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c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文,完成小題(20分)
“上海發布”一開即紅的啟示
①2011年11月28日8時40分,“上海發布”在新浪網、騰訊網、東方網、新民網同時上線?!吧虾0l布”作為國上海市政府新聞微博平臺,開通以來,廣受關注。僅短短十余日,在各個網站上的“粉絲”數量就突破了100萬個,實現了一開即紅。
②值得人們思考的是,為什么同是政務微博,“上海發布”能一開即紅,而其他不少政務微博開通以后,卻存在發言甚少更無互動的情況,遭到“形式化”的指責?
③分析個中原因,恐怕還在于一些政務微博開通以后,由于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不牢,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開通之前 沒有明確的打算、 沒做充分的準備,只是為趕時髦, 政務微博上線以后,要么只有“一家言”,沒有互動,要么脫離民眾,搞形式,群眾不滿意,最終就只有“關門大吉”了。
④而“上海發布”力爭將政務微博打造成為新時期群眾工作的重要平臺。為此,“上海發布”以傳遞權威政務信息為己任,把上海已有政務機構微博整合在一起,并推動更多政務機構加入,正式成為上海市委、市政委密切聯系群眾的又一新渠道。“上海發布”更以準確、及時提供百姓所需的各類生活資訊為特色,重要板塊幾乎都被民生話題占據。從路況交通信息到地鐵客流情況,各種民生信息可謂包羅萬象。尤其在與網民的高度互動方面,“上海發布”已經成為政務微博的表率。比如從應網友要求發布“每周菜價”,到從善如流天天報菜價,再到在“卷心菜”事件中扮演的“與菜有緣”角色,無不贏得百姓稱贊。
⑤“上海發布”一開即紅啟示我們,主要尊重民意,傾聽民意,順應民意,我們就一定可以把要做的事做好。從這個意義上看,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鑒和效仿的范本,
(摘自東方網,有改動)
1.文中“一開即紅”的“紅”可用“ ”替代,意思不變。(2分)
2.第③段空格處應分別填入的詞語是( )(3分)
A.既也所以 | B.因又而且 |
C.雖又因此 | D.也更但是 |
3.第④段分析了“上海發布”一開即紅的三方面原因,分別是:(6分)
(1) ;(2) ;(3) 。
4.本文的主旨是( )(3分)
A.批評脫離民眾,搞形式化。 |
B.揭示了“上海發布”一開即紅的原因。 |
C.倡導尊重民意,傾聽民意,順應民意。 |
D.“上海發布”值得借鑒和效仿。 |
5.下面是在“上海發布”中搜索到的關“2011年上海義務教育寫字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的三條微博,請按要求答題。(6分)
星媽心語:今天毛參加學校寫字等級考試。雖說他在幼兒園畢業時已經考出了上海書法協會毛筆字五級了。但是,我怎么也不明白,上學了,輪到正兒八經地寫字了,他咋就寫不好呢?怎么還要在考試時扣書寫分呢?毛最后自己總結了:我發現書法字寫得好的同學,鋼筆字寫不好……歪理!關鍵是態度不端正!
12月2日16:54 來自 新浪微博
米糯的遐想:移動電視在放上海學生首次參加寫字等級考試的新聞,不僅要考硬筆,還要考毛筆,成績還要計入什么手冊,作為什么升學參考,看到這里,車上背書包的一個小男孩兒頓時哭了出來……
12月4日15:55 來自 新浪微博
零度冰吻一葉之戀:我感覺寫字等級考試是在回復我們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沒有什么值得驚訝的我舉雙手贊成,一個堂堂的中華民族把考英語當成一種習慣,這才是我們中國語言的恥辱!
