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gzls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革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古代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科技發明統計(《自然科學大事年表》)
《中國的世界紀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
材料二 有西方學者認為“近代世界賴以建立的種種發明與發現可能有一半來源于中國”。
材料三 “蓋其炮火器械,無不猛烈精巧,為中國所必不能及”。
——鴉片戰爭中的浙江巡撫劉韻珂
“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械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水路關隘,不足限制,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nbsp; ——李鴻章
“泰西巧妙,而中國不必安于拙;泰西有,而中國不能傲以無也?!?nbsp;
——左宗棠
材料四 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的成功,是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飛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座里程碑,開啟了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是中華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實現的又一歷史性跨越。這一重大成就,是我國改革開放29年來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的重要體現,是我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譜寫的壯麗篇章。
——摘自《胡錦濤在探月工程慶功大會上的講話》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二概括中國古代科技有何特點?試舉其中兩例影響世界的科技成就。
(2)從材料三可以獲取關于中國近代科技方面的哪些信息?
(3)2007年中國成功啟動探月工程,中國幾千年登月的夢想變成了美麗的現實。結合材料四和所學知識簡要分析中國從事這項戰略活動的歷史條件。
科目:gzls 來源:2011年安徽省高二下學期期末檢測歷史卷 題型:綜合題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革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人類社會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相聯。
閱讀材料并回答下列問題。(16分)
材料一 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表
類別 |
數學 |
天文歷法氣象 |
地學 |
化學 |
農學 |
機械 |
水利 |
輕工 |
兵器 |
項數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中國的世界記錄》
材料二 有西方學者認為:“近代世界賴以建立的種種發明與發現可能有一半來源于中國?!?/p>
材料三 “蓋其火炮器械,無不猛烈精巧,為中國所必不能及?!?/p>
——鴉片戰爭中的浙江巡撫劉韻珂
“泰西巧妙,而中國不必安于拙,泰西有,而中國不能傲以無也。
—— 左宗棠
(1)據材料一指出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分布領域有何特點?(2分)分析形成這一特點的原因?(4分)
(2)試以兩例宋代科技成就來論證材料二的觀點。(2分)
(3)從材料三中可以獲取關于中國近代科技方面的哪些信息?(2分)
(4) 試從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說明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6分)
科目:gzls 來源:2012屆云南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卷 題型:綜合題
(18分)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革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古代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科技發明統計(《自然科學大事年表》)
《中國的世界紀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
材料二 有西方學者認為“近代世界賴以建立的種種發明與發現可能有一半來源于中國”。
材料三 “蓋其炮火器械,無不猛烈精巧,為中國所必不能及”。
——鴉片戰爭中的浙江巡撫劉韻珂
“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械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水路關隘,不足限制,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 ——李鴻章
“泰西巧妙,而中國不必安于拙;泰西有,而中國不能傲以無也?!?nbsp;
——左宗棠
材料四 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的成功,是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飛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座里程碑,開啟了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是中華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實現的又一歷史性跨越。這一重大成就,是我國改革開放29年來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的重要體現,是我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譜寫的壯麗篇章。
——摘自《胡錦濤在探月工程慶功大會上的講話》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二概括中國古代科技有何特點?(4分)試舉其中兩例影響世界的科技成就。(2分)
(2)從材料三可以獲取關于中國近代科技方面的哪些信息?(6分)
(3)2007年中國成功啟動探月工程,中國幾千年登月的夢想變成了美麗的現實。結合材料四和所學知識簡要分析中國從事這項戰略活動的歷史條件。(6分)
科目:gzls 來源:2015屆江蘇省徐州市寧海外語校高二9月月考歷史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革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人類社會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相聯。閱讀材料并回答下列問題。(16分)
材料一 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表
