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我國發射“神舟”系列飛船的主要目的是開發宇宙的( )
A.空間資源 | B.太陽能資源 | C.礦產資源 | D.氣候資源 |
我國發射“神舟”系列飛船的主要目的是開發宇宙的( )
A.空間資源 B.太陽能資源 C.礦產資源 D.氣候資源
讀陸地和周圍海洋的氣壓分布圖,回答15—16題。
![]() |
15.關于空氣在垂直方向及近地面水平方向上的運動情況,敘述正確的是
A.此時空氣在陸地上空下沉、海面上升,風從陸地吹向海洋
B.此時空氣在陸地上空上升、海面下沉,風從陸地吹向海洋
C.此時空氣在陸地上空下沉、海面上升,風從海洋吹向陸地
D.此時空氣在陸地上空上升、海面下沉,風從海洋吹向陸地
16.若圖中所示地區位于北半球,下列敘述可信的是
A.太平洋上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B.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區的小麥生長旺盛
C.是我國發射神舟系列飛船的最佳時期 D.南極上空臭氧含量達到最低值
[ ]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時,“神舟”六號飛船發射升空。飛船升空后,進入的是距地球表面近地點高度約為200千米、遠地點高度約為350千米的橢圓軌道。我國發射“神舟”系列飛船的最終目的是
A、開發宇宙 B、軍事偵察 C、氣象觀測 D、資源調查
一、選擇題
1.C 2.A 3、C 4、D 5、D
6、A 2008年恰巧是閏年,2月份將有29天,因此,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是366天。
7、D 北京時間為20點整,東12區剛好24點整,全球剛好位于同一天。
8、C 9、B 10、D 11、D 12、A 13、B 14、D 15、D 16、B
17、B 18、A 19、B 20、D 21、C 22、C
23、D 國民經濟能耗強度就是每萬元GDP的綜合能耗(噸標準煤/萬元),即能源消耗總量/GDP,國民經濟電耗強度就是每萬元GDP的綜合電耗(千瓦時/萬元),即電力/GDP,計算可知:浙江省國民經濟電耗強度從1998年開始一直呈上升趨勢。
24、A 降低能耗強度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節約能源,嚴格控制高能耗產業的發展。拓寬能源消費的種類,開發新能源只是改變能源消費結構,并沒有降低能耗強度。
25、A 26、A 27.A 28.C 29、D 30、C
二、綜合題
1、⑴與古代相比A、B兩湖泊面積縮小的原因:洞庭湖由于(長江上游植被破壞,含沙量增加)長江帶來大量泥沙淤塞,湖床抬高,加上圍湖造田;近年來由于生態環境的改善 (退耕還湖,退耕還林等),所以減小趨勢受到遏制。
⑵圖略 使葛洲壩受氣候影響變小,特別是枯水期時,發電量增加。
⑶特點:湖泊面積不斷縮小 原因:咸海主要是地處內陸,降水稀少,蒸發旺盛;工農業大量引用河水,使匯入咸海的河流徑流量減少。問題:濕地面積不斷萎縮,使該區域的氣候更加干旱,沙塵暴天氣頻繁,土地鹽堿化和荒漠化不斷加重, 湖泊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水生生物瀕臨滅絕。
2、(1)氣候變化 (2)上升與下降交替出現,表現出一定的周期性 海平面呈上升趨勢 (3) ② ① ④。 (4) 全球氣候變暖弊大于利。 可能帶來的有利影響:積溫增加,農作物生長期延長;高緯變暖,降水增加,適宜作物生長;高緯度地區冬季取暖能源消耗減少;促進節能減排技術的發展等。 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低緯變的干旱,農耕區退化;蒸發加劇,改變區域降水量和降水的分布;極端天氣事件多發等。
3、(1)暖流向北流動受阻,A處暖水增多 變大
(2)新疆降水主要受來自大西洋的西風影響;由于大西洋在該緯度帶上暖水增多,蒸發量加大,輸送到新疆的水汽較往年多;受新疆山地抬升,形成暴雪。
(3)A---⑦ E--⑥ B---⑧ F---③ C---② G---⑤ D--④ H----①
(4)整體性 因地制宜
4、(1)大致南北走向,由西向東遞減 地勢西高東低 西南流向東北(黃河水補給潛水,垂直于等潛水水位線,由高處流向低處)
(2)石油、海鹽、鹵水、灘涂
中游水利工程的建設、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開展、入海水量減少造成輸沙能力的減弱。
(3)①地理位置優越(鄰我國經濟發達的京、津、冀以及東北、華北地區);②海、陸、空交通運輸發達(是我國北方航運中心和物流中心);③工業基礎好;④科技水平高(科研力量強,人才資源豐富);⑤資源豐富(油氣資源豐富);⑥國家政策扶持;⑦可開發土地資源多,地價低;⑧市場廣闊。
(4)土壤鹽堿化的成因分析與防治等 上網查詢資料、野外實地調查、咨詢相關專家、化學實驗分析等。
