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本題共5分)
(1)步驟2中用酸式滴定管還是用堿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
理由是
(各1分)
(2)NA的表達式為
。(3分)
21.(本題共8分,每空2分)
(1)寫出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化學方程式為:
。
(3)化學方程式為 :
。
(4)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
22.(本題共6分,每空1分)
(1)主要原因是提高二氧化硫轉化率,增加氧氣的濃度,有利于平衡向生成三氧化硫的方向移動。(2)生產條件是0.1MPa 400~500℃,選擇該條件的主要原因是既可保持二氧化硫轉化率較高,又能降低成本,且該溫度下催化劑活性較好。
(3)你認為該報道可信嗎? 不可信 其理由是二氧化硫與氧氣的反應是可逆反應,使用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能使平衡移動,更不能全部轉化。
(4)主要原因是在高溫下,空氣中的氧氣與氫氣混合會爆炸
。
三.計算題(本題共8分)
23.(本題共8分)
(1)
離子方程式: H+ + OH-= H2O
CO32- + H+ = H CO3- 。(2分)
(2)
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的體積(標準狀況)是 0.224升 。(2分)
(3)
計算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4分)
計算過程:(略)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