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Ⅰ、(1)若燒杯中溶液為稀硫酸,則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負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燒杯中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則負極為________(填Mg或Al),總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由Al、Cu、濃硝酸組成原電池,其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Ⅲ、(1)甲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具有開發和應用的廣闊前景,工業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應來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
分析該反應并回答下列問題:下列各項中,不能夠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恒溫、恒容條件下,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b.一定條件下,CH3OH分解的速率和CH3OH生成的速率相等
c.一定條件下,CO、H2和CH3OH的濃度保持不變
d.一定條件下,單位時間內消耗2 mol H2,同時生成1 mol CH3OH
(2)2009年10月,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在甲醇燃料電池技術方面獲得新突破,組裝出了自呼吸電池及主動式電堆。甲醇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
①該電池工作時,b口通入的物質為________________,
c口通入的物質為________________。
②該電池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
③工作一段時間后,當6.4 g甲醇完全反應生成CO2時,
有______________NA個電子轉移。
c(CH3OH)c(H2O) |
c(CO2)c3(H2) |
c(CH3OH)c(H2O) |
c(CO2)c3(H2) |
(1)M由兩種短周期元素組成,每個M分子含有18個電子,其分子球棍模型如圖所示。測得M的摩爾質量為32g/mol。畫出編號為2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
(2)已知1.0mol·L—1NaHSO3溶液的pH為3.5,加入氯水,振蕩后溶液pH迅速降低。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3)在常溫常壓和光照條件下,N2在催化劑(TiO2)表面與H2O反應,生成1molNH3和O2時的能量變化值為382.5kJ,達到平衡后此反應NH3生成量與溫度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T/K |
303 |
313 |
323 |
NH3生成量/(10—1mol) |
4.3 |
5.9 |
6.0 |
(4)在溶液中,一定濃度的NH4+能溶解部分Mg(OH)2固體,反應如下:
2NH4+(aq) + Mg(OH)2(s)
Mg2+(aq)
+2NH3·H2O(aq)
寫出上述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探究Mg2+與NH3·H2O反應形成沉淀的情況,設計如下兩組實驗
實驗① |
等體積1 mol/L氨水和0.1 mol/L MgCl2溶液混合 |
生成白色沉淀 |
實驗② |
等體積0.1 mol/L氨水和1 mol/L MgCl2溶液混合 |
無現象 |
請分析實驗①、②產生不同現象的原因: 。
(5)在室溫下,化學反應I—(aq)+ ClO—(aq) = IO—(aq) + Cl—(aq)的反應物初始濃度、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初始濃度及初始速率間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實驗編號 |
I—的初始濃度 (mol·L—1) |
ClO—的初始濃度 (mol·L—1) |
OH—的初始濃度 (mol·L—1) |
初始速率v (mol·L—1· s—1) |
1 |
2 × 10—3 |
1.5 × 10—3 |
1.00 |
1.8 × 10—4 |
2 |
a |
1.5 × 10—3 |
1.00 |
3.6 × 10—4 |
3 |
2 × 10—3 |
3 × 10—3 |
2.00 |
1.8 × 10—4 |
4 |
4 × 10—3 |
3 × 10—3 |
1.00 |
7.2 × 10—4 |
已知表中初始反應速率與有關離子濃度關系可以表示為v= k [I—]1 [ClO—]b [OH—]c(溫度一定時,k為常數)。
①設計實驗2和實驗4的目的是 ;
②若實驗編號4的其它濃度不變,僅將溶液的酸堿值變更為pH = 13,反應的初始速率v= 。
(1)M由兩種短周期元素組成,每個M分子含有18個電子,其分子球棍模型如圖所示。測得M的摩爾質量為32g/mol。畫出編號為2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
(2)已知1.0mol·L—1NaHSO3溶液的pH為3.5,加入氯水,振蕩后溶液pH迅速降低。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3)在常溫常壓和光照條件下,N2在催化劑(TiO2)表面與H2O反應,生成1molNH3和O2時的能量變化值為382.5kJ,達到平衡后此反應NH3生成量與溫度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T/K | 303 | 313 | 323 |
NH3生成量/(10—1mol) | 4.3 | 5.9 | 6.0 |
實驗① | 等體積1 mol/L氨水和0.1 mol/L MgCl2溶液混合 | 生成白色沉淀 |
實驗② | 等體積0.1 mol/L氨水和1 mol/L MgCl2溶液混合 | 無現象 |
實驗編號 | I—的初始濃度 (mol·L—1) | ClO—的初始濃度 (mol·L—1) | OH—的初始濃度 (mol·L—1) | 初始速率v (mol·L—1· s—1) |
1 | 2 × 10—3 | 1.5 × 10—3 | 1.00 | 1.8 × 10—4 |
2 | a | 1.5 × 10—3 | 1.00 | 3.6 × 10—4 |
3 | 2 × 10—3 | 3 × 10—3 | 2.00 | 1.8 × 10—4 |
4 | 4 × 10—3 | 3 × 10—3 | 1.00 | 7.2 × 10—4 |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