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讀環境、資源和人口關系示意圖,E階段可能產生的問題是
①過度開發導致可再生資源遭到破壞
②過度排放污染物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
③生產過程導致工農業污染排放
④資源開采導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讀“環境、資源和人口關系示意圖”,圖中F表示產業活動,G表示產品消費,H表示廢物排放,E階段可能產生的問題是( )
①過度開發導致可再生資源遭到破壞 ②過度排放污染物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 ③生產過程導致工農業污染排放 ④資源開采導致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破壞( )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選做題:請在 A 、 B 、 C 、 O 四題中選兩題作答,并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對應字母后的方框涂滿涂黑。如多做,則按所答的前兩題評分。
A.【海洋地理】 讀北海與南海示意圖(圖 22 ) ,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10 分)
( 1 )簡述北海與南海的海水溫度和鹽度上的差異 。( 2)南海擁有而北海沒有的海岸類型是 , 其原因是 。( 2 分)
( 3 )兩海域的資源優勢是 、 。( 2 分)
( 4 )南海海域多地震的原因 。( 2 分)
( 5 )南海周邊國家的 存在著重疊引發區域爭議,各國應以 分為依依據加以協商解決。( 2 分)
B.【 城鄉規劃】地理課外活動,是學生獲得地理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下面是A 城( 25°N , 117°E )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幾次活動的階段成果。分析回答相關間題 (10分)
( 1 )圖 23 是該小組草繪的 A 城所在地區聚落分布示意圖,分析該地區公路選址的合理性 。
( 2 )圖 24 是該小組虛擬的 A 城市規劃草圖,結合圖 23 分析:
①A城市向 a 、 b 兩個方向發展的優勢條件 。( 4分)
② 規劃中的兩個工廠選址是否合理,為什么? 。( 3 分)
C .【旅游地理】 2010 年世博會在上海舉辦,促進了“長三角”地區旅游服務業的快速發展。讀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圖(圖 25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10 分)
(1)圖 25 中擁有世界遺產的城市是 、 。 ( 2 分)
(2)旅游業發展對經濟拉動作用的具體表現是 。
(3)旅游業將是江蘇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江蘇省發展旅游業的主要優勢條件是 。( 4 分)
D . 【 環境保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10 分)
2009 年 12 月 19 日,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在經過漫長的討論后閉幕,會議未能達成協議,但同意“記錄”美國、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共同提出的哥本哈根協議。該協議設定了全球變暖不超過 2 ℃ 的目標,并重申了富國在 2020 年每年提供 1000 億美元幫助窮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
(1)根據全球變暖成因與危害之間的關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內容。( 4 分)
a ; b ; c ;d 。
( 2 )我國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其原因是 ,我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有 。( 4 分)
( 3 )為推動本次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取得進展,中國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宣布了 2020 年單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 %到 45 %的目標。中國自主節能減排,促進環境保護,既是為全人類作出重大貢獻,也是對自身負責。這主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 原則和 原則。( 2 分)
讀“環境、資源和人口關系示意圖”,完成問題。
1.圖中字母F、H代表的含義是( )
①F表示資源獲取 ②F表示產業消費
③H表示廢物排放 ④H表示產品消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E階段可能產生的問題是( )
①過度開發導致可再生資源遭到破壞
②過度排放污染物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
③生產過程導致工農業污染排放
④資源開采導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節約型發展道路意味著( )
①高經濟增長
②發展清潔生產
③倡導循環經濟
④減少資源開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讀環境、資源和人口關系示意圖,回答以下2題。
6.圖中字母F、H代表的含義是( )
①F表示資源獲取 ②F表示產業消費 ③H表示廢物排放 ④H表示產品消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E階段可能產生的問題是( )
①過度開發導致可再生資源遭到破壞 ②過度排放污染物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 ③生產過程導致工農業污染排放 ④資源開采導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一.選擇題(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A
B
A
D
C
C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B
D
C
D
A
D
A
題號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C
BC
AC
BC
BD
AC
AD
BC
二.選擇題(60分)
27.(14分)
(1)B、C(2分)
(2)自然條件好、生產規模大、產業化基礎強、區位優勢明顯(四點共4分)
(3)農業結構的調整(1分)耕地面積減少,使種植業比例下降(1分);畜產品的經濟效益高;(1分)發展畜牧業可增加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1分)
(4)①四季如春,降水豐沛。(2分) ②主要是距昆明的遠近,交通成本的高低,導致農產品利潤差異而形成。(由于花卉、蔬菜容易腐爛變質,生產地距離昆明遠,需要長途運輸,成本增加,所以,呈貢縣成為了昆明花卉、蔬菜生產基地;而羅平縣距離昆明遠,農產品運輸成本高,利潤低,因而貧富懸殊。)(2分)
28.(13分)
(1)、東部;中部;中部;東北(4分)
(2)、西部和中部;東部;(2分)流入區(東部地區)第二產業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與第三產業發展和集聚的需要(2分)
(3)、該模式顯示:一個地區隨人口增加,工業產值、糧食產量也隨之上升,但資源減少,環境污染有所上升;當工農業生產上升,資源急劇減少,環境污染加劇,人口增長趨于平緩;當人口增長緩慢,資源的消耗與環境污染問題得到緩解。(3分)。一個地區人口數量應該與該地區的自然資源與環境、工農業生產水平等相適應,從而促進地區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控制人口過快增長;開源節流,合理利用各種資源;防治污染,保護環境與生態;發展綠色農業,儲備足夠糧食;發展節能型、環保型工業,實現產品升級換代等)(2分)
29.( 11分)
(1)低于 有(秘魯)寒流經過 秘魯漁場(3分)
(2)大牧場放牧業 (1分) 氣候溫和,草類茂盛,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距海港較近,利于商品經營(3分)
(3) D(2分)
(4)地中海氣候 (1分)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1分)
30. (12分)
(1)國防安全(或國家政策)(1分) 市場、科技、交通、原料供應、信息通達度、工業聯系、工業基礎等(3分,任答3點)
(2)集聚(1分) 基礎設施(1分) 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1分)
(3)土地和勞動力廉價 (1分) 消費市場廣闊(1分)
(4)加強對汽車生產的科技投入;培育自主品牌:加強市場營銷,開拓國際市場:提高產生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擴大生產規模,形成規模效益等(任答2點給2分)
31.(10分)
(1)2010年 (1分) (2)40年左右(1分) (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1分) 2028(正負2年) (1分)
(4)勞動力供給充足,社會負擔相對較輕(2分)
(5)問題:人口總數大;就業人口規模大;人口老齡化(2分)影響:給資源和環境造成巨大壓力,加劇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惡化;就業壓力大;社會福利負擔重(2分)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