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國高考模擬測試(五)文科綜合
命題:云南陽光高考信息平臺 校對:云南陽光高考信息平臺 審核:云南陽光高考信息平臺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I卷1至4頁,第II卷5至8頁?荚嚱Y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滿分30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在答題卡上填寫清楚,并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考號及姓名,在規定的位置上貼好條形碼。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的標號。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
第Ⅰ卷(選擇題,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
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下圖中K為晨昏線,圖甲所示區域南北跨緯度不超過10°,圖乙是甲圖中Q城及其附近區域地圖,讀圖回答第1―4題:
1.根據圖中信息可以判斷:甲區域
A.位于南半球,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 B.位于北半球,屬于地中海氣候
C.地勢東高西低 D.此時,城市P的晝長比城市Q短
2. 關于圖中P城的說法,正確的是
A.當地在1月份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的效果最好 B.工業區最適宜布局在該城的西南方向
C.居民區最適宜布局在該城的西北方向 D.溫泉、瀑布是當地有開發潛力的旅游資源
3.導致乙圖中城市的地域結構模式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A.交通 B.河流 C.地形 D.海陸位置
4.欲在乙圖中①、②、③、④四處建一港口,最合適的地點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5.圖中①②③④四點中,屬于夏威夷高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該月份限制甲、乙、丙、丁四地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正確的是
A.甲地―洪澇災害 B.乙地―干旱少雨
C.丙地―水源不足 D.丁地―光照不足
7.此月份以下四組城市氣候特征基本相似的是
A.墨爾本、阿拉木圖 B.羅馬、開普敦
C.加爾各答、布宜諾斯艾利斯 D.武漢、洛杉磯
下圖為某大陸沿海地區7月份等溫線圖,讀圖回答(8)~(10)題。
(8)從地形上看,下圖所示的四幅剖面圖與上圖中甲乙線段經過地最相符的是
(9)根據近地面氣溫變化的一般規律分析,該地區最高點和最低點的相對高差可能是
A.100米 B. 800米 C.1200米 D.1800米
(10)a、b、c、d四點降水最多的是
A.a B.b C.c D.d
下圖為某經線圈上部分地區緯度與太陽高度關系圖,據圖回答1l題。學科網
11.若X=90°,北京時間為14:00,則Y的經度為學科網
A.90°E B.150°E C.90°W D.30°W學學科網
12.據《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反映了古代統治者有在春天祭日.秋月祭月的禮制。據此判斷,中秋節祭月的典禮可能起源于學科網
A.先秦時期 B.秦漢時期 C.唐宋時期 D.明清時期學學科網
13.提倡大丈夫氣節,提出“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品格和“三軍可奪帥, 匹夫不可奪志一精神的是學科網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兵家學科網
14.重農抑商是中國封建王朝的基本經濟政策。中國古代朝廷一直奉行此政策,但商業經濟 每朝每代仍不斷發展。其原因是學科網
A.經濟規律的作用 B.從商容易致富學科網
C.政府沒有具體執行此政策 D.商人形成強大的政治力量學科網
15.佛教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其后廣為流傳.但始終沒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 正統思想。其基本原因是學科網
A.儒家思想是整個封建社會最進步的思想學科網
B.儒家思想不斷改造完善,一直能夠適應加強君主專制統治的需要學科網
C.歷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學科網
D.儒家宣揚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擁護學科網
16.法國以啟蒙恩想為指導推翻了波旁王朝統治,維新派也以啟蒙思想為指導推行變法卻以失敗而告終,造成這種結果差異的根本原兇是
A.啟蒙運動持續上百年,作了充分動員,而維新派宣傳僅十余年,效果不顯著
B.中國封建思想牢固
C.當時中國的革命任務是推翻清政府
D.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程度不同
17.中國共產黨在黨員中開展的規?涨暗谋3止伯a黨員先進性的教育活動,在歷史上與之性質完全相同的有
① 1942年整風運動 ② “三反”運動
③ 1957年整風運動 ④ 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18.聯合國自成立以來,在防止大規模戰爭沖突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解決一些重大危機時卻又往往不被重視。起不到應有的維護世界和平的作用,2003年美英繞過聯合國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說明
A.國際法沒有普遍的約束力
B.霸權主義是破壞國際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C.聯合國在霸權主義和地區沖突前軟弱無力
D.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是解決和平與發展的唯一途徑
19.下面兩幅是有關王安石變法的漫畫。從兩幅圖片中所能獲取的信息有 ①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②有些反對變法的人混入變法隊伍,出現了用人失當的問題 ③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④變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對