5、(1)B (2)①④ (3)A:三河馬、三河牛、細毛羊; B:牦牛、藏綿羊、藏山羊; A牧區綜合生產潛力大,地處溫帶地區,熱量條件好;受海洋影響較大,降水較充足;牧草生長量大,且質量好;畜牧業發展歷史悠久,生產經驗豐富。 B牧區海拔高,氣候寒冷,降水少,牧草質量較差,生產力水平低。
(4)在原有農牧業的基礎上,合理調整經濟結構,使農牧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和專業化發展;充分利用煤炭等礦產資源優勢,建立能源工業基地;充分開發風光獨特的草原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為了更好地發展區內外經濟聯系,進一步改善交通運輸條件;針對區內土地荒漠化,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及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整治。
6、(1)成都平原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基地,其中水稻種植、甘蔗種植、栽桑養蠶在全國最為著名。地勢四周高中部低,四周高山環繞,軍事上易守難攻,少收外來入侵,經濟發展穩定時期長。(合理即可)
(2)地處四川盆地西部,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散失,陰天霧天多,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強度小,日照時間,日照強度小。
(3)生態環境惡劣、基礎設施薄弱、體制障礙突出、競爭能力不強、創新能力較低、貧困面積較大等。(答三點即可。)
7、(1)濕地面積大量減少;大量濕地被過度開墾轉變為耕地 濕地大面積縮減,會導致地表水涵養量降低;對河流的調蓄能力降低(地表水循環被改變);破壞了野生動物棲息地,該地生態系統遭受破壞;濕地調節局地氣候的能力下降或喪失等。
(2)土壤肥力下降;東北地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降水時空、年際分布不均,易產生旱澇災害,影響糧食產量;緯度位置較高,夏季易受低溫冷害、大風等災害性天氣影響,東北地區糧食生產表現出很大的波動性。 影響糧食的供應量和糧食市場價格等。
8、(1)臨近河流,地處河谷;地形平坦;季風氣候;交通便利;政治中心(分別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越南首都)。 (2)南昆線 湘桂線 (3)①北部灣、鶯歌海有豐富的石油;②臨近世界石油輸出地,便于進口石油加工;③位于港口,海陸交通便利;④地理位置優越,接近消費市場。 (4)熱帶季風 東部(東南部)沿海 ①位于山地迎風坡,降水多;②地形平坦,土壤較好。
9、(1)①太陽輻射 ②地形 ③洋流(①②③位置可以互換) ④氣候 ⑤水文
(2)從北、東、南向西部和中部逐漸減少。(2分) 東部因受季風、東南信風的影響,東澳大利亞暖流增溫增濕,降水較多; 北部因受赤道低氣壓帶南移影響,降水較多; 南部受西風帶北移影響,降水較多;西部因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澳大利亞寒流影響,降水較少; 中部距海遠,受副熱帶高壓和大分水嶺山脈的阻擋,降水少。
(3)A、C(為熱帶草原氣候,自然帶東西延伸、南北更替)為緯度地帶性規律;B(由于地處內陸,降水少,自然帶南北延伸,東西交替)為經度地帶性規律。
(4)東南部沿海氣候溫和濕潤,人口、城市集中;而東北部沿海,氣候高溫多雨,為原始的熱帶雨林,尚未開發;廣闊的中西部地區,氣候干旱,人口稀少。
10、(1)金融服務業、物流 餐飲、酒店、交通、通訊或金融、零售等
(2)BCDE (3)①優勢:香港優越的自然旅游資源和獨具特色、融貫東西文化的人文景觀吸引力大;香港擁有世界一流的酒店設施等旅游基礎設施和優質服務;香港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海空交通條件,可進入性強;香港獨特的購物環境和美食文化;香港發達的會展經濟和總部經濟吸引眾多商務人士來港;香港政府的積極扶持和引導等。 ②劣勢:香港地域狹窄,旅游資源相對不足,旅游市場接待能力有限;香港旅游業成本高昂;香港商人自律與從業人員友善對待游客程度不高,仍經常出現旅游或商業欺詐行為等。
11、(1)總人口總體呈增長趨勢,97年以前增長速度快于97年以后增長速度。城鎮人口占比呈穩步增長趨勢。
(2)2003年我國面對:①國際形勢多變;②國內重大疫情突發;③嚴重自然災害的多種影響。
但各地區仍取得了經濟持續高速增長,這充分表明了:①我國綜合經濟實力;②抗風險能力的進一步增強。
(3)中國04年開始取消農業稅以及給農民優惠的農業政策和補貼,激發農民的積極性,糧食增產,價格回升,收入快速增長。
(4)高收入 城市化 收入
12、(1)都分布在地勢平坦、氣候條件優越、水資源豐富、森林覆蓋好的地區 (2)人口急劇增加,自然環境遭到破壞,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 (3)大氣污染 (4)人地協調發展.