類別 |
數學 |
天文歷法氣象 |
地學 |
化學 |
農學 |
機械 |
水利 |
輕工 |
兵器 |
項數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中國的世界記錄》
材料二 中國古代幾項重大發明:火藥、羅盤針和印刷術等對于封建社會末期的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15世紀到今天,歐洲科技巨匠輩出,從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頓、瓦特,到卡爾•本茨、愛迪生再到愛因斯坦、比爾•蓋茨,……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先驅動力正掌握在他們的手中。
——《面向21世紀的科技》
材料三 中國古代天文學主要成就
《尚書》中的日食記錄;《竹書紀年》記載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記載的太陽黑子; |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記錄;《漢書》中的新星記錄;僧一行對子午線的測量。 |
材料四 “中國古代在經驗技術的發展水平上遠遠超過西方,但為什么近代科學卻首先在西方誕生,而中國反而遠遠落在西方后面呢?”這是英國學者李約瑟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史研究中重點探討的問題,在史學界被稱為“李約瑟難題”。
(1)據材料一回答,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1分)為什么會有這一特點?(2分)
(2)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國三大發明對資產階級革命或資本主義發展所起的重大作用。(3分)
(3)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近代前期科學技術產生中西差異的原因。(4分)
科目:gzls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革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人類社會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相聯。閱讀材料并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中國的世界記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
類別 | 數學 | 天文歷法氣象 | 地學 | 化學 | 農學 | 機械 | 水利 | 輕工 | 兵器 |
項數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材料二:
材料三:中國古代天文學的主要成就
《尚書》中的日食記錄;《竹書紀年》記載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記載的太陽黑子,《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記錄;《漢書》中的新星記錄;英才僧一行對子午線的測量。
材料四:欲致吾之知,在極物而窮理也。如今為此學而不窮天理,明人倫、講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器用之間,此是何學問?
——(宋)朱熹
請回答:
(1)馬克思說:“社會的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苯Y合所學知識,說明春秋時期農業技術革新對社會變革所產生的影響。
(2)據材料一,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為什么會有這一特點?
(3)材料二出自我國古代同一部科技著作,該著作的名稱和作者是誰?材料中反映了什么情況?
(4)據材料三中國古代天文學研究與西歐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文學革命相比有何差異?并據材料四分析中國古代科技發展遲緩的原因?
(5)“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痹诠糯分?,中華民族在科學技術領域的創新成果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杰出貢獻,有的還成為文明的助推器,影響整個世界的發展。請列舉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三項成果,并逐項概要說明理由。
科目:gzls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革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人類社會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相聯。閱讀材料并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中國古代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科技發明統計表
年代 | 科技發明(件) | 中國科技發明 | 世界其他國家科技發明 | ||
件數 | 百分比 | 件數 | 百分比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自然科學大事年表》
材料二: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表
類別 | 數學 | 天文歷法氣象 | 地學 | 化學 | 農學 | 機械 | 水利 | 輕工 | 兵器 |
項數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中國的世界記錄》
材料三:就我國古代的物理學而言,力學知識是與農耕技術、都邑建筑、鐵制工具、各種原動力和簡單機械的應用、水利工程、船舶制造、材料選配等緊密相連的;聲學知識是與樂器制造、音樂娛樂活動、禮樂制度的推進、特殊需要建筑的建造以及軍事活動等緊密相關;熱學與物性學知識則與冶煉業和煉丹術、火藥、火箭的研制,氣象、氣候的觀測以及日常生活等相聯系,電學與磁學知識則與雷電現象的觀察、防避,冶鐵業的發展,地形測量,航海事業,軍事,醫學以及日常生活等緊密相關,光學知識則與古鏡研制、照相、火的利用、自然現象的觀察、對天然晶體的考察等息息相連。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歷史概貌及其特征》
材料四: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進行研究后發現,16世紀前,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遠遠超過西方,除“四大發明”外,還有很多發明,如機械鐘、鑄鐵技術、瓷器、萬向架、馬鐙馬具、獨輪車,拱橋等都首創于中國?!盀槭裁唇茖W只在歐洲文明中發展,而未在中國文明中成長?”這個疑問被學術界命名為“李約瑟難題”,引起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基本特點。
(2)中國古代科技創新成果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杰出貢獻,有的成為文明的助推器,影響整個世界的發展。請列舉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三項成果,并逐項概要說明理由。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三中明清時出現的“李約瑟難題”的原因。
