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天津市十二區(qū)縣重點學校高三畢業(yè)班聯(lián)考(一)
理科綜合能力測試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3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第Ⅰ卷1至6頁,第Ⅱ卷7至16頁。考試結束后,將II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I卷(選擇題,共126分)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2.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的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以下數(shù)據(jù)可供解題時參考:
相對原子質量:H 1 O 16 P 31 Si 28 Cl 35.5 N
一.選擇題(本題共21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12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1個是正確的)
1.下面有關生物實驗的敘述中,說法正確的是
①在探究溫度對淀粉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可以使用斐林試劑作為檢驗試劑
②制作的小生態(tài)瓶除了提供必要的成分外,還應是密閉、透明的裝置
③用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結果中,藍綠色色素帶位于濾紙條的最下方
④DNA的粗提取實驗中,向雞血細胞液中加蒸餾水的目的是為了使其吸水破裂
⑤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細胞質流動時可以選擇液泡作為標志物
A.③⑤ B. 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右圖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主要成分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由捕食關系而形成的食物鏈共有四個營養(yǎng)級
B.CO2、N2、SO2可以被草直接利用
C.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細菌的代謝類型均為異養(yǎng)需氧型
D.兔和細菌所獲得的能量的總和小于草所固定的太陽能
3.生命科學是當代科學的前沿,生物工程的發(fā)展正極大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下列關于生物工程的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可知,在基因工程中,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與用“鳥槍法”獲得的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應是一樣的
B.單克隆抗體制備中兩次篩選,第一次篩選出雜交瘤細胞,第二次篩選出能產生相應抗體的雜交瘤細胞
C.人工種子的制作需經(jīng)歷脫分化、再分化的過程
D.通過發(fā)酵工程既可以得到多種抗生素、維生素等,也能得到單細胞蛋白
4.下圖為人體體液免疫示意圖,據(jù)圖分析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把效應B細胞進行細胞培養(yǎng)可以得到細胞系,繼而可以得到單克隆抗體
B.機體再次受到同種抗原刺激可在短時間內發(fā)生③反應,⑤過程主要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
C.流感病毒侵入人體經(jīng)⑤過程失去侵染和破壞宿主細胞的能力后,被吞噬細胞徹底水解,可以得到多種氨基酸,一種五碳糖,四種堿基和磷酸
D.①②過程都需要細胞膜上糖被的參與,人體正常細胞癌變后因其細胞膜通透性改變而成為抗原
5.下列對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性行為是以性激素為生理基礎的行為,因而動物性行為主要靠性激素調節(jié)
B.某人由溫暖的室內來到寒冷的室外時,其皮膚血管血流量及腎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
C.生產中,可以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來挽回向日葵因無法傳粉而造成的減產
D.高等動物的神經(jīng)調節(jié)和微生物的酶活性調節(jié)都具有快速和精細的特點
6.下列對圖形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甲圖所示結果可能是基因重組所致
B. 乙圖表明,種群中具有抗藥基因害蟲比例B點比A點高
C.丙圖中若A為連續(xù)培養(yǎng)裝置中青霉菌的生長曲線,則B為該群體青霉素的產量曲線
D.丁圖表示生物的受精作用和個體發(fā)育過程
7.下面幾位同學自己總結出的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A.將pH=3的醋酸溶液稀釋后,溶液中所有離子的濃度均降低
B.式量比空氣(29)小的氣體不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C.有些化學反應可以不屬于化合、分解、置換、復分解中的任何一種反應類型
D.原子晶體的熔點不一定都比金屬晶體的高,分子晶體的熔點不一定比金屬晶體的低
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室溫下pH=7的CH3COOH與CH3COONa的混合液中離子的濃度大小順序為:
c(Na+)> c(CHCOO-)> c(H+)= c(OH-)
B.0.1 mol/L KHS的溶液中,c(K+)=
C.
前者小于后者
D.中和pH和體積相同的鹽酸與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相等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標準狀況下,
②標準狀況下,aL的氧氣和氮氣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數(shù)約為×6.02×1023
③
④
⑤1mol乙醇中含有的共價鍵數(shù)約為7×6.02×1023
⑥500mL 1 mol/L的硫酸鋁溶液中含有的硫酸根離子數(shù)約為1.5×6.02×1023
A.①④ B.②⑥ C.③⑤ D.②⑤
10.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無色溶液中:K+、Na+、MnO4-、SO42-
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H4+
④由水電離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
⑤有較多Fe3+的溶液中: Na+、NH4+、SCN-、HCO3-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
A.①② B.③⑥ C.②④ D.③⑤
11.將 4 mol A 氣體和 2 mol B 氣體在
C的濃度為0.6 mol?L-1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反應過程中,當A 、B、C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 2:1:2時,反應即達到平衡狀態(tài)
B.4 s 內用物質B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75 mol?L-1?S-1
C.達平衡后若增大壓強,A的轉化率降低
D.達平衡后若升高溫度,C的濃度將增大
12.只靠一組鎳氫電池驅動,一臺試運行的混合動力公交車兩年內跑了10萬公里。大功率鎳氫動力電池及其管理模塊,是國家“十五”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中一項重要課題。我國鎳氫電池居世界先進水平,我軍潛艇將裝備國產大功率鎳氫動力電池。常見鎳氫電池的某極是儲氫合金LaNi5H6 (LaNi5H6中各元素化合價均為零),電池反應通常表示為