12月4日14:28 來自 新浪微博
(1)“星媽心語”的主要觀點是: 。(2分)
(2)“米糯的遐想”隱含的看法是: 。(2分)
(2)“零度冰吻一葉之戀”是針對社會上的什么現象有感而發的?(2分)
科目:c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A.既也所以 | B.因又而且 |
C.雖又因此 | D.也更但是 |
A.批評脫離民眾,搞形式化。 |
B.揭示了“上海發布”一開即紅的原因。 |
C.倡導尊重民意,傾聽民意,順應民意。 |
D.“上海發布”值得借鑒和效仿。 |
科目:czyw 來源:2011-2012學年上海市盧灣區初三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測試語文試卷 題型: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小題(20分)
“上海發布”一開即紅的啟示
①2011年11月28日8時40分,“上海發布”在新浪網、騰訊網、東方網、新民網同時上線。“上海發布”作為國上海市政府新聞微博平臺,開通以來,廣受關注。僅短短十余日,在各個網站上的“粉絲”數量就突破了100萬個,實現了一開即紅。
②值得人們思考的是,為什么同是政務微博,“上海發布”能一開即紅,而其他不少政務微博開通以后,卻存在發言甚少更無互動的情況,遭到“形式化”的指責?
③分析個中原因,恐怕還在于一些政務微博開通以后,由于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不牢,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開通之前 沒有明確的打算、 沒做充分的準備,只是為趕時髦, 政務微博上線以后,要么只有“一家言”,沒有互動,要么脫離民眾,搞形式,群眾不滿意,最終就只有“關門大吉”了。
④而“上海發布”力爭將政務微博打造成為新時期群眾工作的重要平臺。為此,“上海發布”以傳遞權威政務信息為己任,把上海已有政務機構微博整合在一起,并推動更多政務機構加入,正式成為上海市委、市政委密切聯系群眾的又一新渠道。“上海發布”更以準確、及時提供百姓所需的各類生活資訊為特色,重要板塊幾乎都被民生話題占據。從路況交通信息到地鐵客流情況,各種民生信息可謂包羅萬象。尤其在與網民的高度互動方面,“上海發布”已經成為政務微博的表率。比如從應網友要求發布“每周菜價”,到從善如流天天報菜價,再到在“卷心菜”事件中扮演的“與菜有緣”角色,無不贏得百姓稱贊。
⑤“上海發布”一開即紅啟示我們,主要尊重民意,傾聽民意,順應民意,我們就一定可以把要做的事做好。從這個意義上看,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鑒和效仿的范本,
(摘自東方網,有改動)
【小題1】文中“一開即紅”的“紅”可用“ ”替代,意思不變。(2分)
【小題2】第③段空格處應分別填入的詞語是( )(3分)
A.既也所以 | B.因又而且 |
C.雖又因此 | D.也更但是 |
A.批評脫離民眾,搞形式化。 |
B.揭示了“上海發布”一開即紅的原因。 |
C.倡導尊重民意,傾聽民意,順應民意。 |
D.“上海發布”值得借鑒和效仿。 |
科目:czyw 來源:2012屆上海市盧灣區初三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測試語文試卷 題型: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小題(20分)
“上海發布”一開即紅的啟示
①2011年11月28日8時40分,“上海發布”在新浪網、騰訊網、東方網、新民網同時上線。“上海發布”作為國上海市政府新聞微博平臺,開通以來,廣受關注。僅短短十余日,在各個網站上的“粉絲”數量就突破了100萬個,實現了一開即紅。
②值得人們思考的是,為什么同是政務微博,“上海發布”能一開即紅,而其他不少政務微博開通以后,卻存在發言甚少更無互動的情況,遭到“形式化”的指責?
