虛線為空氣流動形成風的路徑示意圖) A.森林吸熱,溫度升高慢,空氣溫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氣從森林流向外界,應順風走 B.土地吸熱,溫度升高快,空氣溫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氣從外界流向森林,應順風走 C.森林吸熱,溫度升高慢,空氣溫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氣從森林流向外界,應迎風走 D.土地吸熱,溫度升高快,空氣溫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氣從外界流向森林,應迎風走 解析:本題中隱含了比熱容的概念。物體的比熱容越大,吸收熱量后溫度變化越小。 土地的比熱容大,吸熱后溫度升高較快,空氣溫度高。熱空氣因密度小而向上升,地面空氣從森林流向外界,應順風走。 答案:A 六、數學關系之中尋找隱含條件 正確的示意圖不僅能幫助我們理解題意、啟發思路,而且還能通過數學關系找出題中的隱含條件。這種方法不僅在幾何光學中有較多的應用,而且在其它物理問題中也經常應用。 例7 有一均勻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是F,壓強是P,如下圖所示。若切去陰影部分,則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力是原來的_______倍,壓強是原來的_______倍。 解析:該題的條件隱含在數學關系之中,解題的關鍵要建立物理模型的空間想象力。切去部分的正方體邊長為a/2,體積為V/8。切去陰影部分后,其質量為7/8m,底部受力面積為3/4S,剩余部分壓強為P’=m/S=7/6P,壓力為F’=Ps=7/8F。 答案:7/8;7/6 七、從圖形、圖表與曲線關系中尋找隱含條件 圖示是貯存和傳遞科學文化知識比較便捷的一條途徑,它能夠高度濃縮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及原理,使之更加形象、直觀。試題圖文并茂,生動活潑,但圖表曲線中隱含了相當多的沒有敘述和未提及的條件,解題時結合題設條件分析圖形,從圖形中挖掘隱含條件,才能正確作答,較好地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例8 在如圖所示的各圖中,關于磁場的描述和小磁針表示正確的是( ) 解析:這是一道集概念、實驗和理論于一體的圖形選擇題,要求學生明確磁場的概念、磁場方向及磁場方向的規定等情況,這樣才可選出正確答案為B。 八、從實驗的器材、操作過程或結果中尋找隱含條件 在理論試題中,也有相當多的題干條件看似不足,其實隱含在實驗器材、操作步驟和實驗結果之中,要求學生根據已有知識,挖掘這些隱含條件,從而得出正確答案,這有利于考查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例9 如圖所示電路,圖中1、2、3表示電流表或電壓表,請填上各表電路符號.并標出正、負接線柱的位置。 解析:判斷電表的類型,需了解器材的使用規則。電流表要串聯接入電路,電壓表要并聯接入電路。判斷時,可假設將改表處斷開,凡對電路結構有影響的是電流表,沒有影響的是電壓表。答案如上圖。 九、選擇合適的方法 確定解題思路,根據題型特點,充分理解題意。采用合適方法,能很好地提高解題能力,常用的物理方法有控制變量法、等效法、轉換法、數據歸納法等。 例10 下表列出由實驗測定的幾種物質的比熱容。認真閱讀,你一定會有所發現,請填出任意三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給表找規律時一般采用比較分析,綜合分析的方法,即可找一般規律如某種變大或變小的趨勢,共性等,也可找特殊規律。此表中12種物質除煤油和冰比熱相同外,其他不同。說明不同物質得比熱一般不同,這是共性。但冰和煤油不同物質比熱相同這是特殊性質。水、冰同種物質,狀態不同,比熱容也不同。且可將物質分為金屬、非金屬進行比較。還可找比熱容最大的、最小的。 例11 用實驗研究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供選擇的導體規格如下表:
①要比較電阻與長度的關系應選擇導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比較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應選擇導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要比較電阻與材料的關系應選擇導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中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材料、橫截面積三個物理量有關,要探究它們之間的關系,要采用“控制變量法”。要驗證猜想一,就要取不同的長度,相同材料和橫截面積的導線,所以應選序號1、2,同理可選出另兩個猜想的序號。 答案:(1)1、2;(2)3、4;(3)1、3 |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小汽車已經走進我們的家庭。仔細觀察和思考,可以發現小汽車的一些設計和使用過程中的許多現象都與物理知識有關,請你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答下面的問題:
(1)小汽車的外形設計成流線型(如圖6所示),當小汽車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駛時對路面的壓力比靜止時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其原因是 。
(2)汽車發動機工作時,缸體的溫度很高,為確保發動機正常工作,需對缸體進行冷卻。汽車發動機常用水作為冷卻劑,這主要利用了水的 的特性。若汽車的水箱中裝有10kg水,當水溫升高50℃時吸收的熱量是 J[ c水=4.2×103J/(kg·oC)]。
(3)你還發現小汽車的哪些設計和使用過程中的哪些現象與物理知識有關?試舉一例(要求寫出設計或現象,以及所涉及的物理知識)。
示例:設計或現象:高速行駛的汽車急剎車后還要滑行一段距離。
涉及的物理知識:物體具有慣性。
設計或現象: 。
涉及的物理知識: 。
(4)“五·一”期間,小明一家開車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圖7所示的限速牌。小明用了10min的時間通過了這段10km長的限速路段,請你通過計算說明他超速了嗎?近期,我國又加大了對超速和酒后駕車的查處力度。請你寫一句相關的警示語,以提醒司機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規駕車。
(5)圖8為某小汽車測定油箱內油量的電路原理圖。其中: Rx為壓力傳感器,它的電阻值隨受到壓力的變化而變化,阻值隨壓力變化的關系如圖9所示;表A為油量表,它實質是一只電流表,油箱內油量的變化通過電流表示數的變化顯示出來; R0是阻值為5Ω的定值電阻;電源電壓恒為15V;油箱位于壓力傳感器Rx上,空油箱重50N。若電流表的量程為0~ 0.6A,該油箱加滿油時,指針恰好指示最大刻度,求:
①此時, R0兩端的電壓是多少? Rx的阻值是多少?
②油箱最多能儲油多少升?(1升=1dm3) (取g=10N/kg、ρ汽油=0.7×103kg/m3)
(6)小汽車給人們帶來諸多方便,但也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如能源消耗、尾氣污染、噪聲污染、交通阻塞等。請你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就如何減小汽車的負面影響,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 。
圖6
圖7
圖8
圖9
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中:
(l)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透鏡的另一側移動光屏,在距透鏡10cm處,屏上呈現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則此凸透鏡焦距約是 __________cm。
(2)在做實驗時,發現燭焰在光屏上的像清晰但不完整(如圖7所示),若要使燭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調節光屏,應將光屏向____________(選填“上”或“下”)調節。
(3)若將燭焰移至距凸透鏡 15cm 處,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清晰的實像,應用這一原理制成了____________(舉一例即可)。
(4)某同學將自己的近視眼鏡鏡片放在了蠟燭與凸透鏡(靠近凸透鏡)之間,移動透鏡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倒立縮小的清晰的像。將近視眼鏡鏡片取下,發現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 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變得清晰,在不移動蠟燭和凸透鏡位置的前提下,應將光屏向_____________移動。
(5)圖8中有四幅示意圖,下面A、B、C、D四個選項中,能正確表示這位同學近視眼成像和矯正情況的是( )
A. ②① B.③① C. ②④ D. ③④
(6)當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實像時,如果透鏡上有一只小蟲在爬動,則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像的明暗將 (選填“變亮”、“變暗”或“不變”)。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