圖1 圖2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中國的漢字是方塊字,但直到秦朝,中國才實現“書同文”字。下列文字中,屬于秦朝統一后使用的官方字體是
A.隸書 B.小篆 C.行書 D.楷書
21.讀《19世紀歐美主要國家城市和農村人口統計表》,下列對該表的分析結論,正確的是
國 家
總人口(萬人)
農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國(1851年)
約1800
48%
52%
法國(1851年)
約3600
75%
25%
俄國(1851年)
約5900
93%
7%
美國(1850年)
約2300
87%
13%
A.工業革命促進了農村人口城市化
B.工業化程度越高的國家農村人口比例越大
C.英國以外的國家都未開始向工業化過渡
D.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的速度和工業化成反比
22.20世紀80年代,隨著兩極格局的解體,經濟因素在國際關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北美、亞太、西歐經濟區域化的發展,形成三大區域組織。以下闡述合理的是
①歐盟是目前最有成效、一體化程度最高的一個區域性集團 ②北美自由貿易區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經濟集團 ③亞太經合組織是本地區政府間最有影響的經濟論壇 ④三大區域組織相互依賴、相互斗爭,各成員國僅限于經濟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下列圖片中哪項是當今世界區域性國際組織中一體化程度最高的標志
A B C D
伴隨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個新的社會群體――“換客”,即在互聯網上交換物品和服務,并享受交換樂趣的人。回答24―26題。
24.對以物易物的網絡交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是經濟低迷、貨幣流通不暢的表現 ②是商品流通新的表現形式
③這種物物交換體現了新的交際關系 ④直接的物物交換往往不易成功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①④
25.換客們用香水換項鏈,用音響換電動車,用郵票換紀念幣……甚至一顆回形針經過無數次易手后可換回一幢別墅。這種“需求決定價值”的換客理念
A.否定了社會勞動決定價值
B.強調了個人喜好與價格的關系
C.主張供求決定價值大小
D.不利于等價交換的實現
26.上題材料蘊涵的哲學道理是
A.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B.價值是純主觀的范疇
C.價值觀無所謂正誤之分
D.價值即事物對人的積極意義
27.2008年元旦前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陜西農村和企業看望、慰問廣大干部群眾時說,老百姓的事就是國家大事,教育、住房、保障、醫療這些事關民生的事就是國家大事。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群眾教育、住房、保障、醫療這些事,體現了
①依法治國的原則得到落實 ②黨的性質和國家機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③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④黨和政府依法履行政府職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2008年12月18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既通過提出和貫徹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又從人民的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獲得前進動力!睋嘶卮28~29題。
28.材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
A.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B.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D.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29.做到“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需要
①拓寬民意反映渠道 ②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③增強政府的權威 ④完善信訪舉報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0.中國的詩詞歌賦、名言警句常常蘊含著豐富的哲理。下例選項中,沒有蘊含量變引起質變哲理的是
A.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B.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D.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31.漫畫《民心》給領導干部的啟示與下列說法蘊涵的價值取向最相近的是
A.為民所懼要遠遠比為民所愛更安全
B.道之純厚,遇之有實,雖不言曰“吾親民”,而民親矣
C.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
D.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32.一直以來“三通”成了臺灣島內贊成與反對跟大陸深化關系的爭議焦點,2008年11月4日,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云林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會談并簽署系列協議,就“三通”達成了許多共識。如今“三通”已成現實,這更有利于兩岸的和平統一。這說明
①“陳江會談”成功解決了兩岸的主要矛盾
②和平統一是大勢所趨
③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準則