(4)自新中國建立至今,我國大陸地區還沒有獲得一項諾貝爾科學獎,請你從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經驗教訓出發,談談今后我們改變這一尷尬局面的對策。
科目:gzls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4分)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革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人類社會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相聯。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古代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科技發明統計資料(據《自然科學大事年表》的統計)
年 代 | 科技發明(件) | 中國科技發明 | 世界其他國家科技發明 | ||
件數 | 百分比 | 件數 | 百分比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材料二:《中國的世界記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
類別 | 數學 | 天文歷法氣象 | 地學 | 化學 | 農學 | 機械 | 水利 | 輕工 | 兵器 |
項數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材料三: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進行研究后發現,16世紀前,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遠遠超過西方,除“四大發明”外,還有很多發明,如機械鐘、鑄鐵技術、瓷器、萬向架、馬鐙馬具、獨輪車,拱橋等都首創于中國?!盀槭裁唇茖W只在歐洲文明中發展,而未在中國文明中成長?”這個疑問被學術界命名為“李約瑟難題”,引起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請回答:(1)據材料一指出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2分)
(2)據材料二指出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分布領域有何特點?分析形成
這一特點的原因?(6分)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三中明清時出現的“李約瑟難題”的原因。(6分)
科目:gzls 來源:0112 期末題 題型:材料題
——《中國的世界記錄》
——鴉片戰爭中的浙江巡撫劉韻珂
——左宗棠
科目:gzls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閱讀有關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中國的世界記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
類別 | 數學 | 天文歷法氣象 | 地學 | 化學 | 農學 | 機械 | 水利 | 輕工 | 兵器 |
項數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材料二:中國古代幾項重大發明:火藥、羅盤針和印刷術等對于封建社會末期的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15世紀到今天,歐洲科技巨匠輩出,從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頓、瓦特,到卡爾·本茨、愛迪生再到愛因斯坦、比爾·蓋茨,……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先驅動力正掌握在他們的手中。
——《面向21世紀的科技》
材料三:中國古代天文學主要成就
《尚書》中的日食記錄;《竹書紀年》記載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記載的太陽黑子; |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記錄;《漢書》中的新星記錄;僧一行對子午線的測量。 |
(1)請結合有關史實,說明春秋戰國時期農業技術革新對社會變革所產生的重大影響。
(2)據材料一回答,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為什么會有這一特點?
(3)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國三大發明對資產階級革命或資本主義發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4)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中國古代天文學研究與西歐文藝復興時期天文學革命相比有何差異?
科目:gzls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閱讀有關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馬克思說:“社會的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睋y計,公元前6—1世紀中國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是50%。請結合有關史實,說明春秋戰國時期農業技術革新對社會變革所產生的重大影響。
材料一《中國的世界記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
類別 | 數學 | 天文歷法氣象 | 地學 | 化學 | 農學 | 機械 | 水利 | 輕工 | 兵器 |
項數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2)據材料一回答,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為什么會有這一特點?
材料二 中國古代幾項重大發明:火藥、羅盤針和印刷術等對于封建社會末期的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15世紀到今天,歐洲科技巨匠輩出,從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頓、瓦特,到卡爾·本茨、愛迪生再到愛因斯坦、比爾·蓋茨,……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先驅動力正掌握在他們的手中。
《面向21世紀的科技》
材料三 中國古代天文學主要成就
《尚書》中的日食記錄;《竹書紀年》記載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記載的太陽黑子; |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記錄;《漢書》中的新星記錄;僧一行對子午線的測量。 |
(3)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國三大發明對資產階級革命或資本主義發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4)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中國古代天文學研究與西歐文藝復興時期天文學革命相比有何差異?