13、(1)數量特征:水資源總量適中(較豐富或約占全國總量的1/5);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答案中必須涉及水資源總量和人均量兩方面特征,意思正確酌情給分。)
分布特征:空間:南多北少
時間:或夏秋多,冬春少,季節變化大;年際變化大。
(2)差異:我國中部地區城市年降水量均大于北半球緯度近似區域城市。
原因:我國中部地區屬于季風氣候,受夏季風影響,降水充沛;北半球緯度近似區域城市多處在副高或信風的常年控制下,干燥少雨。
(3)南水北調:緩解華北地區生產、生活用水供需矛盾;緩解過度開采地下水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
西電東送:緩解華中、華東地區能源供應的緊張狀況;減輕鐵路運輸的壓力;調整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大氣環境,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
(4)黃土高原 東南丘陵(或江南丘陵)
黃土高原: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輪荒);破壞植被;不合理的開礦。或:東南丘陵:坡地毀林開荒(過度開墾、濫砍亂伐);過度樵采。
(5)氣候:地處季風區,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地形: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河流:流域面積廣、支流多、干流汛期長、水量大;河道彎曲、狹窄,泄洪能力不足。
14、①、②、③ 2、波羅的海 黑海 地中海(愛琴海) 里海 3、新修線路路程短,且沿線地勢平坦,市場廣闊,多國合作,有資金技術保證等 線路長;投資大;建設工期長;經過國家多;中部地勢高;沿線地形地質條件復雜等。(其它合理觀點均可) 4、向南經伊朗,直抵波斯灣 5、見下表(其它合理觀點均可)
海運
管運
優點
線路投資省、運輸成本低,運輸量大,聯系范圍廣
連續性好,安全穩定,可以晝夜運輸,受氣象等自然條件影響小,管理方便,不易泄漏,對周圍環境影響小,建成后運營成本低,運輸量大
缺點
受氣象等自然條件影響較大,安全性、穩定性較差,容易出現泄漏、污染環境
線路投資較大、建設周期長,往往需要多國合作
15、、①魯爾 煤 低平 圍海造田 ②受海洋性氣候影響,降水量多 緯度高,氣溫低,蒸發量小 有大量淡水河注入
③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生產力水平提高,出生率上升 醫療衛生事業不斷進步,死亡率下降 第二次,由于歐盟國家人口的大量遷入
④
河流
水文特征
形成原因
西部
河流流量大,季節變化小,無冰期
離海洋近,受北大西洋暖流和海洋西風的影響大
東部
河流流量較小,季節變化增大,有冰期
受大西洋影響逐漸減弱,受大陸影響增強
16、(1)GPS的主要功能為用戶提供精密的三維坐標、速度和時間等;
(2)高海拔、低氣溫、突發暴風雪等增大了火炬手的體力消耗、增加了技術難度;低氣壓、缺氧、大風影響火炬的燃燒和傳遞;山地影響信號傳輸的質量,低溫影響各種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轉。
17、(1)暴雨、地震、工程建設 差異:東部強度大,頻度高,但損失較西部少
原因:東部為山地,坡度大;是夏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豐富;離板塊邊界更近;但人口城市密度小。
(2)崩塌 滑坡 泥石流。
(3)雨澇分布總的特點:在空間上表現為東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內陸少;平原湖區多,高原山地少;山脈東、南坡多,西、北坡少。在時間上表現為夏秋兩季多,冬春兩季少,年際變化大。
18、①流經高山峽谷之中,山高谷深,落差大、支流匯入少,所以流域范圍狹窄。 ②氣候類型多樣,農業資源豐富;處于多個板塊結合處,礦產資源豐富;民族構成復雜,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資源豐富;流域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 ③喀斯特地貌區,地形崎嶇,不利于耕作;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貧瘠;地表水容易下滲,所以缺少地表水。 ④位置優勢:西雙版納和老撾、緬甸接壤,以瀾滄江―湄公河與泰國越南等國家水路相連,旅游資源豐富。 有熱帶雨林特有的景觀和多樣性民族風情。
19、(1)可變速的小風扇一臺,木板一張,沙子若干,樹枝若干
(2)第一步:在木板上做好刻度以比較不同風速下風力對泥沙的搬運距離;
第二步:將沙子堆放在木板的一側,將電扇放在同一側,打開電扇,試驗不同風速下沙子被吹拂的距離;
第三步:將樹枝擋在沙子運動的前方,打開電扇,觀察沙子的位移狀況;
(3)植樹造林,建設防風林帶
20、⑴減少了運輸壓力;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形成了能源的多樣化;增加了就業機會。 ⑵差別:吉林與廣東相比,吉林單位GDP能耗高而電耗低(2分)。
原因:吉林常規能源充足而節省了電量,而廣東常規能源非常短缺,所以廣東單位GDP電耗高,而能耗少。 ⑶①②④。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