④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是量的積累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3.2008年日本政壇更替頻繁。福田康夫閃電辭職,麻生太郎當選日本自民黨新總栽出任新首相。去年又是美國大選年,11月4日,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擊敗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贏得美國大選,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下列關于日本和美國政體的比較,敘述正確的是
A.前者的政府對議會負責,后者的政府對總統負責
B.前者的君主是世襲的,后者的國家元首是直接選舉產生的
C.前者的議會擁有立法權,后者的立法權在總統
D.前者國家元首稱“首相”,后者國家元首稱“總統”
34.去年,法國總統薩科齊執意會見達賴,遭到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也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不滿。這是因為
①公民有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 ②我國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支配
③法方的做法粗暴干涉了中國內政 ④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是我國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2008年11月26日晚至27日凌晨,印度孟買發生主要針對英美等西方人士的連環恐怖襲擊事件,造成至少160人死亡,300人受傷。聯合國安理會和潘基文秘書長分別發表聲明,對此予以強烈譴責。這一事件說明
①恐怖主義是人類的公害 ②恐怖主義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主要根源
③當前,世界的和平局面很不穩定 ④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是聯合國的宗旨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Ⅱ卷(共160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在答題卡上用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然后貼好條形碼。請認真核條形碼上的準考證號、姓名和科目。
2.請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3.本卷共5大題,共160分。
36.(36分)北京時間2007年8月18日10時,我國一次核準開工最大的項目、總投資500億元核電站在下圖甲中的紅沿河地區正式開工建設,讀下圖回答:
(1)紅沿河核電站開工建設時,在晝夜等長的緯線上屬于東半球而且是晝半球的經度范圍是 。此時,甲區域土壤鹽度處于一年中較 (高、低)時期,乙區域盛行 風。(3分)
(2)圖中A、 D兩海灣沿岸比較,海鹽生產條件較好的是 ,這里海鹽生產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3)②、③兩河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但②河河口地區的河道變遷具有 的特點,③河下游地區多 災害,它們各自的形成原因分別是什么?(12分)
(4)乙圖中B山脈屬于 板塊,該山脈南北坡的雪線高度有何差異?其形成原因是什么?(3分)
(5)近年來,中國與E國邊境線較長,但兩國的邊境貿易額較小。請分析其自然和人文原因主要是什么?(6分)
(6)甲、乙兩地工業發展共同的有利條件是什么?(6分)
37.(32分)股票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材料一 1929年10月24日,華爾街股市迎來了“黑色星期四”:“開盤的鈴聲響過,股票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易手,股價狂跌。交易所供游客參觀、可以俯視交易大廳的走廊上擠滿了人,有人在尖叫,有人在哭泣!币环輮蕵冯s志發表了這樣一個標題的新聞:“Wall Street Lays An Egg”――華爾街下了一個大蛋!意思是所有股民“兩年半中市場辛辛苦苦積累的所有收益都化為烏有,付之東流!
材料二 1986年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來華訪問時,送給鄧小平的禮物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證章和證券樣本,而鄧小平回贈了他中國剛剛上市的上海飛樂音響公司的股票。鄧小平的這一行動被認為寓意深刻。對此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評價中國未來的行動將給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共同提出一個哲學問題,人們的認識規律將被改變。
材料三 近兩年來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出現惡化跡象,投資者擔心信貸問題紛紛出售股票轉而持有現金,導致美國股市出現劇烈波動,同時各國股市也由此遭受重創,巨幅下跌,由此引發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金融海嘯席卷全球。2008年07月12日,美國股價跌至50年來最低;2008年8月,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相繼披露所持次貸債券數額新聞發生,更證明了中國在危機中難以完全涉身事外;冰島、巴基斯坦瀕臨國家破產。各國政府為了挽救金融危機,紛紛下“重藥”救市,2008年10月,美國政府決定年內動用已獲批準的七千億救市計劃中的二千五百億美元直接收購九家大型金融機構的股權; 歐洲各國總注資近兩萬億美元救市;亞太各國也紛紛出臺救市措施。2008年11月,中國政府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的投資計劃,通過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等方式來刺激經濟的發展。目前這場席卷全球的自上世紀20年代末以來的最大金融危機仍未止息。
(1)材料一反映的歷史現象發生的根源是什么?(4分)試簡述當時這一現象給世界帶來的影響。(8分)
