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偶氮苯是橙紅色晶體,溶于乙醇,微溶于水,廣泛應用于染料制造和橡膠工業,以硝基苯、鎂粉和甲醇為原料制備偶氮苯的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在反應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硝基苯、甲醇和一小粒碘,裝上冷凝管,加入少量鎂粉,立即發生反應。
步驟2:等大部分鎂粉反應完全后,再加入鎂粉,反應繼續進行,等鎂粉完全反應后,加熱回流30 min。
步驟3:將所得液體趁熱倒入冰水中,并不斷攪拌,用冰醋酸小心中和至pH為4~5,析出橙紅色固體,過濾,用少量冰水洗滌。
步驟4:用95%的乙醇重結晶。
(1)步驟1中反應不需要加熱就能劇烈進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鎂粉分兩次加入而不是一次性全部加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3中析出固體用冰水洗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要回收甲醇,實驗所需的玻璃儀器除冷凝管、酒精燈、牛角管(應接管)和錐形瓶外還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0.1 g偶氮苯,溶于5 mL左右的苯中,將溶液分成兩等份,分別裝于兩個試管中,其中一個試管用黑紙包好放在陰暗處,另一個則放在陽光下照射。用毛細管各取上述兩試管中的溶液點在距離濾紙條末端1 cm處,再將濾紙條末端浸入裝有1∶3的苯環己烷溶液的容器中,實驗操作及現象如下圖所示:
①實驗中分離物質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法。
②由實驗結果可知:________________;利用該方法可以提純反式偶氮苯。
紅釩鈉(重鉻酸鈉:Na2Cr2O7·2H2O,橙紅色晶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業鉻鐵礦(FeO·Cr2O3,含少量Al2O3和SiO2)按以下過程來制取紅釩鈉.
(1)步驟Ⅰ的反應有:4FeO·Cr2O3+8Na2CO3+7O2=2Fe2O3+8Na2CrO4+8CO2,生成1 mol Na2CrO4轉移的電子數為________mol;原料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________
A.分解產生CaO,與某些雜質反應形成爐渣
B.分解時放出大量熱量,提高煅燒溫度
C.分解產生CO2從下而上穿過,使得爐料翻滾,加快原料的煅燒氧化
(2)浸取液中含有鋁和硅的化合物,步驟Ⅲ過濾前要用稀H2SO4將浸取液的pH調至7~________
(3)步驟Ⅳ反應為:2CrO42-+2H+=Cr2O72-+H2O,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________
下圖是Na2Cr2O7·2H2O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線:
(4)據此,步驟Ⅴ操作的方法是:將IV所得溶液________(填操作),趁熱過濾得到的晶體是________(填化學式);然后將所得溶液________(填操作),得到的晶體是________.
已知亞甲基藍其氧化型呈藍色,還原型呈無色,其轉化關系式為:氧化型(藍色)+ne-還原型(無色),奇妙的“藍瓶子”實驗就是利用上述原理,其裝置如圖1。
圖1 圖2
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用圖1裝置進行下述實驗:
①在250 mL錐形瓶中,依次加入2 g NaOH、100 mL H2O和2 g葡萄糖,攪拌溶解后,再加入3~5滴0.2%的亞甲基藍溶液,振蕩混合液呈藍色;
②塞緊橡皮塞,關閉活塞a、b,靜置,溶液變為無色;
③打開活塞、振蕩,溶液又變為藍色;
④關閉活塞、靜置,溶液又變為無色;
⑤以上步驟③④可重復多次。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塞緊圖1中錐形瓶塞,并打開導管活塞a、b,從____________導管口(填“左”或“右”)通入足量氦氣后,再關閉活塞a、b并振蕩,溶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由無色變為藍色。
(2)如圖2所示:某學生將起初配得的藍色溶液分裝在A、B兩支試管中,A試管充滿溶液,B中有少量溶液,塞上橡皮塞靜置片刻,兩溶液均顯無色。若再同時振蕩A、B試管,溶液顯藍色的是_________試管。
(3)上述轉化過程中葡萄糖的作用是_________,亞甲基藍的作用是_________。
(4)上述實驗中葡萄糖也可用鮮橙汁(其中含豐富維生素C)代替,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該實驗中③④操作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無限次重復進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