③分析個中原因,恐怕還在于一些政務微博開通以后,由于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不牢,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開通之前 沒有明確的打算、 沒做充分的準備,只是為趕時髦, 政務微博上線以后,要么只有“一家言”,沒有互動,要么脫離民眾,搞形式,群眾不滿意,最終就只有“關門大吉”了。
④而“上海發布”力爭將政務微博打造成為新時期群眾工作的重要平臺。為此,“上海發布”以傳遞權威政務信息為己任,把上海已有政務機構微博整合在一起,并推動更多政務機構加入,正式成為上海市委、市政委密切聯系群眾的又一新渠道。“上海發布”更以準確、及時提供百姓所需的各類生活資訊為特色,重要板塊幾乎都被民生話題占據。從路況交通信息到地鐵客流情況,各種民生信息可謂包羅萬象。尤其在與網民的高度互動方面,“上海發布”已經成為政務微博的表率。比如從應網友要求發布“每周菜價”,到從善如流天天報菜價,再到在“卷心菜”事件中扮演的“與菜有緣”角色,無不贏得百姓稱贊。
⑤“上海發布”一開即紅啟示我們,主要尊重民意,傾聽民意,順應民意,我們就一定可以把要做的事做好。從這個意義上看,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鑒和效仿的范本,
(摘自東方網,有改動)
1.文中“一開即紅”的“紅”可用“ ”替代,意思不變。(2分)
2.第③段空格處應分別填入的詞語是( )(3分)
A.既也所以 |
B.因又而且 |
C.雖又因此 |
D.也更但是 |
3.第④段分析了“上海發布”一開即紅的三方面原因,分別是:(6分)
(1) ;(2) ;(3) 。
4.本文的主旨是( )(3分)
A.批評脫離民眾,搞形式化。 |
B.揭示了“上海發布”一開即紅的原因。 |
C.倡導尊重民意,傾聽民意,順應民意。 |
D.“上海發布”值得借鑒和效仿。 |
5.下面是在“上海發布”中搜索到的關“2011年上海義務教育寫字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的三條微博,請按要求答題。(6分)
星媽心語:今天毛參加學校寫字等級考試。雖說他在幼兒園畢業時已經考出了上海書法協會毛筆字五級了。但是,我怎么也不明白,上學了,輪到正兒八經地寫字了,他咋就寫不好呢?怎么還要在考試時扣書寫分呢?毛最后自己總結了:我發現書法字寫得好的同學,鋼筆字寫不好……歪理!關鍵是態度不端正!
12月2日16:54 來自 新浪微博
米糯的遐想:移動電視在放上海學生首次參加寫字等級考試的新聞,不僅要考硬筆,還要考毛筆,成績還要計入什么手冊,作為什么升學參考,看到這里,車上背書包的一個小男孩兒頓時哭了出來……
12月4日15:55 來自 新浪微博
零度冰吻一葉之戀:我感覺寫字等級考試是在回復我們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沒有什么值得驚訝的我舉雙手贊成,一個堂堂的中華民族把考英語當成一種習慣,這才是我們中國語言的恥辱!
12月4日14:28 來自 新浪微博
(1)“星媽心語”的主要觀點是: 。(2分)
(2)“米糯的遐想”隱含的看法是: 。(2分)
(2)“零度冰吻一葉之戀”是針對社會上的什么現象有感而發的?(2分)
科目:czyw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既也所以 | B.因又而且 |
C.雖又因此 | D.也更但是 |
A.批評脫離民眾,搞形式化。 |
B.揭示了“上海發布”一開即紅的原因。 |
C.倡導尊重民意,傾聽民意,順應民意。 |
D.“上海發布”值得借鑒和效仿。 |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詩意地棲居
張曉惠
我是個疏于跑街的人,可一日上街卻驚異地發現,小城那古巷密集的一塊地方已夷為平地。昔日那擠擠挨挨的老房子、古民居已成了碎磚瓦礫,還有數十處斷墻頹垣。那幾條有著很好聽很書卷氣很古雅名字的小巷將她蒼白破敗的面龐無奈地向著夏日的艷陽。(1)
