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請回答下列(1)、(2)小題。
(1)已知放線菌素D是RNA合成抑制劑。右圖是根據海膽受精卵在有放線菌素D和無放線菌素D存在情況下培養時,對14C標記的纈氨酸參與蛋白質合成的實驗結果繪制的曲線圖。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①直接參與將14C—纈氨酸摻入新合成蛋白質的細胞器是 ,該過程在生物學上
稱為 ,所依賴的模板是 分子,合成該分子所需要的原料是 。
②從受精開始到10小時之內,蛋白質合成所依賴的模板分子的來源是 。(從下圖四個選項中選擇,用字母代表)
A.未受精卵原有的 | B.受精卵新合成的 | C.精子提供的 | D.無法確定 |
| 細胞總DNA | 細胞總RNA |
| 輸卵細胞成紅細胞胰島細胞 | 輸卵管細胞成紅細胞胰島細胞 |
卵清蛋白基因 | + + + | + - - |
β珠蛋白基因 | + + + | - + - |
胰島素基因 | + + + | - - + |
請回答下列(1)、(2)小題。
(1)已知放線菌素D是RNA合成抑制劑。右圖是根據海膽受精卵在有放線菌素D和無放線菌素D存在情況下培養時,對14C標記的纈氨酸參與蛋白質合成的實驗結果繪制的曲線圖。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①直接參與將14C—纈氨酸摻入新合成蛋白質的細胞器是 ,該過程在生物學上
稱為 ,所依賴的模板是 分子,合成該分子所需要的原料是 。
②從受精開始到10小時之內,蛋白質合成所依賴的模板分子的來源是 。(從下圖四個選項中選擇,用字母代表)
A.未受精卵原有的 B.受精卵新合成的 C.精子提供的 D.無法確定
③受精10小時以后,海膽細胞內新合成蛋白質所依賴的模板主要是 (答案從上小題四個選項中選擇,用字母代表),作出此判斷的依據是
。
(2)雞的輸卵管細胞合成卵清蛋白,成紅細胞合成β珠蛋白,胰島細胞合成胰島素,這些細胞都是在個體發育過程中逐漸產生的,因此早期人們推測細胞的這種分化是由于在發育過程中遺傳物質的選擇性丟失所致。分子生物學技術發展起來后,科學工作者用編碼上述三種蛋白的基因分別作探針,對三種細胞中提取的總DNA的限制性內切酶的酶切片段和三種細胞的總RNA分別作分子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
|
細胞總DNA |
細胞總RNA |
|
輸卵細胞 成紅細胞 胰島細胞 |
輸卵管細胞 成紅細胞 胰島細胞 |
卵清蛋白基因 |
+ + + |
+ - - |
β珠蛋白基因 |
+ + + |
- + - |
胰島素基因 |
+ + + |
- - + |
注:“+”陽性結果(表示雜交過程中有雜合雙鏈)
“-”陰性結果(表示雜交過程中有游離的單鏈)
①上述實驗結果說明:早期人們認為細胞的分化是由于在發育過程中遺傳物質的選擇性丟失所致,據此實驗,你認為這種推測 (填“成立”或“不成立”),理由是
。而細胞發育的不同階段合成不同的蛋白質是 的結果。同一生物不同類型的細胞具有不同的形態結構,各自執行特定的生理功能,其直接原因主要是由 分子決定的,可以說這類分子是一切生命活動的體現者。
②卵清蛋白中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必需氨基酸。為開辟的食物來源,除了從日常禽蛋類食物中獲取,還有望通過生物工程中的 和 利用大腸桿菌或酵母菌生產大量的卵清蛋白。
請回答下列(1)、(2)小題。
(1)已知放線菌素D是RNA合成抑制劑。右圖是根據海膽受精卵在有放線菌素D和無放線菌素D存在情況下培養時,對14C標記的纈氨酸參與蛋白質合成的實驗結果繪制的曲線圖。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①直接參與將14C—纈氨酸摻入新合成蛋白質的細胞器是 ,該過程在生物學上
稱為 ,所依賴的模板是 分子,合成該分子所需要的原料是 。
②從受精開始到10小時之內,蛋白質合成所依賴的模板分子的來源是 。(從下圖四個選項中選擇,用字母代表)
A.未受精卵原有的 B.受精卵新合成的 C.精子提供的 D.無法確定
③受精10小時以后,海膽細胞內新合成蛋白質所依賴的模板主要是 (答案從上小題四個選項中選擇,用字母代表),作出此判斷的依據是
。
(2)雞的輸卵管細胞合成卵清蛋白,成紅細胞合成β珠蛋白,胰島細胞合成胰島素,這些細胞都是在個體發育過程中逐漸產生的,因此早期人們推測細胞的這種分化是由于在發育過程中遺傳物質的選擇性丟失所致。分子生物學技術發展起來后,科學工作者用編碼上述三種蛋白的基因分別作探針,對三種細胞中提取的總DNA的限制性內切酶的酶切片段和三種細胞的總RNA分別作分子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
細胞總DNA | 細胞總RNA | |
輸卵細胞 成紅細胞 胰島細胞 | 輸卵管細胞 成紅細胞 胰島細胞 | |
卵清蛋白基因 | + + + | + - - |
