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果蠅的卵原細胞在減數分裂形成卵細胞過程中常會發生染色體不分開的現象,因此,常出現性染色體異常的果蠅,并產生不同的表現型,如下表所示:
受精卵中異常的性染色體組成方式 | 表現型 |
XXX | 在胚胎期致死,不能發育為成蟲 |
YO(體細胞中只有一條Y染色體,沒有X染色體) | 在胚胎期致死,不能發育為成蟲 |
XXY | 表現為雌性可育 |
XO(體細胞中只有一條X染色體,沒有Y染色體) | 表現為雄性不育 |
果蠅的卵原細胞在減數分裂形成卵細胞過程中常常發生染色體不分開的現象,因此常出現性染色體異常的果蠅,并產生不同的表現型,如下表所示
受精卵中異常的性染色體組成方式 | 表現型 |
XXX | 在胚胎期致死,不能發育為成蟲 |
Y0(體細胞中只有一條Y染色體,沒有X染色體) | 在胚胎期致死,不能發育為成蟲 |
XXY | 表現為雌性可育 |
XXY | 表現為雄性可育 |
X0(體細胞中只有一條X染色體,沒有Y染色體) | 表現為雄性不育 |
(1)經分析出現異常受精卵XXY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雌果蠅次級卵母細胞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分離后,兩條XX沒有平均分配到兩極,產生異常卵細胞XX,與正常精子Y結合后形成異常受精卵XXY;還可能是 (答出一種即可)。
(2)在探究果蠅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體上的實驗中,蒂更斯(Dikens)在孟德爾實驗的基礎上,用白眼雌果蠅與紅眼雄果蠅交配,子代大多數雄果蠅都是白眼,雌果蠅都是紅眼,但有少數例外,大約每2 000個子代個體中,有一個白眼雌蠅或紅眼雄蠅(不育)。
①根據上表信息,我們可以判斷出實驗中出現的少數例外的白眼雌蠅或紅眼雄蠅(不育)的基因型為 、 (控制眼色的基因用B、b表示),這種性狀的出現是由于 (變異方式)引起的。
②少數例外個體產生的原因,可利用光學顯微鏡,通過實驗觀察的方法來進一步得到驗證,請寫出簡單思路,并預測結果。
果蠅的卵原細胞在減數分裂形成卵細胞過程中常會發生染色體不分開的現象,因此,常出現性染色體異常的果蠅,并產生不同的表現型,如下表所示:
受精卵中異常的性染色體組成方式![]() | 表現型 |
XXX | 在胚胎期致死,不能發育為成蟲 |
YO(體細胞中只有一條Y染色體,沒有X染色體) | 在胚胎期致死,不能發育為成蟲 |
XXY | ![]() |
XO(體細胞中只有一條X染色體,沒有Y染色體) | 表現為雄性不育 |
果蠅的卵原細胞在減數分裂形成卵細胞過程中常會發生染色體不分開的現象,因此,常出現性染色體異常的果蠅,并產生不同的表現型,如下表所示:
受精卵中異常的性染色體組成方式 |
表現型 |
XXX |
在胚胎期致死,不能發育為成蟲 |
YO(體細胞中只有一條Y染色體,沒有X染色體) |
在胚胎期致死,不能發育為成蟲 |
XXY |
表現為雌性可育 |
XO(體細胞中只有一條X染色體,沒有Y染色體) |
表現為雄性不育 |
(1)經分析出現異常受精卵XXY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雌果蠅次級卵母細胞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分離后,兩條XX沒有平均分配到兩極,產生異常卵細胞XX,與正常精子Y結合后形成異常受精卵XXY;除此以外,最可能是
。
(2)研究發現,果蠅的白眼性狀是由基因隱性突變(D→d)引起的性狀改變,且該基因不在Y染色體上,現有一定數量的白眼和紅眼果蠅(均有雌雄個體),請你通過一次雜交實驗確定這對相對性狀是否為伴性遺傳。(果蠅一次交配的后代數量較多,不考慮突變情況)
①你選擇的親本的表現型為
②對可能出現的結果進行分析:
如果 ,則為常染色體遺傳;
如果 ,則為伴x染色體遺傳。
③寫出伴性遺傳的圖解
(3)在上述實驗中,如果已確定果蠅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我們再重復多次該實驗(所選親本組合與上述實驗相同)發現,在上述結果③的基礎上有少數例外,大約每2000個子代個體中,有一個白眼雌蠅或紅眼雄蠅(不育)。根據上表信息,我們可以判斷出實驗中出現的少數例外的白眼雌蠅或紅眼雄蠅(不育)的基因型為 、 ,這種性狀的出現是由于 (變異來源)引起的。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