材料四 “中國古代在經驗技術的發展水平上遠遠超過西方,但為什么近代科學卻首先在西方誕生,而中國反而遠遠落在西方后面呢?”這是英國學者李約瑟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史研究中重點探討的問題,在史學界被稱為“李約瑟難題”。
(5)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近代前期科學技術產生中西差異的原因。
(6)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十分重視發展科學技術事業,并取得了豐碩成果。試舉一項突破性的科技成就和一位成就卓著的科學家。
科目:gzls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閱讀有關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馬克思說:“社會的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睋y計,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1000年中國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是50%。請結合有關史實,說明春秋戰國時期農業技術革新對社會變革所產生的重大影響。
材料一 《中國的世界紀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
類別 | 數學 | 天文歷法氣象 | 地學 | 化學 | 農學 | 機械 | 水利 | 輕工 | 兵器 |
項數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2)據材料一回答,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為什么會有這一特點?
材料二 中國古代幾項重大發明:火藥、羅盤針和印刷術等對處于封建社會末期的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15世紀到今天,歐洲(美)科技巨匠輩出,從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頓、瓦特、到卡爾?本茨、愛迪生再到愛因斯坦、比爾?蓋茨……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先驅動力正掌握在他們手中。――《面向21世紀的科技》
材料三 中國古代天文學的主要成就
《尚書》中的日食記錄;《竹書紀年》中記載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記載的太陽黑子 |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記錄;《漢書》中的新星記錄;僧一行對子午線的測量 |
(3)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國三大發明對資產階級革命或資本主義發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4)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中國古代天文學研究與西歐文藝復興時期天文學革命相比有何差異?
材料四 “中國古代在經驗技術的發展水平上遠遠超過西方,但為什么近代科學卻首先在西方誕生,而中國反而遠遠落在西方后面呢?”這是英國學者李約瑟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史研究中重點探討的問題,在史學界被稱為“李約瑟難題”。
(5)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近代前期科學技術產生中西差異的原因。
科目:gzls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閱讀有關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中國的世界記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
類別 | 數學 | 天文歷法氣象 | 地學 | 化學 | 農學 | 機械 | 水利 | 輕工 | 兵器 |
項數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材料二:中國古代幾項重大發明:火藥、羅盤針和印刷術等對于封建社會末期的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15世紀到今天,歐洲科技巨匠輩出,從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頓、瓦特,到卡爾·本茨、愛迪生再到愛因斯坦、比爾·蓋茨,……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先驅動力正掌握在他們的手中。
——《面向21世紀的科技》
材料三:中國古代天文學主要成就
《尚書》中的日食記錄;《竹書紀年》記載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記載的太陽黑子; |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記錄;《漢書》中的新星記錄;僧一行對子午線的測量。 |
(1)請結合有關史實,說明春秋戰國時期農業技術革新對社會變革所產生的重大影響。
(2)據材料一回答,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為什么會有這一特點?
(3)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國三大發明對資產階級革命或資本主義發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4)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中國古代天文學研究與西歐文藝復興時期天文學革命相比有何差異?
科目:gzls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閱讀有關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馬克思說:“社會的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睋y計,公元前6—1世紀中國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是50%。請結合有關史實,說明春秋戰國時期農業技術革新對社會變革所產生的重大影響。
材料一《中國的世界記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
類別 | 數學 | 天文歷法氣象 | 地學 | 化學 | 農學 | 機械 | 水利 | 輕工 | 兵器 |
項數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2)據材料一回答,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為什么會有這一特點?