曾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尋訪、叩問過小巷。這些三、四米寬的小巷,縱橫交錯如網絡,幽靜深邃若清谷。是清磚是黛瓦是粉墻,有黑黑亮亮寫滿滄桑的舊式木排門,有斑駁如枚枚古錢暗綠色的苔蘚,還有不知經歷了多少朝代黃了又青、青了又黃卻仍在小院墻頭上在四季風雨中搖曳出一派裊娜的城市中已罕見的狗尾巴草。那曾經在小院內向外探出那滿面明媚粉紅的老桃樹呢?那曾經吸引著無數孩子目光到夏日就結滿了橙黃橙黃果兒的大杏樹呢?那排列整齊、紋理清晰有如圖書館書列的小巷墻壁上那密密的小青磚呢?撫摸著他們曾經想,若是這秦磚漢瓦有記憶的話,怕是會講出若干鮮明詭譎的過往人事,隨便抽出一冊泛黃的線裝書,怕也寫滿了唐詩宋詞吧!這座小城畢竟是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呢。在有月亮或是沒有月亮布滿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進了千百年的歷史走進了悠悠的歲月。(2)
小時候,住在機關大院宿舍的我們是多么地欽羨住在這些小巷中的同學們啊,每家有院子,院子里有天井有大樹。我有一個女同學家中甚至是三進的院落,足夠我們捉迷藏打游擊了。到了端午、七夕、中秋這些節日,小巷深院就更呈出現她的誘人風情:垂在門邊上的是綠綠的苦艾,飄在門楣上的是紅紅的帶穗的喜迎,粽子的清香在風中送出老遠,院子里的小方桌上還有面捏的小白兔是紅豆做的眼睛,還有炸得金黃黃的藕餅肥碩碩的老菱……(3)
而這一切都成了“曾經”,我的眼前是一塊空地,那顯現或隱藏著小城歷史的磚瓦墻壁盡管破碎卻帶著兩千年的記憶緘默不語,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那兒正在將哪家大院拆下來的門窗,那雕梁畫棟的木片木條論斤處理。一舊句涌上心頭:斷碣殘碑,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可這兒連半點“漁火”也未曾留下,風乍起,這秋霜再也找不到它多年的棲身之所了。還有秋雁春燕。(4分)
誠然,時代在前進,日子是向前走的,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問了幾個人,都說是古巷這塊要進行舊城改造,造成何樣不得而知。(5)
不得而知。海得格爾呼吁的“詩意地棲居”又頑固地盤桓在心頭,想想這么一座始于西漢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小城,曾經走過范仲淹、行過施耐庵腳步的古巷,回蕩著唐詩宋詞吟哦聲的這塊土地,都是清一色的鋼筋水泥火柴盒了——小巷樹影婆娑間的月色與陽臺上那一覽無余的月光畢竟有著不一樣的質感。沒有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之類的意境,即使都是三星、四星級的賓館,活著也少了許多的韻味。(6)
現代華麗是美,古樸典雅也是美。改造與發展是為了讓人們過上更好的日子,然而,好日子又不該僅僅是物質享受復制式的進步,從一定意義上講精神和文化在人類歷史進步的長河中更為重要。我是多么衷心地期望著古典與新潮在我熱愛的這塊土地上的融合,期盼著歷史與人文有機地嬗遞與鏈接——哪怕是留一條秦磚漢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韻味的住宅,這方面不乏成功的范例。讓古巷的清麗月色與廣場的七彩霓虹高樓的泛光燈火交相輝映,讓五千年文明古國文化的芳香在我們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飄逸,讓生活在電腦網絡、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們仍然可以看見星空月色聽得春雨的淅瀝嗅得冬雪的甘甜。擁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感受歷史、傳統和古典的優美,才能在享有現代物質生活的同時在精神的家園中“詩意地棲居”。(7)
1.第二節中,作者為什么說“在有月亮或是沒有月亮布滿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進了千百年的歷史走進了悠悠的歲月”?
答:
2.寫出劃線詞語在文中的含義及蘊涵的情感。
不得而知:
復制:
3.“詩意地棲居”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以此為題目有何作用?
