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過量炭粉與氧化鐵反應中氣體產物的成分進行了研究。
【提出假設】 該反應中的氣體產物可能是CO或者是CO2和CO的混合物。
【查閱資料】 氮氣不與碳、氧化鐵發生反應。實驗室可以用氯化銨飽和溶液和亞硝酸鈉(NaNO2)飽和溶液混合加熱反應制得氮氣。
【設計方案】 如圖所示,將一定量的氧化鐵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與過量炭粉充分反應,測定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
![]() |
試回答下列問題:
(1) 按上圖連接裝置,如何檢查該裝置的氣密
性 。
(2) 廣口瓶內盛放的試劑為 ,其作用
為 。
(3) 實驗開始時,應先打開彈簧夾2一段時間后關閉,同時打開彈簧夾1;再點燃酒精噴燈,理由是
; 。
(4) 稱取3.20 g氧化鐵、2.00 g炭粉混合均勻,放入質量為48.48 g的硬質玻璃管中;待反應結束,再通一段時間的氮氣。冷卻至室溫,稱得硬質玻璃管和固體總質量為52.24 g。經進一步測定得知參加反應的氧元素質量為0.96 g。從而確認該反應的氣體產物是CO2和CO的混合物,理由是 。根據數據處理結果判斷,反應產生的氣體中n(CO2): n(CO)= ,
(5) 有同學根據實驗得出的結論,認為應對實驗裝置進一步完善,你認為應作如何改進?
。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過量炭粉與氧化鐵反應中氣體產物的成分進行了研究。
【提出假設】該反應中的氣體產物可能是CO或者是CO2和CO的混合物。
【查閱資料】氮氣不與碳、氧化鐵發生反應。實驗室可以用飽和氯化銨溶液和飽和亞硝酸鈉(NaNO2)溶液混合加熱反應制得氮氣。
【設計方案】如圖所示,將一定量的氧化鐵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與過量炭粉完全反應,測定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廣口瓶內盛放的試劑為 ,其作用為
(2)實驗開始時,應先打開彈簧夾,一段時間后關閉;再點燃酒精噴燈,理由是
(3)稱取3.20g氧化鐵、2.00g炭粉混合均勻,放入質量為48.48g的硬質玻璃管中;待反應結束,再通一段時間的氮氣。冷卻至室溫,稱得硬質玻璃管和固體總質量為51.24g。經進一步測定得知參加反應的氧元素質量為0.96g。從而確認該反應的氣體產物是CO2和CO的混合物,理由是 。根據數據處理結果判斷,反應產生的氣體中n(CO2):n(CO)= 。
(4)有同學認為還應對該實驗裝置作進一步完善,你認為應作如何改進?
![]() |
(12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過量炭粉與氧化鐵反應中氣體產物的成分進行了研究。
【提出假設】該反應中的氣體產物可能是CO或者是CO2和CO的混合物。
【查閱資料】氮氣不與碳、氧化鐵發生反應。實驗室可以用氯化銨飽和溶液和亞硝酸鈉 ( NaNO2)飽和溶液混合加熱反應制得氮氣。
【設計方案 】 如圖所示,將一定量的氧化鐵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與過量炭粉完全反應,測定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
試回答下列問題:
(l)按上圖連接裝置,如何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
(2)廣口瓶內盛放的試劑為 ,其作用為
(3)實驗開始時,應先打開彈簧夾,一段時間后關閉;再點燃酒精噴燈,理由是
(4)稱取3.20g氧化鐵、2.00g炭粉混合均勻,放入質量為48.48g的硬質玻璃管中;待反應結束,再通一段時間的氮氣。冷卻至室溫,稱得硬質玻璃管和固體總質量為52.24g。經進一步測定得知參加反應的氧元素質量為0.96g 。從而確認該反應的氣體產物是C02和CO 的混合物,理由是 。根據數據處理結果判斷,反應產生的氣體中n(C02):n(CO)= 。
(5)有同學根據實驗得出的結論,認為應對實驗裝置進一步完善,你認為應作如何改進?
1.(16分)
(1)①洗去油污(1分);③在②的濾液中加入稍過量的洗滌過的廢鐵屑,充分反應后過濾(1分);④將③的濾渣溶入足量的稀硫酸中,過濾,濾液保留待用(1分);(2)⑤、③(1分),將溶液加熱到
(3)否(1分),普通自來水中含Cl―,使Ag+被沉淀(1分)。 (共2分)
(4)Fe+2Ag+
Fe2++2Ag,Fe2O3+6H+ 2Fe3++3H2O,Fe+2Fe3+ 3Fe2+,
Fe+2H+ Fe2++H2↑
(各1分,共4分)
(5)抑制Fe2+的水解,防止Fe2+被氧化 (2分)
2.(10分)(1)MnO2, NaOH溶液 (各1分) (共2分)
(2)2NaOH+Cl2==== NaCl+NaClO+H2O (2分)
(3)①不能(1分),HCl氣體進入C中,消耗NaOH, 降低NaClO的純度。(2分)(共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