材料二 中國古代幾項重大發明:火藥、羅盤針和印刷術等對于封建社會末期的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15世紀到今天,歐洲科技巨匠輩出,從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頓、瓦特,到卡爾·本茨、愛迪生再到愛因斯坦、比爾·蓋茨,……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先驅動力正掌握在他們的手中。
《面向21世紀的科技》材料三 中國古代天文學主要成就
《尚書》中的日食記錄;《竹書紀年》記載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記載的太陽黑子; |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記錄;《漢書》中的新星記錄;僧一行對子午線的測量。 |
(3)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國三大發明對資產階級革命或資本主義發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4)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中國古代天文學研究與西歐文藝復興時期天文學革命相比有何差異?
材料四 “中國古代在經驗技術的發展水平上遠遠超過西方,但為什么近代科學卻首先在西方誕生,而中國反而遠遠落在西方后面呢?”這是英國學者李約瑟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史研究中重點探討的問題,在史學界被稱為“李約瑟難題”。
(5)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近代前期科學技術產生中西差異的原因。
(6)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十分重視發展科學技術事業,并取得了豐碩成果。試舉一項突破性的科技成就和一位成就卓著的科學家。
科目:gzls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閱讀有關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馬克思說:“社會的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結合有關史實,說明春秋戰國時期農業技術革新對社會變革所產生的根本影響。
材料一:《中國的世界記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
類別 | 數學 | 天文歷法氣象 | 地學 | 化學 | 農學 | 機械 | 水利 | 輕工 | 兵器 |
項數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2)據材料一回答,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為什么會有這一特點?
材料二:中國古代幾項重大發明:火藥、羅盤針和印刷術等對于封建社會末期的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15世紀到今天,歐洲科技巨匠輩出,從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頓、瓦特,到卡爾·本茨、愛迪生再到愛因斯坦、比爾·蓋茨,……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先驅動力正掌握在他們的手中?!睹嫦?1世紀的科技》
(3)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國三大發明對資產階級革命或資本主義發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材料三:中國古代天文學主要成就
《尚書》中的日食記錄;《竹書紀年》記載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記載的太陽黑子; |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記錄;《漢書》中的新星記錄;僧一行對子午線的測量。 |
(4)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中國古代天文學研究與西歐文藝復興時期天文學革命相比有何差異?
材料四:“中國古代在經驗技術的發展水平上遠遠超過西方,但為什么近代科學卻首先在西方誕生,而中國反而遠遠落在西方后面呢?”這是英國學者李約瑟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史研究中重點探討的問題,在史學界被稱為“李約瑟難題”。
(5)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近代前期科學技術產生中西差異的原因。
(6)新中國成立以來,科學技術取得了豐碩成果。試分析其主要原因。從一個國家科技興衰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科目:gzls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閱讀有關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中國的世界記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
類別 | 數學 | 天文歷法氣象 | 地學 | 化學 | 農學 | 機械 | 水利 | 輕工 | 兵器 |
項數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材料二 中國古代幾項重大發明:火藥、羅盤針和印刷術等對于封建社會末期的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15世紀到今天,歐洲科技巨匠輩出,從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頓、瓦特,到卡爾·本茨、愛迪生再到愛因斯坦、比爾·蓋茨,……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先驅動力正掌握在他們的手中。
——《面向21世紀的科技》
材料三 中國古代天文學主要成就
《尚書》中的日食記錄;《竹書紀年》記載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記載的太陽黑子; |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記錄;《漢書》中的新星記錄;僧一行對子午線的測量。 |
(1)請結合有關史實,說明春秋戰國時期農業技術革新對社會變革所產生的重大影響。
(2)據材料一回答,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為什么會有這一特點?
(3)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國三大發明對資產階級革命或資本主義發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4)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中國古代天文學研究與西歐文藝復興時期天文學革命相比有何差異?
