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圖為我國某特大城市人口密度、土地價格、交通通達度、夏季平均氣溫變化圖。讀圖回答3~4題。
3.圖中四條曲線,表示人口密度變化的是( )
A.a曲線 B.b曲線
C.c曲線 D.d曲線
4.b曲線在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出現高值的原因可能是( )
A.距離市中心最近
B.位于市內兩條主干道交會處
C.交通通達度最好
D.該處人口最稠密
該圖為我國長三角地區某城市人口密度、土地價格、交通通達度、夏季平均氣溫變化圖,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四條曲線中,表示夏季平均氣溫變化的是( )
A.a曲線 B.b曲線 C.c曲線 D.d曲線
2.b曲線在距市中心2千米附近出現高值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距城市中心最近 B.市內兩條交通干線交匯處
C.交通通達度最好 D.該處入口最稠密
讀圖表回答問題。
1. 圖中各省級行政區中,糧食產量最高的有 、 (填省區簡稱)、川和蘇。
2. 農業土地生產潛力(百千克/公頃)是由光、熱、水、養分四因子共同決定的。我國全年土地生產潛力的分布規律是 。
3. 比較圖1中A、B兩省全年土地生產潛力的差異,并分析原因。
比較A、B兩省糧食生產的差異,并分析原因。
4. 近年來,在C省出現了大批速凍食品生產廠,產品銷往全國。試分析在C省發展這類企業的有利條件:
5. 試分析在圖2中D地區土地生產潛力由東向西變化大的原因:
項目/作物 | 花卉 | 蔬菜 | 稻米 | 甘蔗 |
市場價格(元/千克) | 5 | 3 | 2 | 1 |
生產成本(元/千克) | 2.5 | 2 | O.8 | O.4 |
運費率(元/千克?千米) | 0.5 | 0.3 | O.01 | O.01 |
單位面積產量(千克) | 20 | 15 | 4 | 10 |
6. 右表為四種農產品產銷資料,假若該地區地勢平坦,可以種植花卉、蔬菜、稻米、甘蔗等農作物,其產品全部供應其附近的中心城市。
(1)影響該地區上述農作物種植比重的決定性因素是 。
(2)該地區可能位于我國的(多項選擇)
A.三江平原 B.渭河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3)如果該地距離中心城市為1千米,則從經濟效益看,最適宜種植哪兩種作物
A.花卉和蔬菜 B.蔬菜和稻米 C.稻米和甘蔗 D.甘蔗和花卉
甲、乙、丙為我國30°N緯度附近三個省級行政中心城市,閱讀城市位置,海拔、氣候、土地利用、農作物等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城市 | 甲 | 乙 | 丙 |
位置 | 91°E,30N° | 104°E,31°N | 120°E,30.2°N |
海拔(米) | 3658 | 505 | 7 |
年太陽總輻射量(千卡/厘米2·年) | 202.4 | 88.5 | 112.3 |
年日照時數(小時) | |||
年平均氣溫(℃) | 7.5 | 16.3 | 16.1 |
7月平均氣溫(℃) | 14.9 | 25.8 | 28.7 |
1月平均氣溫(℃) | |||
干濕地區 | 半干旱區 | 濕潤區 | 濕潤區 |
年均降水量(mm) | |||
所在農業區主要農作物 |
(1)根據表內已提供的地理信息及地理環境中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關系進行分析,將下列各項目資料中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表內相應的空格中。
[年日照時數] A. 1239.2 B. 1970.5 C. 3005.3
[1月平均氣溫] A. -2.3 B.3.6 C. 5.6
[年均降水量] A. 453.9 B.976 D.1400.7
[主要農作物] A.水稻、甘蔗等 B.青稞、油菜等 D.水稻、茶葉等
(2)甲城市有“日光城”之稱,其所在地區太陽輻射強烈,但又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地區,簡析其主要成因。
(3)乙城市所在省為我國水能大省,也是國家“西電東送”工程重要電能輸出地區,水電開發的風潮已席卷該省的大小河流,簡析該省成為水能大省的主要原因。
(4)丙城市所在地區工業發達,簡析該城市發展工業主要有利的社會經濟條件。
(5)下圖為我國四條經緯線上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
①甲、乙、丙三城市中_____________城市距這4幅圖中的圖_____________的地形剖面線最近。
②甲城市所在經線與圖1剖面共同經過的地形區是____________,該地形區內具有全國意義的能源資源是__________。
③圖2、圖3兩剖面交匯處所在地形區為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___地貌區,發育成該地貌的巖石名稱是_____________巖。
一、選擇題(共35題,每小題2分,共70分)
l~5 BDBCD 6―10 BAACD 11~15 CDDAA
16~20 CADCC
31~35 DDDBA
二、讀圖分析題(共30分)
36、答案:(1)A春小麥B玉米c冬小麥(3分)
(2)甲:商品谷物農業(1分) .特點:大規模機械化生產,商品率高(2分)
乙:混合農業(1分) 特點:農場內形成良性生態系統(1分)合理高效
的農事安排(1分)靈活應對市場變化(1分)
(3)D(1分) 水資源短缺(1分) 位于大分水嶺的背風坡,降水較少
(1分)
(4)珠江三角洲(1分)
37.答案:(1)臨近鐵礦,煤礦,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勞動力豐富;農業
基礎好(任答2條,共4分)
(2)C(2分)
(3)冬季盛行西北風,把A、B兩地大量酸性氣體輸往C、D兩地(2分);冬季A、
B兩地降水少,酸雨危害較輕,C、D兩地氣候海洋性顯著,冬季降水相對較多,酸
雨危害較重。(2分)(共4分)
(4)太平洋沿岸(1分) 瀨戶內海沿岸(1分)
原因:接近消費市場;利用廉價勞動力;轉移環境污染(任答2條,共4分)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