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分析下列圖表資料回答:
資料一:圖1是寧夏附近區域一月平均氣溫等值線和年降雪等日數線圖;
資料二:圖2,寧夏沙坡頭經過50年不懈的治沙努力,成果卓著,1994年被聯合國授予“全球環保500佳單位”的光榮稱號。
表1:“江蘇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水資源利用情況對比表”,
省級 行政區 | 人均用水量(m3/人?年) | 人均生活用水量(m3/人?年) | 人均生產用水量(m3/人?年) | 農田灌溉畝均用水量(m3/畝?年) | 萬元GDP用水量(m3/萬元) |
江蘇 | 610 | 70 | 540 | 446 | 570 |
寧夏 | 1780 | 26 | 1754 | 1352 | 4000 |
(1)讀資料二,Q處有一重要的南北走向山脈 ,在古代稱之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原因是什么?
(2)Q處年降雪日數的范圍是 ,不同于周邊地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讀表1:比較兩省區在水資源利用結構上有哪些差異?簡要分析寧夏的農田灌溉畝均用水量比江蘇多的原因?
(4)讀資料二,回答:
① 圖中鐵路和被沙障直接阻隔的沙漠分別是 ( ) (填正確項字母)。
A.包蘭鐵路、騰格里沙漠 B.京包鐵路、騰格里沙漠
C.包蘭鐵路、毛烏素沙漠 D.蘭新鐵路、毛烏素沙漠
② 沙坡頭地區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填正確項字母)。
A.利用麥草、稻草等材料扎設方格狀的擋風墻可以削減風速,截留水分
B.方格狀沙障能大量吸收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長,固定沙丘
C.方格狀沙障固沙成本低,費工小,應大規模推廣
D.利用麥草、稻草等材料扎設方格狀的擋風墻,屬于生物固沙
2008年9月23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分析下列圖表資料回答:
表1:“江蘇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水資源利用情況對比表”,
省級 行政區 | 人均用水量(m3/人?年) | 人均生活用水量(m3/人?年) | 人均生產用水量(m3/人?年) | 農田灌溉畝均用水量(m3/畝?年) | 萬元GDP用水量(m3/萬元) |
江蘇 | 610 | 70 | 540 | 446 | 570 |
寧夏 | 1780 | 26 | 1754 | 1352 | 4000 |
資料一:左圖是寧夏附近區域一月平均氣溫等值線和年降雪等日數線圖;
資料二:右圖,寧夏沙坡頭經過50年不懈的治沙努力,成果卓著,1994年被聯合國授予“全球環保500佳單位”的光榮稱號。
(1)讀資料二,Q處有一重要的南北走向山脈 ,在古代稱之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原因是什么?
(2)Q處年降雪日數的范圍是 ,不同于周邊地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讀資料三,回答:
① 圖中鐵路和被沙障直接阻隔的沙漠分別是 (填正確項字母)。
A.包蘭鐵路、騰格里沙漠 B.京包鐵路、騰格里沙漠
C.包蘭鐵路、毛烏素沙漠 D.蘭新鐵路、毛烏素沙漠
② 沙坡頭地區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正確項字母)。
A.利用麥草、稻草等材料扎設方格狀的擋風墻可以削減風速,截留水分
B.方格狀沙障能大量吸收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長,固定沙丘
C.方格狀沙障固沙成本低,費工小,應大規模推廣
D.利用麥草、稻草等材料扎設方格狀的擋風墻,屬于生物固沙
(4)讀表1:①比較兩省區在水資源利用結構上有哪些差異?
②簡要分析寧夏的農田灌溉畝均用水量比江蘇多的自然和人為原因?
為了防御流沙侵襲,科研人員利用麥秸、稻草、蘆葦等材料,在寧夏中衛縣沙坡頭鐵路沿線的流動沙丘上扎設方格狀擋風墻,建成了一條寬500米—600米,長16千米的帶狀沙障(如下圖)。據此回答題。
【小題1】圖中鐵路和被沙障直接阻隔的沙漠分別是( )
A.包蘭鐵路、騰格里沙漠 | B.京包鐵路、騰格里沙漠 |
C.包蘭鐵路、毛烏素沙漠 | D.蘭新鐵路、毛烏素沙漠 |
A.利用麥草、稻草等材料扎設方格狀的擋風墻可以削減風速,截留水分 |
B.方格狀沙障能大量吸收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長,固定沙丘 |
C.方格狀沙障固沙成本低,費工小,應大規模推廣 |
D.利用麥草、稻草等材料扎設方格狀的擋風墻,屬于生物固沙 |
為了防御流沙侵襲,科研人員利用麥秸、稻草、蘆葦等材料,在寧夏中衛縣沙坡頭鐵路沿線的流動沙丘上扎設方格狀擋風墻,建成了一條寬500米—600米,長16千米的帶狀沙障(如下圖)。據此回答題。
1.圖中鐵路和被沙障直接阻隔的沙漠分別是( )
A.包蘭鐵路、騰格里沙漠 B.京包鐵路、騰格里沙漠
C.包蘭鐵路、毛烏素沙漠 D.蘭新鐵路、毛烏素沙漠
2.沙坡頭地區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利用麥草、稻草等材料扎設方格狀的擋風墻可以削減風速,截留水分
B.方格狀沙障能大量吸收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長,固定沙丘
C.方格狀沙障固沙成本低,費工小,應大規模推廣
D.利用麥草、稻草等材料扎設方格狀的擋風墻,屬于生物固沙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