LaNi5H6 +
6NiO(OH)
LaNi5 + 6Ni(OH)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放電時儲氫合金作正極 B.充電時陽極周圍c(OH-)增大
C.充電時儲氫合金作陽極 D.放電時負極反應:LaNi5H6+6OH??6e-=LaNi5+6H2O
13.現(xiàn)有aA、bB、cC、dD、eE五種短周期元素,它們都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已知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有如下關系:a+b=c,a+c=d,c+d=e,B、D、E都有多種同素異形體。B的化合物種類與A的化合物種類何者更多,目前學術界還有爭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沒有第三種元素的化合物種數(shù)會超過它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形成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由強至弱的順序是C>D>B
B.在五種元素中,形成的最高價含氧酸的氧化性最強的是E
C.在五種元素形成的常見單質中,l mol單質含共價鍵的物質的量最多的是B
D.從給定的元素中選出若干種組成的離子化合物中,摩爾質量最小的等于
1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指大量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一半發(fā)生衰變所需要的時間
B.胃鏡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C.β衰變中的β粒子來源于原子的核外電子
D.無色肥皂液吹出的肥皂泡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xiàn)彩色是由于發(fā)生了薄膜干涉
15、一束復色可見光射到置于空氣中的平板玻璃上,穿過玻璃后從下表面射出,變?yōu)閍、b兩束平行單色光,如圖所示,對于a、b兩束單色光來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光的波動性比b光的波動性弱
B.兩種光照射同一種金屬,b光更容易使金屬發(fā)生光電效應
C.a光光子的能量小于b光光子的能量
D.用同樣裝置做光的雙縫干涉實驗,a光比b光得到的干涉條 紋間距大
16、對于一定量的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的內能一定增大
②布朗運動是指懸浮在液體中的固體小顆粒的無規(guī)則運動
③氣體的溫度越低,氣體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平均動能越大
④質量一定的氣體,壓強不變時,溫度越高,單位體積內分子個數(shù)越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下列是某同學對電場中的概念、公式的理解,其中錯誤的是:
A.根據(jù)電場強度的定義式,電場中某點的電場強度和試探電荷
的電量無關
B.根據(jù)電容的定義式,電容器極板上的電荷量每增加1
,電壓就增加1
C.根據(jù)電場力做功的計算式,一個電子在1
電壓下加速,電場力做功為1
D.根據(jù)電勢差的定義式,帶電量為1
正電荷,從
點移動到
點克服電場力做功為1
,
、
點的電勢差為-1
。
18、一單相交流發(fā)電機的輸出電壓和時間的關系圖線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發(fā)電機的轉速為3000r/min
B.交流電壓的有效值為220V
C.在0.01s時穿過發(fā)電機線圈的磁通量最大
D.若將此交流電接在匝數(shù)比為1 0:1的變壓器的原線圈上,則接在副線圈兩端的交流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2V
19、我國于2007年10月發(fā)射了繞月運行的探月衛(wèi)星“嫦娥1號”。假設該衛(wèi)星的軌道是圓形的,且貼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月球的半徑約為地球半徑的,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約為
20、頂端裝有滑輪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A、B兩物體通過細繩如圖連接,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不計繩的質量和繩與滑輪間的摩擦)。現(xiàn)用水平力F作用于懸掛的物體B上,使其緩慢拉動一小角度,發(fā)現(xiàn)A物體仍然靜止。則此過程中正確的選項是:
A.水平力F變大
B.物體A所受斜面給的摩擦力變大
C.物體A所受斜面給的作用力不變
D.細繩對物體A的拉力不變
21、如右圖所示,一輕質彈簧與質量為m的物體組成彈簧振子,在豎直方向的A、B的兩點間做簡諧運動,O為平衡位置,振子的周期為T,某一時刻物體正經(jīng)過C點向上運動已知C點在平衡位置上方h處,從此時刻開始的半個周期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重力對物體做功2mgh B.重力對物體的沖量大小為mgT/2
C.振子所受的回復力的沖量為零
D.振子所受的回復力做功為零
2008年天津市十二區(qū)縣重點學校高三畢業(yè)班聯(lián)考(一)
理科綜合能力測試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174分)
注意事項:
1.第Ⅱ卷共10頁,用藍、黑色的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卷中。
2.答卷前,請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
題號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得分
合計
物理
化學
生物
得分
評卷人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174分.把答案填在答題卷中相應的位置上.
22、實驗題(本題共3小題,共16分,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或按題目的要求作答)
(1)在測定玻璃折射率的實驗中,根據(jù)測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畫出了如圖所示的圖線,由圖可知該玻璃的折射率n= ;當光線由該玻璃射入真空中時,臨界角C= 。(用反三角函數(shù)表示)
(2)在探究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時,可以選用下列各種裝置圖,以下操作合理的是 ( )
A.選用裝置1研究平拋物體豎直分運動,應該用眼睛看A、B兩球是否同時落地
B.選用裝置2要獲得穩(wěn)定的細水柱要顯示的平拋軌跡,豎直管上端A一定要低于水面
C.選用裝置3要獲得鋼球的平拋軌跡,每次不一定要從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
D.除上述裝置外,也能用數(shù)碼照相機拍攝鋼球做平拋運動時每秒15幀的錄像獲得平拋軌跡
(3)在“測定金屬電阻率”的實驗中,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結果如圖所示,其讀數(shù)為 mm;某小組兩名同學采用“伏安法”測金屬絲的電阻實驗中,根據(jù)同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正確描點后,甲、乙兩同學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各做出一條圖線,如圖甲、乙所示。根據(jù)你對該實驗的理解,你認為 同學的圖線正確,根據(jù)你選擇的圖線算出該金屬絲電阻
為 Ω(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