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讀圖9我國甲、乙、丙三地區位置、海拔、氣候、土地利用、農作物等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表內已提供的地理信息,運用所學的知識,將下列各項目資料中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表內相應的空格中。
地 區 | 甲 | 乙 | 丙 |
海拔(米) | 3658 | 505 | 7 |
年太陽總輻射量 (千卡/厘米2·年) | 202.4 | 88.5 | 112.3 |
年日照時數(小時) |
|
|
|
年平均氣溫(℃) | 7.5 | 16.3 | 16.1 |
七月平均氣溫(℃) | 14.9 | 25.8 | 28.7 |
一月平均氣溫(℃) |
|
|
|
干濕地區 | 半干旱區 | 濕潤區 | 濕潤區 |
年均降水量(mm) | 453.9 | 976 | 1400.7 |
所在農業區 主要土地利用類型 | 草地 | 水田為主的耕地(地勢較高) | 水田為主的耕地(地勢較低) |
所在農業區 主要農作物 |
|
|
|
(年日照時數): A.1239.2 B.1970.6 C.3005.3
(一月平均氣溫):A.-2.3 B.3.6 C.5.6
(所在農業區主要農作物):A.水稻、甘蔗等 B.青稞、油菜等 C.水稻、茶葉等
2、甲地區農業發展的不利條件是
。
3、丙地區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是
。
讀右圖:我國甲、乙、丙三地區位置、海拔、氣候、土地利用、農作物等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1分)
(1)根據表內已提供的地理信息,運用所學的知識,將下列各項目資料中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表內相應的空格中。
地區 | 甲 | 乙 | 丙 |
海拔(米) | 3658 | 505 | 7 |
年太陽總輻射量(千卡/平方厘米·年) | 202.4 | 88.5 | 112.3 |
年日照時數(小時) | | | |
年平均氣溫(℃) | 7.5 | 16.3 | 16.1 |
七月平均氣溫(℃) | 14.9 | 25.8 | 28.7 |
一月平均氣溫(℃) | | | |
干濕地區 | 半干旱區 | 濕潤區 | 濕潤區 |
年均降水量(mm) | 453.9 | 976 | 1400.7 |
所在農業區 主要土地利用類型 | 草地 | 水田為主的耕地(地勢較高) | 水田為主的耕地(地勢較低) |
所在農業區 主要農作物 | | | |
讀右圖:我國甲、乙、丙三地區位置、海拔、氣候、土地利用、農作物等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1分)
(1)根據表內已提供的地理信息,運用所學的知識,將下列各項目資料中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表內相應的空格中。
地區 |
甲 |
乙 |
丙 |
海拔(米) |
3658 |
505 |
7 |
年太陽總輻射量(千卡/平方厘米·年) |
202.4 |
88.5 |
112.3 |
年日照時數(小時) |
|
|
|
年平均氣溫(℃) |
7.5 |
16.3 |
16.1 |
七月平均氣溫(℃) |
14.9 |
25.8 |
28.7 |
一月平均氣溫(℃) |
|
|
|
干濕地區 |
半干旱區 |
濕潤區 |
濕潤區 |
年均降水量(mm) |
453.9 |
976 |
1400.7 |
所在農業區 主要土地利用類型 |
草地 |
水田為主的耕地(地勢較高) |
水田為主的耕地(地勢較低) |
所在農業區 主要農作物 |
|
|
|
(年日照時數): A.1239.2 B.1970.6 C.3005.3
(一月平均氣溫): A.-2.3 B.3.6 C.5.6
(所在農業區主要農作物):A.水稻、甘蔗等 B.青稞等 C.水稻、油菜等
(2)甲地區農業發展的不利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地區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列人口統計圖,回答問題。
(1)甲圖中A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約為________,與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相似的是________國。
(2)根據表格提供的數據在乙圖中畫出A國的人口年齡構成圖
(3)B國的人口增長模式是________型,該國存在的人口問題是________化
(4)從上面的圖表中可以看出A國目前存在的人口問題主要是________
(5)某城市1991年、1997年、2000年、2003年的流動人口分別為106萬人、251萬人、237萬人、387萬人和498萬人,請在丁圖中畫出該城市流動人口數量變化的折線圖,流動人口數量變化對該城市的影響主要是________(四方面)
甲、乙、丙為我國30°N緯度附近三個省級行政中心城市,閱讀城市位置,海拔、氣候、土地利用、農作物等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城市 | 甲 | 乙 | 丙 |
位置 | 91°E,30N° | 104°E,31°N | 120°E,30.2°N |
海拔(米) | 3658 | 505 | 7 |
年太陽總輻射量(千卡/厘米2·年) | 202.4 | 88.5 | 112.3 |
年日照時數(小時) | |||
年平均氣溫(℃) | 7.5 | 16.3 | 16.1 |
7月平均氣溫(℃) | 14.9 | 25.8 | 28.7 |
1月平均氣溫(℃) | |||
干濕地區 | 半干旱區 | 濕潤區 | 濕潤區 |
年均降水量(mm) | |||
所在農業區主要農作物 |
(1)根據表內已提供的地理信息及地理環境中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關系進行分析,將下列各項目資料中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表內相應的空格中。
[年日照時數] A. 1239.2 B. 1970.5 C. 3005.3
[1月平均氣溫] A. -2.3 B.3.6 C. 5.6
[年均降水量] A. 453.9 B.976 D.1400.7
[主要農作物] A.水稻、甘蔗等 B.青稞、油菜等 D.水稻、茶葉等
(2)甲城市有“日光城”之稱,其所在地區太陽輻射強烈,但又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地區,簡析其主要成因。
(3)乙城市所在省為我國水能大省,也是國家“西電東送”工程重要電能輸出地區,水電開發的風潮已席卷該省的大小河流,簡析該省成為水能大省的主要原因。
(4)丙城市所在地區工業發達,簡析該城市發展工業主要有利的社會經濟條件。
(5)下圖為我國四條經緯線上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
①甲、乙、丙三城市中_____________城市距這4幅圖中的圖_____________的地形剖面線最近。
②甲城市所在經線與圖1剖面共同經過的地形區是____________,該地形區內具有全國意義的能源資源是__________。
③圖2、圖3兩剖面交匯處所在地形區為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___地貌區,發育成該地貌的巖石名稱是_____________巖。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