β珠蛋白基因 | + + + | - + - |
胰島素基因 | + + + | - - + |
注:“+”陽性結果(表示雜交過程中有雜合雙鏈)
“-”陰性結果(表示雜交過程中有游離的單鏈)
①上述實驗結果說明:早期人們認為細胞的分化是由于在發育過程中遺傳物質的選擇性丟失所致,據此實驗,你認為這種推測 (填“成立”或“不成立”),理由是
。而細胞發育的不同階段合成不同的蛋白質是 的結果。同一生物不同類型的細胞具有不同的形態結構,各自執行特定的生理功能,其直接原因主要是由 分子決定的,可以說這類分子是一切生命活動的體現者。
②卵清蛋白中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必需氨基酸。為開辟的食物來源,除了從日常禽蛋類食物中獲取,還有望通過生物工程中的 和 利用大腸桿菌或酵母菌生產大量的卵清蛋白。
42.(8分)下圖是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概括,請據圖回答:
(1)①過程所形成的子代細胞形態功能各不相同,這個過程叫做 ,其根本原因是 。
(2) D→E→F過程所使用的技術是 ,其理論基礎是__ __。
(3)②為癌細胞的無限增殖過程,研究發現,木瓜葉提取物能殺死癌細胞。某實驗小組想通過癌細胞的培養來加以證明,請完成相應步驟。
第一步:將小塊癌變組織剪碎,用 處理,使組織分散成單個細胞,用動物細胞培養液制成癌細胞懸浮液。
第二步:取兩個規格相同的培養瓶,編號甲和乙,分別裝入劑量相等的癌細胞懸浮液, 。
第三步:將上述兩個培養瓶放在37℃,體積分數為5%的 培養箱中培養一段時間。
第四步:一段時間后,如發現______中的癌細胞生長速度緩慢,死亡率升高,說明木瓜提取液具有抗癌作用。
I.干細胞是一種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在功能。右圖表示干細胞繼續發育的三個途徑,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氨基酸被B細胞從外界吸收,在游離核糖體中合成多肽,共穿過____層磷脂雙分子層。
(2)若D細胞分泌物是某種分泌蛋白,則
其開始合成到分泌出細胞,體現了生物
膜的 ___特點。脂質的合成與圖
中的 (填數字序號)有關。
(3)個體發育過程中,導致C細胞和D細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如果在增殖過程中細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DNA分子受損,使 發生突變,則會產生癌細胞。
(4)D若是人體細胞,則人在安靜狀態和劇烈運動狀態下,消耗同樣多的氧氣,產生的二氧化碳量前者 后者(填多于、少于或等于)。
(5)植物細胞與圖中A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相比,前者的主要特點是 。
Ⅱ。某研究小組的同學利用樣方法研究某地A,B 0C三個不同區域的植物群落,同時還測量了各種土壤特征和環境因素,結果見下表:
植物種類 |
A區域 |
B區域 |
C區域 |
非生物因素 |
A區域 |
B區域 |
C區域 |
草 |
3 |
5 |
9 |
風速 |
低 |
高 |
高 |
蕨類植物 |
7 |
5 |
8 |
距地面1.5米的光強 |
低 |
中 |
高 |
灌木 |
5 |
4 |
2 |
土壤濕度(%) |
48 |
35 |
15 |
松樹 |
0 |
2 |
0 |
土壤的有機物(%) |
6.5 |
3.8 |
2.5 |
落葉樹 |
15 |
5 |
0 |
土壤深度(cm) |
>300 |
≈100 |
<15 |
土壤含氮量(mg·kg-1) |
9.4 |
2.5 |
2.4 |
根據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調查結果判斷,物種豐富度最大的區域是 。B區域草、蕨類植物、灌木、松樹以及落葉樹都有分布,體現了群落結構的 現象。
(2)A區域可看成一個生態系統,除了表中列舉的以外,生態系統的結構還應該包括 。
(3)調查A區域草本植物上的蚜蟲密度,應該采用 法。據表中非生物因素分析,落葉樹在C區域不能生長的主要原因是 (任說一點理由)。
(4)右圖代表A區域所形成的某條食物鏈,若戊種群的能量為5.8×109kJ,乙種群的能量為1.3×108kJ,丁種群的能量為1.5×108kJ,則甲種群最少可獲得的能量是 kJ。
(5)將C區域的植物全部去除,改為農田,容易造成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降低,其原因是 。
1.B 2.D 3.B 4.B 5.A 6.D 7.D 8.C 9.C 10.C 11.C 12.D 13.C
14.B 15.A 16.D 17.ABD 18.C 19.C 20.AC 21.B 22.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