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Ⅰ.某種植物上棲息著一定數量級的甲、乙兩種昆蟲和蜘蛛。甲、乙兩種昆蟲均以該植物為食,蜘蛛以乙昆蟲為食。甲昆蟲在白天活動,乙昆蟲在夜晚活動。甲昆蟲采食該種植物的葉片后,植物會釋放出揮發性的物質X,X既可吸引甲昆蟲的天敵,也能驅趕乙昆蟲。
請回答:
(1)上述現象中,X分別在________之間進行傳遞。
(2)影響甲昆蟲活動的信息有兩大來源,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影響乙昆蟲活動的信息種類是________。蜘蛛在蜘蛛網上捕食乙昆蟲所利用的信息種類是________。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質X,短期內該植物上甲昆蟲天敵和乙昆蟲天敵數量的變化是________。
Ⅱ.根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特有的植被,具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廣東是我國紅樹林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其中雷州半島和深圳灣的紅樹林分布區被列為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紅樹林的保護和發展也被列為廣東建設林業生態省的八大工程之一。
材料二 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引起的海嘯導致十多萬人死亡,幾百萬人無家可歸。但因為有茂密的紅樹林,印度泰米爾納德邦一個漁村里的172戶人家在這次海嘯中幸免于難。
(1)紅樹林含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屬于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價值,除此之外,生物多樣性還有________價值和、________價值。
(2)紅樹林的________穩定性較強而________穩定性較弱,原因是紅樹林________。
(3)海嘯過后,災區沿海的多種生態系統遭到了毀滅性破壞,短期內難以恢復。這一事實說明任何生態系統的________都是有限的。
(4)生態環境問題具有全球性,全球性環境問題包括________。(試舉兩例)
從1956年我國建立的第一個自然保護區—廣東肇慶市的鼎湖山自然保護區開始,到2004年底我國已經建成自然保護區2194個,面積達14822.6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14.8%。下列關于自然保護區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建立自然保護區是對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中的就地保護最為有效的措施
B.通過建立保護區,可以減少人的活動對其干擾,提高其恢復力穩定性
C.將自然保護區中個別瀕危動物移入動物園進行保護和管理屬于遷地保護
D.建立一個有效的自然保護區能夠很好的保護其內部的所有生物物種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