科目:gzls 來源:2015屆安徽省巢湖市春暉學校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4分)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閱讀有關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中國的世界紀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
類別 |
數學 |
天文歷法氣象 |
地學 |
化學 |
農學 |
機械 |
水利 |
輕工 |
兵器 |
項數 |
22 |
25 |
25 |
9 |
35 |
7 |
17 |
8 |
8 |
(1)據材料一回答,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為什么會有這一特點?(4分)
材料二 中國古代幾項重大發明:火藥、羅盤針和印刷術等對處于封建社會末期的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15世紀到今天,歐洲(美)科技巨匠輩出,從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頓、瓦特、到卡爾·本茨、愛迪生再到愛因斯坦、比爾·蓋茨……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先驅動力正掌握在他們手中。 ——《面向21世紀的科技》
材料三 中國古代天文學的主要成就
《尚書》中的日食記錄;《竹書紀年》中記載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記載的太陽黑子 |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記錄;《漢書》中的新星記錄;僧一行對子午線的測量 |
(2)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國三大發明對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或資本主義發展所起的重大作用(4分)。
材料四 “中國古代在經驗技術的發展水平上遠遠超過西方,但為什么近代科學卻首先在西方誕生,而中國反而遠遠落在西方后面呢?”這是英國學者李約瑟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史研究中重點探討的問題,在史學界被稱為“李約瑟難題”。
(3)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明清時期科學技術發展產生中西巨大差異的原因(6分)。
科目:gzls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9年3月蘇、錫、常、鎮四市高三調查(一 )23題)(13分)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世界文明演進的主要力
量。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圖一瓦特 圖二蒸汽機 圖三法拉第 圖四電磁感應實驗
材料二 二戰后興起的新技術革命使人類的勞動方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社會從以體力勞動的解放為標志的工業革命時代,過渡到以腦力勞動的解放為標志的信息革命時代。……人類從直接參與生產過程轉變為控制生產過程。勞動者的素質逐步從體力型、文化型發展為科技智能型。
材料三 1961年4月12日,蘇聯發射了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宇航員加加林在太空遨游108分鐘,繞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1 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 宇宙飛船從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類的第一串腳印,7月25日平安返回地球。
材料四 “神七”太空行走一小步,中國科技發展一大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大步。
圖五2008年9月27日,中國宇航員翟志剛完成太空艙外活動
請同答:
(1)有人認為:從生產力角度看,材料一的兩位科學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時代的發展。
這種觀點對不對?說明理由。(3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二戰以來高科技是如何改變人類的勞動方式?(3分)
(3)根據材料三,說明20世紀60年代以來科技發展呈現的新特點。(2分)
(4)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四“中國科技發展一大步”的歷史條件及其重大意義。(5分)
科目:gzls 來源:2015屆福建四地六校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國的世界記錄》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統計:
類別 |
數學 |
天文歷 法氣象 |
地學 |
化學 |
農學 |
機械 |
水利 |
輕工 |
兵器 |
項數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材料二 中國擁有“四大發明”,這固然是中華民族的奇跡和驕傲,但是羅盤針可以導航亦可看風水;火藥可以制造喜慶的鞭炮亦可制造殺人的武器。更為關鍵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鄭和下西洋早在哥倫布誕生之前,但其主要的目的不在于開辟國際貿易……
材料三 五千年中華文明成就輝煌,但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會成為中國向前發展的包袱。萬里長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視野和對外交往。大運河,溝通了中國南北,但這對于封建統治者來說,……滿足了專制者游玩的需要。運河往來最多的是官吏們的游船和運送皇糧的漕船。
材料四 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圣賢的道德、教誨,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輝煌的象征,同時也是進取的阻力。立論,言必稱三代;著文,開篇子曰詩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舊,不思變革,是我們偉大民族的另一種“色彩”。
——材料均摘自《中西對比500年》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指出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分布領域有何特點?(2分)分析形成這一特點的原因。(4分)
(2)根據材料二、三分析中華文明的特征。中國四大發明對西歐社會轉型起了什么作用?(6分)
(3)根據材料四分析說明四大發明沒有推動中國社會轉型的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