(2)美國政府為應對材料一的現象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3)材料二中鄧小平回贈“飛樂股票”的深刻寓意是什么?怎樣理解基辛格所說的“人們的認識規律將被改變”?(6分)
(4)根據材料一、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你認為該如何防止金融危機的蔓延?(6分)
(2)綜合材料二、三,結合哲學常識的相關知識,指出黨和政府堅持以人為本、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包括農民工在內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哲學依據。(10分)(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容易題)
1.B 考查考生獲取圖像信息和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分析與推理的能力。根據最熱月的氣溫總是大陸要比海洋高的特點,可推測出甲圖中溫度是北低南高,符合北半球氣溫分布特點;再結合圖中緯度數值可推測:該區域位于30°N―40°N的大陸西岸,屬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等值線、氣候與區域空間定位,難題)
2.D 考查考生對氣候知識遷移與應用能力和圖像信息的分析能力。根據P城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氣候區,1月份是北半球冬季,此時地中海氣候溫和多雨,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的效果不理想;冬季當地盛行西南風,處于該方位不宜布局工業區,而以布局居民區更佳;根據P城附近有多條等高線在河流處重疊可以推測:當地有瀑布存在。(等高線、地中海氣候的特點及其對城市布局的影響,難題)
3.C 考查圖像信息的分析與應用能力。根據城市用地限制在陡崖與海岸和兩側高地之間可以推測出:影響該城市地域結構模式形成的主導因素是地形。(影響城市地域結構的因素。中難題)
4.B 考查等值線判讀與圖像信息的分析和應用能力。港口要建在等深線密集即深度最大且有良好避風條件的海灣中,圖示地區盛行西南風,④地雖處于等深線密集的海灣中,但處于西南風的迎風方向,避風條件不如②地。(等深線、方向判別與交通運輸區位因素分析,難題)
5、C。本題考查學生的區域定位能力及氣壓分布狀況。圖中實線代表緯線,虛線代表氣壓值。此時為夏季,夏威夷高壓正為強盛季節,高壓中心氣壓接近1030百帕,位于150°W左右,與圖中③符合。故選項C正確。(氣壓分布,中等難度)
6、B。根據圖中的經緯度可以判斷出甲位于青藏高原,乙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丙位于美國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丁位于埃及開羅附近,北半球7月份時長江中下游地區此時伏旱天,故選項B正確。(影響各地區的農業區位因素,難題)
7、D。考查區域定位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武漢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洛杉磯為地中海氣候,7月份兩地區都是高溫期,洛杉磯此時正是少雨季節,武漢是伏旱天氣,故選項D正確。(氣候類型及特征,中等難度)
〖解析〗對地形剖面圖的考察是高考對等值線考察的常見方式。有的是考察剖面圖的做法(如:2004年廣東卷,31;2003春季全國卷,40),有的則是考察剖面圖的判斷及應用(如:2008年江蘇卷,8)。(1)在上圖中甲乙沿線的溫度是已知的,我們可以根據對流層空氣垂直遞減率來計算甲乙沿線的地形起伏,進而判斷出剖面圖的走向。(2)根據溫差計算出相對高差。注意:溫差應當是某個范圍,對應的相對高差也應該是某個范圍。經計算只有C在范圍之內。(3)a、b之間是一個盆地地形,c、d之間則是一個山脈地形,而c又處于山脈的迎風坡。故c處降水最多。
(8)B (9)C (10)C 11. A 12. A 13. C 14. A 15. B 16.D 17.C 18.B
19C本題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圖片的能力,以及知識的再認再現能力。注意兩幅圖片中各人物的言行是解題的關鍵。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從圖片中看不出來,故排除。(王安石變法,難題)
20.B。本題主要考查我國書法發展歷程。正確區別不同的書法風格是解題的關鍵。(中國書法發展歷程,容易題)
21.A。此題為表格型材料解析題。城鄉人口的比例是工業化程度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參照。城市人口越多,表明該國家工業化程度越高。英國最早進行和完成了工業革命,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迅速于其它國家。(工業革命和人口的城市化,難題)
22、B。本題考查考生調動、運用知識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A是材料的表象,不是實質。C、D觀點都錯誤,經濟全球化趨勢出現是在20世紀9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是在19世紀中期。(區域經濟組織,中等難度題)
23、A。本題考查考生調動、運用知識及對歷史常識的關注能力。首先明確當今世界區域性國際組織中一體化程度最高組織是歐盟,它實現了貨幣聯盟。A是歐盟的會旗,是歐盟的標志,B是東盟的標志,C是歐元,D是亞太經合組織的標志。(歐盟,中等難度題)
24.B 25.B 26.D
27、C。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表明了我國國家性質、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國家機關的工作宗旨,②③正確;①沒有體現;④錯誤,黨不是國家行政機關,與履行政府職能無關。(黨和國家性質,中等難度題)
28. A 29.C 30. C 31. B 32. A 33. A 34. C 35. C
36.答案:(1)60°E――120°E 低 西南(3分)
(2)D海灣沿岸 沿海有平坦開闊的灘涂(或海灘);春季升溫快、光照強、降水少;大風日數多、蒸發旺盛。(6分)
(3)都以雨水補給為主,都具有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的特點(2分) 河道不斷向南側移動(2分) 洪澇(2分) ②河河道南移與北半球向右偏轉的地轉偏向力的作用有關;③河多洪澇災害與流域內屬于季風氣候,降水量大而集中;下游地區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又有海潮的頂托作用等原因有關。(6分)
