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B.宏觀物體的物質波波長非常小,極易觀察到它的波動性
C.β衰變中產生的β粒子實際上是原子的核外電子掙脫原子核的束縛而形成的
D.愛因斯坦在對光電效應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說
E.對任何一種金屬都存在一個“最大波長”,入射光的波長必須小于這個波長,才能產生光電效應
F.根據玻爾理論可知,氫原子輻射出一個光子后,氫原子的電勢能增大,核外電子的運動加速度增大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B.宏觀物體的物質波波長非常小,極易觀察到它的波動性
C.β衰變中產生的β射線實際上是原子的核外電子掙脫原子核的束縛而形成的
D.愛因斯坦在對光電效應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說
E.對于任何一種金屬都存在一個“最大波長”,入射光的波長必須小于這個波長,才能產生光電效應
F.根據玻爾理論可知,氫原子輻射出一個光子后,氫原子的電勢能增大,核外電子的運動加速度增大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
A.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B.宏觀物體的物質波波長非常小,極難觀察到它的波動性
C.β衰變中產生的β射線實際上是原子核外電子掙脫原子核的束縛而形成的
D. 對于任何一種金屬都存在一個“最大波長”,入射光的波長必須大于這個波長,才能產生光電效應
★★★
★★★
質量為M=6 kg的木板B靜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塊A質量為1 kg,停在B的左端。質量也為1 kg的小球用長為0.8 m的輕繩懸掛在固定點O上,將輕繩拉直至水平位置后,由靜止釋放小球,小球在最低點與A發生碰撞,碰撞時間極短,且無機械能損失,物塊與小球可視為質點,不計空氣阻力。已知A、B間的動摩擦因數,A離開B時的速度是B的2倍,g取10m/s2。求木板多長?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
A.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B.宏觀物體的物質波波長非常小,極難觀察到它的波動性
C.β衰變中產生的β射線實際上是原子核外電子掙脫原子核的束縛而形成的
D. 對于任何一種金屬都存在一個“最大波長”,入射光的波長必須大于這個波長,才能產生光電效應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