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梵 高
張 煒
我們終于談到梵高了,神圣的梵高。在當代,他已經是不同藝術領域中的崇拜人物。他的作品在商人那兒已經化為金子,或者是遠比金子還要昂貴十倍的珍奇。但是像他那樣的心靈不僅用金錢無法溝通,就是用一般的藝術和精神也無法接近。他會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拒絕那些流行的藝術熱望者、大知音和中產階級的高雅情調。因為他只是最平凡的人群中的一個靈魂,一個底層的感受者和傳達者,一個不屈服者和抗爭者,一個實踐善良和使用決心的人。他是貧民的兒子,是他們痛苦而尖銳的眼睛。在這樣的一雙眼睛面前,我們往往只有在無可奈何的沉默中壓住自己心底的驚嘆才行。他的境界是高不可攀的,因為那是底層藝術家所守護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權利。這其實也是人的防線與權利。梵高可以讓我們明白,當一個人面對無情的外部世界時,頑強的精神會怎樣迸濺出火花,直至燃燒為熊熊烈焰。
我走在慕尼黑、曼哈頓、巴黎等最著名的藝術博物館里,在星光燦爛之中,在無法窮盡的藝術、不同時代不同流派的大薈萃面前,常常有一種無可逃匿的眩暈感。在跨越時空而來的多角度多層次、頻繁急促和陡然有力的各種撞擊之下,那根本來敏感的神經已經麻木疲萎。可是,幾乎是無一例外,只要一走近梵高,一走近他的展出單元,立刻就會感到一片輝煌之光撲面而來。就這樣,最昂揚的音樂陡然奏響。世界馬上改變了,雙眼睜大了,一切又重新開始了。
這是怎樣神秘的力量,這力量又從何而來?
當然,一切只能源于他的這個生命。他的生命仍然在持續不斷地發散----首先是從源頭,從他執筆之時,從那一刻的怦怦心跳開始震動我們,使我們至今不能安寧。他眼中的一切原來與我們有巨大區別,就是這區別讓我們雙眼大睜、心上一凜。這區別當然是來自他的目光,它有強大的剝落和穿鑿的力量: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被我們的眼睛蒙上了一層庸常的布幔,但這布幔在梵高那兒馬上被刺破,或被抽揭一空。世界裸露了,本真顯現了,所以他讓我們看到的就是強烈的光,是逼人的顏色,是疾旋與燃燒,是轟響和炸裂,是呼叫和奔突......我們每個人本來都擁有這種直視的能力,不幸的是后來的生活給予我們每個人無盡的磨損,我們喪失了這種能力,而只有神奇的梵高保留了。
梵高做過教師、畫店營業員、傳教士、書店店員、畫家。這些職業是那么不同,可是在梵高那兒并沒有人們想像的那么大的差異。因為他以同樣的心情去做,同樣用力,同樣真實。他賦予任何工作的,都僅僅是一份生命的虔誠。也正是由于這種對于工作的非同常人的理解,他差不多把每一樣工作都給做“砸了”。最后是作畫----他現在被公認為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可是當時卻被看成是最不成功的畫家,幾乎沒有賣出過一幅作品。他沒有一般專業人士看好的技法,簡直沒有受到什么正規的、更不要說是深入獨到的專業訓練了。他的畫被看成可笑的涂抹,形式上一塌糊涂。那些直接而強悍的筆觸、生猛可怖的畫面,能夠毫不費力地逼退那些藝術沙龍的寵兒。其實比起梵高而言,許多人等于生活在溫室中,他們沒有經歷真實的風雨陽光,當然也沒有接受過催逼,沒有傾聽過號叫,沒有接受過起碼的人生打擊。他們怎么具有理解梵高的能力呢?