(4)印度洋板塊 南坡雪線比北坡低 南坡處于盛行西南季風的迎風坡,降雪多(3分)
(5)兩國邊境線雖長,但邊境地區屬于兩大板塊的交界處,地質條件復雜,又有東西橫亙著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地形阻擋作用顯著;兩國邊境地區經濟落后,交通也落后(6分)。
(6)煤、鐵等礦產資源豐富;海洋運輸和鐵路運輸便利;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周邊社會經濟發達,市場廣闊;工業發展歷史悠久,基礎設施較為完善。(6分)
37.【解析】本題緊扣當前的世界金融危機這一時事,考查從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當前金融危機蔓延全球等大事件。第(1)、(2)問答案簡單,都是對教材基礎知識的再認再現。第(3)問,實際上是對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本質的認識。第(4)問,從材料三中可以概括出國內的措施,再聯系這一是一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所以還要答出國際合作這一要點。
37.(32分)(1)①根源: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4分)②影響:加深了資本主義各國嚴重的社會危機;(4分)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加速了凡―華體系的崩潰。(4分)(稱出其具體表現亦可。)
(2)措施:整頓財政金融;調整工業生產;調整農業生產;實行社會救濟和以工代賑。(8分,每點2分,答出其具體內容也可。)
(3)①寓意:中國將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3分)②認識:傳統認識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而只有計劃經濟才是社會主義的,中國將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對社會主義、市場及計劃的本質有了進一步的認識。(3分)
(4)加強國際間的協調;各國政府及時改革調整(或居安思危;擴大內需、刺激經濟的恢復等)。(國際與國內每個方面3分,共6分。)
38、【解析】本題考以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為背景。涉及勞動者的權利、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國家職能及國家機構組織和活動原則相關的經濟、哲學和政治知識點。旨在考查考生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回答第(1)問時需要考生根據材料一,從勞動者、“三農”問題、構建和諧社會等角度指出“維護農民工權益”經濟學意義。第(2)問相對比較簡單,指出黨和政府堅持以人為本、“維護農民工權益”問題的哲學依據在于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即可。回答第(3)問時需要從依法治國原則、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和國家職能等相關政治知識點多角度思考。
【參考答案】(1)農民工已成為我國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2分)他們在非農產業的各個領域創造著巨大的社會財富,是國民經濟快速增長重要的貢獻者。(2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能不能得到切實解決,關系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2分)關系到工業化、城鎮化和“以工補農、以城促鄉”;(2分)關系到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系的形成。(2分)
(2)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2分)農民工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全面進步,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3分)②只有關心農民工疾苦,為群眾的利益而奮斗,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理解和支持。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是億萬群眾的共同事業,依靠包括農民工在內的最廣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依靠他們的辛勤勞動才能完成。(5分)
(3)①堅持依法治國原則。有權威的政府必定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它會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從而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3分)②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有權威的政府必定是廉潔、高效、團結合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府。(3分)③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有權威的政府必定是民主的政府。要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既要堅持維護中央的權威,又要廣泛聽取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3分)④要正確行使各項國家職能,促進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發展和繁榮。(3分)(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題意也可酌情給分。)
(1)答案:流水沉積(沖積)作用(1分) 從氣候類型看,黑瞎子島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阿巴該圖洲渚島嶼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從氣候特征看,阿巴該圖洲渚島嶼比黑瞎子島的降水量小、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更大(3分)
