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圖是某地等溫線分布,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面試題:
3.圖中P、Q、R三點氣溫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確的是
A.RPQ B.QRP C.QPR D. PRQ
4.造成Q處附近等溫線彎曲的原因,除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之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緯度 C.洋流 D.太陽輻射
5.某科研小組的一架飛行器于當地時間8:30(正好日出)由甲地沿緯線向東飛行,降落乙地時恰好日落,該飛行器平均飛行速度是
A.475千米/小時 B.1110千米/小時 C.2220千米/小時 D.833千米/小時
6.圖中Q所在地區與其他國家同類農業地域類型比較,商品量更大,商品率更高主要原因是
A.地形、氣候 B.水源、土壤 C.人均耕地、技術 D.市場、政策
下圖是某地等溫線分布,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4題:
1.圖中P、Q、R三點氣溫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確的是
A.RPQ B.QRP C.QPR D. PRQ
2.造成Q處附近等溫線彎曲的原因,除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之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緯度 C.洋流 D.太陽輻射
3.某科研小組的一架飛行器于當地時間8:30(正好日出)由甲地沿緯線向東飛行,降落乙地時恰好日落,該飛行器平均飛行速度是
A.475千米/小時 B.1110千米/小時 C.2220千米/小時 D.833千米/小時
4.
![]() |
A.地形、氣候 B.水源、土壤 C.人均耕地、技術 D.市場、政策
中國與印度是傳統的農業大國,兩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在國民經濟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卮鹣铝袉栴}:
(1)讀“中印某農作物的主要分布區圖”,說出A、B兩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并簡述形成該農業地域類型共同的區位條件。(8分)
(2)自1978年起到21世紀初,中印兩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2001年中國農業增加值達到14610億元,比1978年實際增長了1.85倍;全國鄉鎮企業增加值達到29356億元,比1978年增長近140倍。中國的糧棉產量居世界首位。
印度自60到80年代相繼進行了“綠色革命”(種植業)、“白色革命”(牛奶生產合作)、“藍色革命”(水產養殖業)。1994年印度用于農業研究的經費占GDP的比重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印度農業科技信息系統為農戶提供網絡交易平臺及種植技術等各種信息。今天的印度已經從一個嚴重缺糧的國家實現了糧食的基本自給。
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與印度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12分)
閱讀下列圖文資料,結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一個由1萬多只黃色橡皮玩具鴨組成的“鴨子艦隊”在海上漂流15年后,正向英國行進,預計今年夏季將抵達英國海岸。如圖所示:
1.“鴨子艦隊”向北一支,經過了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___________海峽。介于兩大洲之間的海峽還有(單項選擇)( )
A.德雷克海峽、土耳其海峽 B.直布羅陀海峽、馬六甲海峽
C.曼德海峽、霍爾木茲海峽 D.丹麥海峽、麥哲倫海峽
2.“鴨子艦隊”向南一支,到達南美洲,該洲有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_____________,近些年來,該河流域某些地區降水量減少(約減20%),但流入江河的地表徑流反而增加,試解釋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美洲重要的糧食出口國是__________ ,該國最主要的農牧業區是___________草原,該國的農產品出口到埃及,最短的海上運輸線經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洋、海域、海峽或運河名稱)。
3.“鴨子艦隊”往北一支經過北冰洋,到達北美洲, ______________山脈是北美洲氣候的重要分界線和河流的重要分水嶺。墨西哥是發展中國家的主要工業國,該國初步形成了以________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墨西哥以南是中美洲,其三大出口經濟作物是棉花、香蕉和________。北美洲的最南端是巴拿馬,巴拿馬政府決議投資52.5億美元進行運河擴建,將于2007年至2008年期間動工,工期為7至8年。試分析巴拿馬運河擴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鴨子艦隊”無意中為科學家繪制洋流圖提供了幫助,下列寒流中,對大陸沿岸荒漠的形成都起重要作用的一組是(多項選擇)( )
A.拉布拉多寒流、加那利寒流、千島寒流 B.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秘魯寒流
C.千島寒流、加利福尼亞寒流、秘魯寒流 D.西澳大利亞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