真實的生活,底層的生活,有時候、許多時候都是刺目的。但是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生活的真實面目還是要顯現----最后總是要顯現。這是一個頑強的規律。每到這個時刻,人們也就開始理解了梵高,只不過稍微晚了些。
梵高的藝術,像許多真正的藝術一樣,是直到最后才被接受下來的。
他保留下了大量書信。人們閱讀這些書信時,才知道他是多么熱情、對生活多么摯愛的人。人們讀得淚眼汪汪。其實他的畫作已經再好不過地表達了這種熱烈。他的巨大的慈愛并不需要直接說出,他的柔情也并不需要,因為他全部都畫出來了。他正是為這種愛,而不是為這種藝術,交出了自己全部的生命。
——《遠逝的風景》
文章指出梵高的“心靈不僅用金錢無法溝通,就是用一般的藝術和精神也無法接近”,為什么?盡量用文中的語言作答,不超過14個字。
文章第三自然段:“這是怎樣神秘的力量”中“這”所指代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畫線的句子問:“這力量又從何而來?”文中除從總的方面回答:“源于他的這個生命”以外,還說了兩個具體的答案,請用自己的話予以歸納。
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有誤的兩項是:( )
A.梵高的作品現在已經成為商人們以高價競相購買的收藏品,而且成了商人們心中的無價之寶。
B.梵高讓我們明白了頑強的精神可以使人在面對無情的外部世界時迸濺出火花,以至成為熊熊燃燒的烈焰
C.由于在慕尼黑等地的最著名的藝術博物館里,藝術家眾多,不同時代的藝術流派紛至沓來,使人常常有一種無可逃匿的眩暈感,故爾使作者對他們的作品產生了反感。
D.梵高現在已被公認為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但在梵高的一生中做過教師、畫店營業員、傳教士、書店店員、畫家,均未達到成功的目的,雖然他如同做畫那樣以同樣的心情去做,同樣用力,同樣真實。
E.梵高的畫以逼人的顏色,強烈的光,強悍的筆觸,生猛可怖的畫面,裸露、顯現了世界的真實面目,逼退了當時藝術沙龍中的寵兒,因而遭到當時人們的否定。
寫作:
短文改錯:
此題要求改正所給短文中的錯誤。對標有題號的每一行做出判斷,如無錯誤,則在該行右邊橫線上畫一個鉤(√);如有錯誤(每行只有一個錯誤),則按下列情況改正:
該行多一個詞: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寫出該詞,并且也用斜線劃掉。
該行缺一個詞: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寫出該加的詞。
該行錯一個詞:在錯的詞下面劃一橫線,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寫出改正后的詞。
注意:原行沒有錯的不要改。
例:A farmer ∧ his son were at work near a river when |
(a) and |
they heard a cry coming from it. They all ran |
(b) both |
towards the river. When they reached the bank |
(c) √ |
|
(d) |
Today I went to see a film after supper. On her way to |
1.________ |
the cinema, I met an old English woman, that had lost |
2.________ |
her way. I gave up the chance (機會) to see a film and took |
3.________ |
her to her hotel. While going there, I told her great |
4.________ |
changes had been taken place here in the past few |
5.________ |
year and she told me something about her country. |
6.________ |
Though I had missed the film, however I felt very |
7.________ |
happiness, for I had not only helped her get out of |
8.________ |
trouble but also practise my spoken English. If had |
9.________ |
not worked hard at English, I would have been unable help her. |
10.________ |
He wrote ______ song, which turned out to be rather popular with ______ young.
A. the; the B. a; 不填 C. a; the D. the; 不填
第Ⅱ卷(共35分)
第四部分寫作(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假定英語課上老師要求同桌之間交換修改作文,請你修改你同桌寫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處語文錯誤,每句中最多有兩處。錯誤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和修改。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注意:1.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2.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處起)不計分。
We had guests last night who have stayed in a B&B hotel ago. They did not want breakfast because that ehey were going out early in the morning. They came back lately and had some tea.I came the living room and saw one of them just go through the kitchen door but turn on the light.He was looking for a glass the cupboard.He had no ideas that the kitchen was not for guests. I just smiled to me and thought,"What can I do? We are guests after all."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