提示: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讀圖并調動已有知識可判定,黑瞎子島與阿巴該圖洲渚島嶼都與河流有關,應為流水沖積作用形成,但前者位于大興安嶺以東,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后者位于大興安嶺以西,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再根據這兩種氣候的特點不難判斷出它們的氣候差異。(地質作用與氣候特征分析。大部分為中難題)
2)答案:商品谷物農業(2分) ①由于所處緯度位置高、氣溫低,蒸發很微弱;②地下有較厚的凍土層,地表水不易下滲;③因泥沙淤積形成懸河,河水長年單向補給該地引起;④地勢低洼,向外排水不易。(4分)
提示:考查地理知識的推理與應用能力。根據區域水系特征和位置可知:A地位于三江平原,農業以大規模的商品谷物種植為主,商品率高,屬于商品谷物農業;當地沼澤地的成因可從地形、氣候、凍土分布等方面綜合分析得出結論。(農業地域類型與沼澤成因。大部分容易)
(3)答案:三河馬、三河牛(2分) 夏季氣候溫暖,草類茂盛,土地遼闊,地勢平坦,水源豐富;臨近邊界,便于出口,有濱州鐵路與內地大型工業基地相連,便于銷售。(4分) 提高當地畜牧業生產水平的措施:①以密集的商品畜牧業代替自給自足的粗放畜牧業;②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優良畜種;③大力發展人工牧場,開辟水源,種植飼料;④改善交通條件;⑤退耕還草,保護草原生態,防止環境退化。(任對4點給4分)
提示:考查地理知識的遷移、轉化與應用能力。通過區域空間定位可知其為呼倫貝爾草原,是我國三河馬、三河牛的產區,當地發展畜牧業的條件可從地形、氣候、草原、水源、位置、市場、交通等條件分析得出;進一步發展當地畜牧業可參照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發展畜牧業經驗的模式思考。(畜牧業發展區位因素分析。難題)
(4)答案:1689年,中俄在尼布楚談判,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段邊界,以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沿外興安嶺至海為界,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領土。(6分)
(5)《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4分)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割占遼東半島,俄德法三國以武力強迫日本放棄遼寧半島。(2分)清末時,中國國際地位低下,任人宰割。(2分)
(6)戰略伙伴和經濟合作關系。(2分)意義:有利于中俄友好往來,促進雙方共同發展;有利于世界多極化的趨勢,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4分)
提示:第(4)--(6)問以中國古代、近代、現代中俄關系的演變為命題載體,考查了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第(4)問考查考生調動、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第(5)問考查考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的讀圖、識圖能力。第(6)考查考生對當代中俄關系發展的認識能力。
【答案】(7)①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與越南和哈薩克斯坦籌建跨境經濟合作區,是生產社會化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4分)②積極發展對外經濟關系,對一國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越南和哈薩克斯坦籌建跨境經濟合作區,有利于中國、越南及哈薩克斯坦的經濟發展,也是實現黑瞎子島地區繁榮穩定的必要條件。(4分)
【提示】(7)本題考查對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認識。試題要求回答為什么能夠與越南和哈薩克斯坦進行合作經濟,答題時可依據教材中我國對外開放的原因及發展對外貿易的作用,從與越南和哈薩克斯坦進行合作經濟的原因及重大意義兩個方面回答問題。
(8)材料二表明:與一般的跨境經貿區相比,黑瞎子島獨一無二的“一島兩國”特征,及其327平方公里的總面積都是非同尋常的。而最主要是,中俄邊境地區互補性很強,建設大型跨境經貿合作區,還可以把中國“振興東北工業基地”的戰略與俄羅斯的“遠東大開發戰略”結合起來,因此黑瞎子島開發前景大好。結合材料,從唯物辯證法角度說明如何實現黑瞎子島開發的大好前景?(12分)(中等難度題)
【答案】(8)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黑瞎子島的開發要堅持聯系的觀點,正確處理與俄羅斯及周邊國家之間的關系。(3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黑瞎子島的開發要從黑瞎子島 “一島兩國”的實際出發,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3分)③事物是變化發展的,事物的發展又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在黑瞎子島開發過程中,一方面要創造條件促進其繁榮和發展,另一方面要正確對待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3分)④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黑瞎子島的開發要從其自身和周邊實際出發,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確保其大好前景的實現。(3分)
【提示】(8)本題考查對唯物辯證法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解題時要依據從材料提取的有效信息如“獨一無二的‘一島兩國’特征”(矛盾的特殊性)、“把中國……與俄羅斯……結合起來”(聯系的觀點)、“實現黑瞎子島開發的大好前景”(發展的觀點)等概括出相關哲學道理,然后結合材料指出具體措施。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