答:
4.下面對這篇文章的分析與理解錯誤的兩項是( )
A.本文對城市改造中,把古巷夷為平地的作法表現出了不滿,無奈,對古巷充滿了無限的懷念;對清一色的鋼筋水泥建筑持否定的態度。
B.“而這一切都成了‘曾經’”,意思是說,作者曾經在小雨中尋訪、叩問過小巷,現在“我的眼前是一塊空地”,再也見不到小巷了。在結構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C.在第(3)節中作者回憶小時候的往事及情景,是為了表現自己對小巷的懷念和依戀,以此來表達對小巷的紀念。
D.作者認為“哪怕是留一條秦磚漢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韻味的住宅”,現代人就能“詩意地棲居”。
E.這篇散文關注生活,針砭時弊,充滿人文關懷。描寫充滿詩意,敘述要言不繁,結構緊湊,語言多用長句,表現出較強的邏輯性。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詩意地棲居
張曉惠
我是個疏于跑街的人,可一日上街卻驚異地發現,小城那古巷密集的一塊地方已夷為平地。昔日那擠擠挨挨的老房子、古民居已成了碎磚瓦礫,還有數十處斷墻頹垣。那幾條有著很好聽很書卷氣很古雅名字的小巷將她蒼白破敗的面龐無奈地向著夏日的艷陽。(1)
曾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尋訪、叩問過小巷。這些三、四米寬的小巷,縱橫交錯如網絡,幽靜深邃若清谷。是清磚是黛瓦是粉墻,有黑黑亮亮寫滿滄桑的舊式木排門,有斑駁如枚枚古錢暗綠色的苔蘚,還有不知經歷了多少朝代黃了又青、青了又黃卻仍在小院墻頭上在四季風雨中搖曳出一派裊娜的城市中已罕見的狗尾巴草。那曾經在小院內向外探出那滿面明媚粉紅的老桃樹呢?那曾經吸引著無數孩子目光到夏日就結滿了橙黃橙黃果兒的大杏樹呢?那排列整齊、紋理清晰有如圖書館書列的小巷墻壁上那密密的小青磚呢?撫摸著他們曾經想,若是這秦磚漢瓦有記憶的話,怕是會講出若干鮮明詭譎的過往人事,隨便抽出一冊泛黃的線裝書,怕也寫滿了唐詩宋詞吧!這座小城畢竟是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呢。在有月亮或是沒有月亮布滿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進了千百年的歷史走進了悠悠的歲月。(2)
小時候,住在機關大院宿舍的我們是多么地欽羨住在這些小巷中的同學們啊,每家有院子,院子里有天井有大樹。我有一個女同學家中甚至是三進的院落,足夠我們捉迷藏打游擊了。到了端午、七夕、中秋這些節日,小巷深院就更呈出現她的誘人風情:垂在門邊上的是綠綠的苦艾,飄在門楣上的是紅紅的帶穗的喜迎,粽子的清香在風中送出老遠,院子里的小方桌上還有面捏的小白兔是紅豆做的眼睛,還有炸得金黃黃的藕餅肥碩碩的老菱……(3)
而這一切都成了“曾經”,我的眼前是一塊空地,那顯現或隱藏著小城歷史的磚瓦墻壁盡管破碎卻帶著兩千年的記憶緘默不語,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那兒正在將哪家大院拆下來的門窗,那雕梁畫棟的木片木條論斤處理。一舊句涌上心頭:斷碣殘碑,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可這兒連半點“漁火”也未曾留下,風乍起,這秋霜再也找不到它多年的棲身之所了。還有秋雁春燕。(4分)
誠然,時代在前進,日子是向前走的,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問了幾個人,都說是古巷這塊要進行舊城改造,造成何樣不得而知。(5)
不得而知。海得格爾呼吁的“詩意地棲居”又頑固地盤桓在心頭,想想這么一座始于西漢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小城,曾經走過范仲淹、行過施耐庵腳步的古巷,回蕩著唐詩宋詞吟哦聲的這塊土地,都是清一色的鋼筋水泥火柴盒了——小巷樹影婆娑間的月色與陽臺上那一覽無余的月光畢竟有著不一樣的質感。沒有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之類的意境,即使都是三星、四星級的賓館,活著也少了許多的韻味。(6)
現代華麗是美,古樸典雅也是美。改造與發展是為了讓人們過上更好的日子,然而,好日子又不該僅僅是物質享受復制式的進步,從一定意義上講精神和文化在人類歷史進步的長河中更為重要。我是多么衷心地期望著古典與新潮在我熱愛的這塊土地上的融合,期盼著歷史與人文有機地嬗遞與鏈接——哪怕是留一條秦磚漢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韻味的住宅,這方面不乏成功的范例。讓古巷的清麗月色與廣場的七彩霓虹高樓的泛光燈火交相輝映,讓五千年文明古國文化的芳香在我們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飄逸,讓生活在電腦網絡、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們仍然可以看見星空月色聽得春雨的淅瀝嗅得冬雪的甘甜。擁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感受歷史、傳統和古典的優美,才能在享有現代物質生活的同時在精神的家園中“詩意地棲居”。(7)
1.第二節中,作者為什么說“在有月亮或是沒有月亮布滿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進了千百年的歷史走進了悠悠的歲月”?
