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卷)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歷史部分
第Ⅰ卷(選擇題)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準確把握時空概念是學習和研究歷史的前提。回答12、13題。
12.下列對夏、商、周三朝都城位置的表述,正確的是
A.都在今天陜西省境內 B.都在關中地區
C.都在今天河南省境內 D.都在今天黃河流域
13.圖6是一張未完成的中國古代對外交通路線示意圖。根據所學知識,可以判斷與該圖對應的朝代是
A.西漢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中華民族有著與自然災害作斗爭的傳統。回答14、15題。
14.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后來,三國時蜀相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護之”。據此判斷,這項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鄭國渠 C.靈渠 D.芍陂
15.下述太平天國的主張,直接體現抗災意愿的是
選 項
A
B
C
D
《天朝田畝制度》內容
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處不足,則遷彼處
凡天下田,豐荒相通,此處荒,則移彼豐處
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
《資政新篇》內容
統一政令,以法治國
聽取社會輿論;反對迷信
興辦保險事業
興辦醫院和慈善機構
歷史上白銀曾作為稅收和貿易使用的貨幣,影響了社會發展進程;卮16、17題。
16.以下對明清時期白銀使用與流通歷史的認識,正確的是
A.“一條鞭法”實行賦役征銀促進了商品經濟發展
B.“地丁銀”加強了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
C.鴉片戰爭前,外貿出超造成中國白銀外流
D.截至清朝結束,銅錢與銀兩兌換的比值沒有改變
17.“價格革命”給16世紀的歐洲帶來的變化有
①金銀價值下降,物價猛漲 、谛屡d工商業資產階級獲得暴利
③封建主勢力加強 ④勞動人民日益貧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從歷史視角觀察周邊事物,有助于加深對歷史的理解;卮18、19題。
18.觀察圖7并閱讀簡介,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下列對箭樓的描述,正確且完整的一組是
圖7 今日箭樓
①恢復了明清時期的原貌 ②見證了北京屈辱與新生的歷史
③帝制時代結束后曾為文化場所 ④現存建筑主體建于清末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19.《北京晚報》1958年創刊,后來一度停刊,1980年復刊,下列各組口號與上述“創刊”、“復刊”時間相符的是
A.“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和平統一”
B.“反貪污、反浪費” “改革開放”
C.“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撥亂反正”
D.“向雷鋒同志學習” “實現四個現代化”
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族解放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發展到新階段;卮20、21題。
20.“亞洲的覺醒”時期,喚起亞洲各國人民民族民主意識的運動,除了下層人民的斗爭外,還有
A.以士兵為主要力量的民族起義
B.以中下級武士為主體的改革運動
C.以殖民者后裔為領導的民族獨立運動
D.以知識分子為核心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21.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進程中出現過兩個政權并存的特殊局面,標志這一局面結束的事件是
A.二月革命的爆發 B.《四月提綱》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發生 D.十月革命的勝利
遏止戰爭,實現和平是人類社會的普遍訴求。回答22、23題。
22.20世紀,國際社會為維持和平進行了不懈努力。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國際聯盟制裁了日本對中國東北三省的侵略行徑
B.聯合國安理會有權采取行動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
C.《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是美蘇兩國妥協的產物
D.冷戰結束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維護了歐洲和平
23.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西歐國家之間維持了60多年的平局面,其主要原因有
①經濟一體化發展、谡温摵霞訌姟、鄯ǖ聦崿F和解 ④民族矛盾消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第Ⅱ卷(非選擇題)
37.(36分)某班學生舉辦“學習歷史?話說改革?展望未來”的主題演講會。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主題發言一:王安石變法與民生
發言引用了 《宋史?王安石傳》:安石曰:“變風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鄙弦詾槿!瓝屹D高下,各令出錢雇人充役……以東、西、南、北各千步,當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為一方,歲以九月,令、佐分地計量,驗地土肥瘠,定其色號,分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稅數。
(1)上引材料涉及王安石變法的法令是 、 。(4分)
從關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這些措施的目的。(4分)
主題發言二: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與近代教育變革發言引用了梁啟超的《變法通議》: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
(2)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在興人才、開學校方面有什么共同點?(4分)結合這一時期的相關史實說明教育變革對中國社會進步所起的作用。(4分)
主題發言三:羅斯福新政與社會救濟
下面是主題發言的片段:1929年10月,一片繁榮的美國爆發經濟危機,股價狂跌,企業倒閉,失業人數激增。但政府沒有采取積極應對措施,結果胡佛總統的名字成了貧困的同義詞。1933年,羅斯福總統大刀闊斧地對金融、工業、農業等方面進行改革,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為失業者、兒童、老人、殘疾人提供社會救濟。政府推行“以工代賑”投資興辦田納西河流改造等公共工程,雇傭了數百萬人,使中下層民眾收入提高。新政推動美國經濟逐步走出低谷。
(3)請結合上述發言概括羅斯福新政社會救濟政策的特點并加以評價。(8分)
主題發言四:世界偉人鄧小平
發言引用了《鄧小平文選》中的4個精辟論斷:
①“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爭論,的確是個思想路線問題,是個政治問題,是個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問題!
②“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
③“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
④“中國的對外政策是獨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結盟。”“中國對外政策的目標是爭取世界和平!
