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本文是一篇記敘文.敘述了旅鴿逐漸消失的過程.在美國,18世紀和19世紀旅鴿的數量很大.人們認為旅鴿數量多,會永恒的供應,于是成千的人殺害了旅鴿.19世紀末,美國人是為了需要木材而驅趕旅鴿.在1897年,到密歇根州通過禁止屠殺旅鴿的法律時,在美國已經10年沒有見過大的旅鴿群.最后一批旅鴿,于1914年,在辛辛那提動物園死去.
解答 24.D 細節理解題.在18世紀和19世紀初期,旅鴿的數量怎么樣?根據Passenger pigeons(旅鴿)once flew over much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unbelievable numbers.Written accounts from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described flocks(群)so large that they darkened the sky for hours.可知在美國,18世紀和19世紀旅鴿的數量很大.故選D.
25.B 詞義猜測題.劃線單詞undoing可能指的是旅鴿發生了什么情況?根據Where the birds were abundant,people believed there was an ever-lasting supply and killed them by the thousands.可知人們認為旅鴿數量多會永恒的供應,于是成千的人殺害了旅鴿.因此判斷此處undoing的意思是死亡,毀滅.故選B.
26.C 細節理解題.人們殺死旅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據Commercial hunters attracted them to small clearings with grain,waited until pigeons had settled to feed,then threw large nets over them,taking hundreds at a time.The birds were shipped to large cities and sold in restaurants.可知商業獵人捕捉了大量的旅鴿,把他們賣到大城市的餐館里,因此推測人們殺死旅鴿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賺錢.故選C.選項A的意思是尋開心.文中沒有提到讓人們高興的內容,故不符合文章的意思.選項B,為了挽救其他鳥類.在文中沒有提到其他鳥類,故不符合原文,故排除B項.選項D,為了保護莊稼.根據the hardwood forests where passenger pigeons nested had been damaged by Americans'need for wood,which scattered(驅散)the flocks and forced the birds to go farther north,可知美國人是為了需要木材而驅趕旅鴿,而不是為了保護莊稼,故排除D項.
27.B 推理判斷題.關于密歇根州通過得法律我們可以推斷出什么?根據In 1897,the state of Michigan passed a law prohibiting the killing of passenger pigeons,but by then,no sizable flocks had been seen in the state for 10 years.可知到密歇根州通過禁止屠殺旅鴿的法律時,在美國已經10年沒有見過大的旅鴿群,這可推斷旅鴿數量已經很少了,因此這項法律通過得太晚了.故選B.
點評 本文考查細節題為主,細節題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與答案有關的信息?或是其變體.搜查信息在閱讀中非常重要它包括理解作者在敘述某事時使用的具體事實、數據、圖表等細節信息.在一篇短文里大部分篇幅都屬于這類圍繞主體展開的細節.做這類題一般采用尋讀法?即先讀題,然后帶著問題快速閱讀短文,找出與問題有關的詞語或句子,再對相關部分進行分析對比,找出答案.
科目:高中英語 來源: 題型:書面表達
計劃 | 理由 |
休息 | 學習太累,缺少鍛煉和休息 |
看望鄉下的祖父母 | 幫助他們做點家務,并給他們談談你身邊的事 |
和朋友進行短途旅游 | 欣賞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英語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英語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英語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英語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英語 來源: 題型:聽力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