答:
2.寫出劃線詞語在文中的含義及蘊涵的情感。
不得而知:
復制:
3.“詩意地棲居”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以此為題目有何作用?
答:
4.下面對這篇文章的分析與理解錯誤的兩項是( )
A.本文對城市改造中,把古巷夷為平地的作法表現出了不滿,無奈,對古巷充滿了無限的懷念;對清一色的鋼筋水泥建筑持否定的態度。
B.“而這一切都成了‘曾經’”,意思是說,作者曾經在小雨中尋訪、叩問過小巷,現在“我的眼前是一塊空地”,再也見不到小巷了。在結構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C.在第(3)節中作者回憶小時候的往事及情景,是為了表現自己對小巷的懷念和依戀,以此來表達對小巷的紀念。
D.作者認為“哪怕是留一條秦磚漢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韻味的住宅”,現代人就能“詩意地棲居”。
E.這篇散文關注生活,針砭時弊,充滿人文關懷。描寫充滿詩意,敘述要言不繁,結構緊湊,語言多用長句,表現出較強的邏輯性。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詩意地棲居
張曉惠
我是個疏于跑街的人,可一日上街卻驚異地發現,小城那古巷密集的一塊地方已夷為平地。昔日那擠擠挨挨的老房子、古民居已成了碎磚瓦礫,還有數十處斷墻頹垣。那幾條有著很好聽很書卷氣很古雅名字的小巷將她蒼白破敗的面龐無奈地向著夏日的艷陽。(1)
曾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尋訪、叩問過小巷。這些三、四米寬的小巷,縱橫交錯如網絡,幽靜深邃若清谷。是清磚是黛瓦是粉墻,有黑黑亮亮寫滿滄桑的舊式木排門,有斑駁如枚枚古錢暗綠色的苔蘚,還有不知經歷了多少朝代黃了又青、青了又黃卻仍在小院墻頭上在四季風雨中搖曳出一派裊娜的城市中已罕見的狗尾巴草。那曾經在小院內向外探出那滿面明媚粉紅的老桃樹呢?那曾經吸引著無數孩子目光到夏日就結滿了橙黃橙黃果兒的大杏樹呢?那排列整齊、紋理清晰有如圖書館書列的小巷墻壁上那密密的小青磚呢?撫摸著他們曾經想,若是這秦磚漢瓦有記憶的話,怕是會講出若干鮮明詭譎的過往人事,隨便抽出一冊泛黃的線裝書,怕也寫滿了唐詩宋詞吧!這座小城畢竟是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呢。在有月亮或是沒有月亮布滿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進了千百年的歷史走進了悠悠的歲月。(2)
小時候,住在機關大院宿舍的我們是多么地欽羨住在這些小巷中的同學們啊,每家有院子,院子里有天井有大樹。我有一個女同學家中甚至是三進的院落,足夠我們捉迷藏打游擊了。到了端午、七夕、中秋這些節日,小巷深院就更呈出現她的誘人風情:垂在門邊上的是綠綠的苦艾,飄在門楣上的是紅紅的帶穗的喜迎,粽子的清香在風中送出老遠,院子里的小方桌上還有面捏的小白兔是紅豆做的眼睛,還有炸得金黃黃的藕餅肥碩碩的老菱……(3)
而這一切都成了“曾經”,我的眼前是一塊空地,那顯現或隱藏著小城歷史的磚瓦墻壁盡管破碎卻帶著兩千年的記憶緘默不語,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那兒正在將哪家大院拆下來的門窗,那雕梁畫棟的木片木條論斤處理。一舊句涌上心頭:斷碣殘碑,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可這兒連半點“漁火”也未曾留下,風乍起,這秋霜再也找不到它多年的棲身之所了。還有秋雁春燕。(4分)
誠然,時代在前進,日子是向前走的,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問了幾個人,都說是古巷這塊要進行舊城改造,造成何樣不得而知。(5)
不得而知。海得格爾呼吁的“詩意地棲居”又頑固地盤桓在心頭,想想這么一座始于西漢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小城,曾經走過范仲淹、行過施耐庵腳步的古巷,回蕩著唐詩宋詞吟哦聲的這塊土地,都是清一色的鋼筋水泥火柴盒了——小巷樹影婆娑間的月色與陽臺上那一覽無余的月光畢竟有著不一樣的質感。沒有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之類的意境,即使都是三星、四星級的賓館,活著也少了許多的韻味。(6)
