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長度為l的輕桿上端連著一質量為m的小球A(可視為質點),桿的下端用鉸鏈固接于水平面上的O點。置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立方體B恰與A接觸,立方體B的質量為m2。施加微小擾動,使桿向右傾倒,各處摩擦均不計,而小球A與立方體B剛脫離接觸的瞬間,桿與地面夾角恰為,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A與立方體B剛脫離接觸的瞬間A與立方體B的速率之比為1:2
B.小球A與立方體B剛脫離接觸的瞬間,立方體B的速率為
C.小球A落地時速率為
D.小球A、立方體B質量之比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內壁光滑半徑大小為的圓軌道豎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個質量為
的小球恰好能通過軌道最高點在軌道內做圓周運動。取桌面為重力勢能的參考面,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則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其機械能E、動能
、向心力
、速度的平方
,它們的大小分別隨距桌面高度h的變化圖像正確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按照我國整個月球探測活動的計劃,在第一步“繞月”工程圓滿完成各項門標和科學探測任務后,第二步“落月”工程也已在2013年以前完成。假設月球半徑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0,飛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為3R的圓形軌道I運動,到達A點時,點火變軌進入橢圓軌道Ⅱ;到達軌道Ⅱ的近月點B再次點火進入月球近月圓軌道III繞月球做圓周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飛船在軌道Ⅰ上的運行速率為
B.飛船在A點處點火變軌時,動能增大
C.飛船從A到B運行的過程中機械能增大
D.飛船在軌道Ⅲ繞月球運動一周所需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放著一左測截面是半圓的柱狀物體B,在物體B與豎直墻之間放置一光滑小球A,整個系統處于靜止狀態,F用水平力F拉著物體B緩慢向右移動一小段距離后,系統仍處于靜止狀態,在此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小球A對物體B的壓力逐漸增大B.小球A對物體B的壓力逐漸減小
C.拉力F逐漸減小D.墻面對小球A的支持力先增大后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小球沿足夠長的斜面向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依次經a、b、c、d到達最高點e.已知xab=xbd=6 m,xbc=1 m,小球從a到c和從c到d所用的時間都是2 s,設小球經b、c時的速度分別為vb、vc,則( )
A. vc=3 m/s
B. vb=4 m/s
C. 從d到e所用時間為2 s
D. de=4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光滑固定軌道ABCD上有兩個可視為質點的滑塊,滑塊中間有一壓縮彈簧且與兩物體不拴連,左側物體質量m1未知,右側物體質量,軌道右側為半徑
的半圓弧AB,A為圓弧最高點,B為最低點和水平面相切,左側軌道CD為一半徑為
且圓心角
的圓弧,轉輪大小可忽略不計的粗糙的傳送帶EF長L=3m與水平面也成θ角,傳送帶沿斜面向上始終以
勻速運動,傳送帶上表面與左端圓弧末端D點相切且剛好無彈力接觸。現將兩物體同時在水平軌道上由靜止釋放,若彈簧的彈性勢能完全轉化為兩物體的動能,彈簧恢復原長前兩物體并未進入圓弧軌道,最終m2恰好能通過右側半圓弧A點,m1通過圓弧軌道CD滑上傳送帶,在傳送帶上一直做勻變速運動且到達F點時速度大小
,m1通過傳送帶EF的過程中,系統摩擦生熱量Q與m1的機械能變化量ΔE剛好相等,g=10m/s,sinθ=0.6,cosθ=0.8.求:
(1)m2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vB;
(2)彈簧初始狀態具有的彈性勢能Ep;
(3)m1通過傳送帶EF的過程中,電動機額外消耗的電能上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半徑為R=0.3m的半圓弧固定在水平面上,一根足夠長的且不可伸長的柔軟輕質細繩將兩個可視為質點的兩個小球連接,細繩通過兩個固定的大小可忽略的滑輪,左側質量為的A球與半圓弧圓心等高且剛好與半圓弧內壁無彈力接觸,小球距上端滑輪
,右側B球質量為
,重力加速度g=10m/s2,整個系統不計切摩擦阻力及空氣阻力,F將兩球同時由靜止釋放,求:
(1)A球到達半圓弧最底端時的速度大小νA;
(2)A球從靜止釋放到到達半圓弧最低端過程中輕質細繩對它所做的功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通過研究重錘的落體運動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1)在該實驗中所需要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寫代號)
A.重錘的質量 B.重錘底部距水平地面的高度
C.重錘下落的高度 D.與下落高度對應的重錘的瞬時速度
(2)在實驗得到的紙帶中,我們選用如圖乙所示的起點0(與相鄰點之間距離約為2mm)的紙帶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圖中A、B、C、D、E、F、G為七個相鄰的原始點,F點是第n個點。設相鄰點間的時聞間隔為T,下列表達式可以用在本實驗中計算F點速度vF的是_____
A. B.
C.
D.
(3)實驗中在操作、測量及計算無誤的前提下所求總要略小于gh,產生這一結果的系統誤差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力對原來靜止的物體做的功與物體獲得的速度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實驗過程中有平衡摩擦力的步驟,并且設法讓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以整數倍增大,即分別為W0、2W0、3W0、4W0……
①實驗中首先通過調整木板傾斜程度平衡摩擦力,目的是______(填寫字母代號) 。
A.為了釋放小車后小車能做勻加速運動
B.為了增大橡皮筋對小車的彈力
C.為了使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對小車做的功
D.為了使小車獲得較大的動能
②圖乙是在正確操作情況下打出的一條紙帶,從中截取了測量物體最大速度所用的一部分,已知相鄰兩點打點時間間隔為0.02s,則小車獲得的最大速度vm=_____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數字)。
③幾名同學在實驗中分別得到了若干組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W與小車獲得最大速度vm的數據,并利用數據繪出了圖丙給出的四個圖象,你認為其中正確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彈性輕繩(繩的彈力與其伸長量成正比)穿過固定的光滑圓環B,左端固定在A點,右端連接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A、B、C在一條水平線上,彈性繩自然長度為AB。小球穿過豎直固定的桿,從C點由靜止釋放,到D點時速度為零,C、D兩點間距離為h。已知小球在C點時彈性繩的拉力為0.5mg,g為重力加速度,小球和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彈性繩始終處在彈性限度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C點到D點運動過程中,彈性繩對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B.若在D點給小球一個向上的速度v,小球恰好回到C點,則
C.小球從C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為mgh
D.若僅把小球質量變為2m,則小球到達D點時的速度大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