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06廣東國際旅游文化節暨泛珠三角旅游推介大會于11月24日20點在廣州天河體育場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宣布大會開幕。30日晚,閉幕式在深圳世界之窗舉行。
材料二 泛珠合作理念提出以來,廣東與泛珠地區的多個省份簽訂了旅游合作協議,在整合區域旅游資源、開展聯合促銷、加強信息溝通和交流、打造無障礙旅游區、推動泛珠地區的招商引資、實現客源互換、市場互動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材料三 “泛珠三角”指沿珠江流域的廣東、福建、江西、廣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9個省(區),加上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在內的11個地區合作,共謀發展。
(1)廣東作為全國旅游大省,近年來,在泛珠合作中繼續發揮了其排頭兵的作用。旅游
業也從上世紀單純的接待參觀到包括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的全
面出擊,這體現旅游業的 特點;每年來廣東觀光旅游的海內外游客數
約一億人次左右,這體現旅游業的 特點;據統計,旅游部門的直接收
入每增加1元,相關行業就能增加4.3元,這體現旅游業的 特點。
(2)
![]() |
下圖中A、B均屬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著名旅游景點。其中A景點位于“泛
珠三角”的 (省份);具有傳統納西民居建筑風格的麗江古城和號稱 “廬
山第一奇觀”的三疊泉瀑布,是其他旅游景區所不具備的,這體現了旅游資源的
性;為達到最佳欣賞效果,欣賞廬山瀑布時,需要 ,以兼聽其形、聲、
色、動等美感,蘇東坡觀廬山曾寫下了千古名句“ ”。
A廬山三疊泉瀑布 B麗江古城
![]() |
(3)中國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明為世人所矚目,眾多的歐洲游客表示愿意到中國游覽觀光,某旅游團計劃在游覽北京之后,乘船和火車從北京出發參觀游覽下列景點:南京中山陵、廬山、武漢黃鶴樓、蘇州拙政園、杭州西湖、廣東國際旅游文化節,最后到香港(從蘇州到杭州一段要乘船)。請設計一條合理的旅游路線(走近路,不走重復路線)。
從北京出發經 到武漢市游覽黃鶴樓;再經 到九江市游覽廬山;又經長江到南京市游覽中山陵;再經 到蘇州市游覽拙政園;然后經 到杭州市游覽西湖;再經 到廣州市參觀2006廣東國際旅游文化節,最后經 到香港。
(4)根據材料二,結合旅游資源游覽價值評價的條件,分析廣東與泛珠地區的多個省份
簽訂了旅游合作協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麗江古城地處云南省西北部,原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地方。隨著旅游業興起,特別是
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后,麗江古城迅速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旅游熱點之一。蓬
勃發展的旅游業使麗江成為云南省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當地群眾的生活水平
也顯著提高。云南麗江旅游業的迅速崛起給其他地區古城發展經濟哪些啟示?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
材料一 凍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時節見到的一種天氣現象!皟鲇辍钡男纬杀仨氂刑囟ǖ奶鞖鈼l件:近地面2 000米左右的空氣層溫度稍低于0℃;2 000米至4 000米的空氣層溫度高于0℃,比較暖一點;再往上一層又低于0℃。這樣的大氣層結構,使得上層云中的過冷卻水滴、冰晶和雪花,掉進比較暖一點的氣層,變成液態水滴。再向下掉,又進入不算厚的凍結層。當它們隨風下落,正準備凍結的時候,已過冷卻的形式接觸到冰冷的物體,形成堅實的“凍雨”。
材料二 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圖及某天氣系統圖(甲)
材料三 A、B兩城市部分月份氣溫、降水圖(乙、丙)
(1) 從圖甲中分析,該地的地形主要以__ ___和__ __為主,
地勢由__ ___向__ __傾斜。(2分)
(2)乙、丙兩氣候圖中,屬于圖甲中A城市的是 ,判斷依據之一是A位于圖中天氣系統的____(冷、暖)空氣一側, 氣溫偏____(高、低)。此季節降水的水汽,主要來自______洋。(4分)
(3)圖示天氣系統在該區域持續時間較長,據圖分析其原因。(3分)
(4)圖中A、B兩城市中,受圖示天氣系統控制,容易形成凍雨的是_____。
請在下圖內繪制該天氣系統簡略示意圖(3分)
讀黃土高原區域示意圖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簡述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帶來的主要危害。
(2)對黃土高原進行小流域綜合治理,應在右圖中a、c、d三處采取不同措施,與下列治理措施相適應的地點分別是:修筑梯田 ;修建淤地壩 ;平整土地 。
(3)下圖為黃土高原地區由于植被遭到破壞后出現的惡性循環簡圖,請將下列內容的數碼代號填入圖中相應的空格中:①水土流失加、诤樗疄暮υ龆啖弁寥婪柿ο陆
(4)簡要分析黃土高原地區產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
讀“我國某地形區等高線圖”(下左圖)及該地形區“年太陽輻射總量(單位:千卡/厘米2)分布圖”(下右圖),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上左圖中成都平原是我國重要農業區,主要農業地域類型是 。評價該地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
(2)該地形區主要大氣環境問題是 。簡述該問題的治理措施。
(3)該地形區 、滑坡 等地質災害嚴重,從地質災害關聯性角度分析上述地質災害的形成原因。
(內蒙古開魯縣蒙中2011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讀我國某區域位置與地形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2分)
(1)分析左圖等積溫線資料,≥10℃的積溫值太原 (填“大于”或“小于”)石家莊,試從地形角度分析兩地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 。
(2)判斷左圖中A.B兩地 的地形區或山脈名稱。A: B:
(3)左圖區域內最重要的礦產資源是什么? 。目前,該資源輸出的主要方式是
_和_
(4)為了確保b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右圖中①②③三地根據各自的地形特征采取了相應的治理措施,請對應聯線:
①育林、育草護坡
②平整土地,營造護田林網
③打壩攔泥,蓄水固溝
(5)近年來,左圖內大部分地區沙塵暴天氣明顯增多,分析其人為原因。
。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