現代華麗是美,古樸典雅也是美。改造與發展是為了讓人們過上更好的日子,然而,好日子又不該僅僅是物質享受復制式的進步,從一定意義上講精神和文化在人類歷史進步的長河中更為重要。我是多么衷心地期望著古典與新潮在我熱愛的這塊土地上的融合,期盼著歷史與人文有機地嬗遞與鏈接——哪怕是留一條秦磚漢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韻味的住宅,這方面不乏成功的范例。讓古巷的清麗月色與廣場的七彩霓虹高樓的泛光燈火交相輝映,讓五千年文明古國文化的芳香在我們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飄逸,讓生活在電腦網絡、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們仍然可以看見星空月色聽得春雨的淅瀝嗅得冬雪的甘甜。擁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感受歷史、傳統和古典的優美,才能在享有現代物質生活的同時在精神的家園中“詩意地棲居”。(7)
1.第二節中,作者為什么說“在有月亮或是沒有月亮布滿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進了千百年的歷史走進了悠悠的歲月”?
答:
2.寫出劃線詞語在文中的含義及蘊涵的情感。
不得而知:
復制:
3.“詩意地棲居”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以此為題目有何作用?
答:
4.下面對這篇文章的分析與理解錯誤的兩項是( )
A.本文對城市改造中,把古巷夷為平地的作法表現出了不滿,無奈,對古巷充滿了無限的懷念;對清一色的鋼筋水泥建筑持否定的態度。
B.“而這一切都成了‘曾經’”,意思是說,作者曾經在小雨中尋訪、叩問過小巷,現在“我的眼前是一塊空地”,再也見不到小巷了。在結構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C.在第(3)節中作者回憶小時候的往事及情景,是為了表現自己對小巷的懷念和依戀,以此來表達對小巷的紀念。
D.作者認為“哪怕是留一條秦磚漢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韻味的住宅”,現代人就能“詩意地棲居”。
E.這篇散文關注生活,針砭時弊,充滿人文關懷。描寫充滿詩意,敘述要言不繁,結構緊湊,語言多用長句,表現出較強的邏輯性。
科目:gzyw 來源:2007年高考語文第一輪復習測試題 題型:048
|
科目:gzls 來源:0103 模擬題 題型:材料題
科目:gzls 來源:山西省康杰中學2009屆高三第二次月考歷史試題 題型:066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族主義在中世紀尚未成型,當時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屬于天主教會,所有受過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語……因而在那些世紀里,無人知曉民眾應該忠于國家這一點。
材料二 民族主義直到西歐資產階級開始分享或獲得全部權利時,才呈現出其近代的形式。由于西歐的資產階級是以國家的名義分享或獲得全部權利的,因而國家也就不再是國王、國王的領土和國王的臣民。更確切地說,國家這時已經是由公民(19世紀末以前僅指有財產的公民)組成的。
材料三 民族主義的這種近代形式在法國大革命時代和拿破侖時期得到了最大的促進。革命的領袖們為了在歐洲舊政權的進攻中生存下來,不得不動用國民軍隊——由樂于并渴望為祖國而戰的,有政治覺悟的公民組成的軍隊。法國革命還以其他幾種方式促進了民族主義的發展,它要求所有的法國公民都說法語(即“中央的或國家的語言”),來代替許多地方方言,并建立了公立小學、教授法語并灌輸對國家的熱愛……法國革命還創立了國旗、國歌和國家節日之類的民族主義儀式和象征。
材料四 德意志人在普魯士的領導下于1866年擊敗奧地利,于1870-1871年擊敗法國,然后建立起了他們的德意志帝國。到1871年民族主義的原則已在西歐獲勝。在此之前,為了反抗資本主義列強殖民掠奪,亞洲各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民族主義運動。其中典型的有伊朗巴布教徒起義、中國太平天國運動和印度民族大起義等。
——上述材料均引自《全球通史》
材料五 在北美,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英屬北美各殖民地經濟往來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統一的國內市場。同時,在長期的交流、融合中,英語成為來自各地移民的共同語言。逐漸產生了共同的文化……美國人民經過六年多的艱苦抗戰,推翻了英國殖民統治,贏得了民族獨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個獨立國家。