(4)請解讀上引②、③、④論斷,完成主題發言稿。(12分)
(提示:下文劃線文字部分是解讀示例。請參照示例將答題內容寫在相應的橫線上。每個論斷的解讀都可從內容或作用中任選其一作答。要求:觀點正確,內容具體)
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鄧小平堅定支持。這次討論肯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關于黨的基本路線,
。
關于“計劃”和“市場”的論斷,
。
關于新時期的外交,
。
總結:
。
39.(25分)科技革命使世界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一些國家結合自身條件,抓住機遇,實現了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這是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重要經驗;卮鹣铝袉栴}。
19世紀晚期,德國在工業化的進程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德國政府出面鼓勵“技術接收”,1886年到1890年間,德國六大公司購買了948項英國專利。德國依靠高度合理化的生產體制,將世界市場上合成工業的壟斷權從英國人手里奪得。在國家的支持下,德國銀行向本國公司提供大量資金,使它們能夠進行科學技術研究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盡可能地集中力量辦好以科學為基礎的工業。德國正是依靠一種新的體制和社會機構,推動科技與工業的發展。
――摘編自馬克?主編:《世界文明史》(下)
(1)概括上引材料所述德國經濟發展的原因。(8分)
20世紀中后期,在一些傳統工業基礎薄弱的地區,出現了一種新興的工業區。如意大利的薩索洛,數百家以瓷磚生產為中心的中小企業,通過生產-銷售-服務-信息網絡,實現了規模經濟生產,帶動了地區經濟發展。
(2)簡述這類新興工業區的特點。(8分)
(3)當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促進了信息化的迅猛發展,給我國帶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機遇。結合經濟常識,從下表所列的幾個方面說明國家應采取哪些戰略或措施,促進我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9分)
方面
戰略或措施
(范例)工業化發展道路
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優化產業結構
轉變消費結構
對外開放
40.(30分)北京奧運火炬接力以“和諧之旅”為主題。圣火于
奧運火炬傳遞到經濟特區深圳、汕頭、廈門。這些城市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
(1)指出上述城市經濟發展的區位優勢;說明城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12分)
奧運火炬完成了在廣東、福建的傳遞之后進入江西。在這段路線上,也不斷在發生另一種“傳遞”:許多企業從廣東和福建遷移到江西。
有人把市場經濟形象地稱為“候鳥經濟”,資本總是“飛向”成本低、收益高的地區。毗鄰廣東的江西某地,在調查中發現:本地的工業電價低于珠三角地區30%、水價至少低0.5元/m3,具有綜合成本優勢。當地政府通過對企業遷移現象的分析,預見到廣東企業會向周邊地區輻射。于是,該地有計劃地出臺一系列措施,比如以“一站式”服務提高行政效率,并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使很多廣東企業到本地安家落戶。
(2)分析上述材料,說明該地是怎樣發揮主觀能動性發展經濟的。(10分)
北京奧運圣火在江西瑞金井岡山
南昌傳遞。這里曾是中國“革命圣火”燎原之地。
(3)請將圖片按中國革命發展的歷程排序(填寫圖號),并寫出與每一圖片相對應的歷史事件的意義。
排序:圖( )圖( )
圖( )。(2分)
歷史意義:(6分)
圖13: 。
圖14: 。
圖15: 。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卷)
Ⅰ卷
12.D 13.B 14.A15.C 16.A 17.C 18.B 19.C 20.D 21.C
22.B 23.A
Ⅱ卷(共5小題,共160分)
37.(1)募役法 方田均稅法
實行募役法是為了減輕農民勞役負擔,不誤農時。實行方田均稅法是為了減輕無地、少地農民的負擔。
(2)開辦新式學校;派遣留學生。
可從新式人才、新式學校等方面舉例闡述其作用。如:詹天佑留學歸國,成為著名鐵路工程師,主持修建了京張鐵路,促進了近代交通發展。戊戌變法時開辦京師大學堂,促進近代文化教育發展。
(3)特點:社會救濟與提供就業相結合;政府干預!
評價: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社會負擔,穩定了社會秩序;刺激了消費和生產,促進了經濟復蘇。
(4)答案要點舉例:(從內容或作用角度作答,觀點正確,內容具體,即可得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堅定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向。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創新;為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理論根據。新時期我國獨立自主的外交原則具體地表現為不結盟政策;這種獨立自主的、不結盟的和平外交政策,既符合于中國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鄧小平是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做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
39.(1)政府扶植經濟發展;建立合理化生產體制;鼓勵利用先進科技成果。
(2)以輕工業為主;中小型企業為主(或者企業規模。簧a過程與布局分散;生產靈活多變,產品面向市場。
(3)
方面
戰略或措施
優化產業結構
通過自主創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
轉變消費結構
提高收入水平,創造新的社會需求,開拓新的市場,利用消費對生產的引領作用促進產業升級。
對外開放
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最大限度地分享新科技革命的成果,走科技開發與應用的國際化道路。
40. (1)臨!。ǖ靥幯睾#秽徑郯呐_;優惠的政策,著名的僑鄉,利于吸引境外投資,引進技術及管理經驗。城市是區域的管理中心、服務中心、經濟增長中心,能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2)①積極認識規律,以對規律作用的認識指導本地經濟發展。
②努力發揮認識的預見性、創造性、目的性和計劃性特點,制定相關措施,促進本地經濟發展。
③尊重客觀規律,利用綜合成本優勢等有利條件,創造“一站式”服務等新的條件,推動本地經濟發展。
(3)排序:1514
13
圖13:建立了全國性的紅色政權。
圖14:創建了第一支堅強的紅軍部隊;鞏固和擴大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圖15: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誕生了。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