引自人教社《世界近現代史》(上冊)
請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反映出的近代民族主義思想的內容。
(2)依據材料三指出近代民族主義在法國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促進的。
(3)依據材料四和所學知識,概括19世紀中期東西方民族主義運動在性質上的有何不同。
(4)依據材料四、五及所學知識,分析德國與北美“民族主義”獲勝的方式有何異同。
(5)依據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民族主義在歷史上所起作用的認識。
科目:gzls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民族主義在中世紀尚未成型,當時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屬于天主教會,所有受過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語——因而在那些世紀里,無人知曉民眾應該忠于國家這一點。
材料二 民族主義直到西歐資產階級開始分享或獲得全部權力時,才呈現出其近代的形式。由于西歐的資產階級是以國家的名義分享或獲得全部權力的,因而國家也就不再是國王、國王的領土和國王的臣民。更確切地說,國家這時已經是由公民(19世紀末以前僅指有財產的公民)組成的。
——上述材料均引自《全球通史》
材料三 近代中國民族主義是在空前的變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形成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方面,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不得不放棄古代的華夷觀念;另一方面,在“西夷”的侵略面前,為謀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識。此民族意識已逐漸擺脫古代的華夷觀念,而導向建立獨立的近代民族國家的目標。建立近代民族國家,是近代民族主義的核心內容。梁啟超是中國揭示和宣傳近代民族主義的第一人。梁氏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又首次提出了“中華民族”的概念。梁啟超還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國家的問題,他于1902年2月—4月在《新民叢報》上發表《論民族競爭之大勢》,明確提出:“今日欲救中國,無他術焉,亦先建設一民族主義之國家而已。”
——轉引自《光明日報》關于“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的對話
材料四 德意志人在普魯士的領導下于1866年擊敗奧地利,于1870—1871年擊敗法國,然后建立起了他們的德意志帝國。到1871年民族主義的原則已在西歐獲勝。在此之前,為了反抗資本主義列強殖民掠奪。亞洲各國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民族主義運動。其中典型的有伊朗巴布教徒起義、中國太平天國運動和印度民族大起義等。
——上述材料均引自《全球通史》
材料五 在北美、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英屬北美各殖民地經濟往來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統一的國內市場。同時,在長期的交流、融合過程中,英語成為來自各地移民的共同語言。逐漸產生了共同的文化——美國人民經過6年多的艱苦抗戰,推翻了英國殖民統治。贏得了民族獨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個獨立國家。
——引自人教社《世界近代現代史》(上冊)
請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反映出的近代民族主義思想的內容。
(2)依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梁啟超提出“中華民族”、“民族國家”等概念的原因和目的?
(3)依據材料四、五及所學知識,分析德國與北美“民族主義”獲勝的方式有何異同
(4)依據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民族主義在歷史上起到的進步作用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