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B兩物塊的質量分別為2m 和m,靜止疊放在水平地面上。A、B間動摩擦因數為μ,B 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可認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為g。現對A施加一水平拉力F,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當 F < 2 μmg 時,A、B 都相對地面靜止
B.當 F =mg 時,A 的加速度為
g
C.當 F > 3 μmg 時,A 相對 B 滑動
D.無論 F 為何值,B 的加速度不會超過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為“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砂和砂桶的總質量為m,小車和砝碼的總質量為M.實驗中用砂和砂桶總重力的大小作為細線對小車拉力的大小.
(1)實驗中,為了使細線對小車的拉力等于小車所受的合外力,先調節長木板一端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接下來還需要進行的一項操作是_______.
A.將長木板水平放置,讓小車連著已經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給打點計時器通電,調節m的大小,使小車在砂和砂桶的牽引下運動,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B.將長木板的一端墊起適當的高度,讓小車連著已經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撤去砂和砂桶,給打點計時器通電,輕推小車,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C.將長木板的一端墊起適當的高度,撤去紙帶以及砂和砂桶,輕推小車,觀察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2)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為使細線對小車的拉力等于砂及砂桶的總重力,應滿足M_______m(填“遠大于”、“遠小于”或“等于”)
(3)圖2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A、B、C、D、E、F、G為7個相鄰的計數點,相鄰的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量出相鄰的計數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已知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則小車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群處于激發態的氫原子向基態躍遷,發出的光以相同的入射角
照射到一塊平行玻璃磚A上,經玻璃磚A后又照射到一塊金屬板B上,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入射光經玻璃磚A后會分成相互平行的三束光線,從躍遷到
發出的光經玻璃磚A后的出射光線與入射光線間的距離最小
B.在同一雙縫干涉裝置上,從躍遷到
發出的光形成的干涉條紋最窄
C.經玻璃磚A后有些光子的能量將減小,有些光在玻璃磚的下表面會發生全反射
D.若從能級躍遷到
能級放出的光子剛好能使金屬板B發生光電效應,則從
能級躍遷到基態放出的光子一定能使金屬板B發生光電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某原子能級示意圖,大量處于能級的該原子吸收一定頻率的光子后能向外輻射6種頻率的光子。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能級的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可能為2.7eV
B.該原子一定由能級躍遷到
能級
C.相鄰能級躍遷中,從能級躍遷到
能級,向外輻射的光子波長最短
D.用能量為4eV的電子干擾能級的原子,不能使處于該能級的原子發生躍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質量為 M 的斜劈形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質量為 m 的物塊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速度為零后又加速返回,而物體 M 始終保持靜止,已知 m 與 M 之間動摩擦因數0 ,則在物塊 m 上、下滑動的整個過程中
A.地面對物體 M 的摩擦力始終向左
B.地面對物體 M 的摩擦力先向右,后向左
C.地面對物體 M 的支持力總等于(M+m)g
D.地面對物體 M 的支持力總小于(M+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μ<1),F對木箱施加一拉力 F,使木箱做勻速直線運動。設 F 的方向與水平面夾角為θ,如圖所示,在θ從 0 逐漸增大到 90°的過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變,則
A.F 先減小后增大B.F 一直增大
C.F 的功率逐漸減小D.F 的功率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盧瑟福的粒子散射實驗的經典再現,用放射性元素發岀的
粒子轟擊金箔,用顯微鏡觀測在環形熒光屏上所產生的亮點,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熒光屏上形成的亮點是由粒子在金箔上打出的電子產生的
B.盧瑟福設計該實驗是為了驗證湯姆生原子模型的正確性,進一步探究原子的結構與組成,試圖有新的發現與突破
C.整個裝置封閉在玻璃罩內,且抽成真空,是為了避免粒子與氣體分子碰撞而偏離了原來運動方向
D.之所以設計成環形熒光屏,是因為盧瑟福在實驗前認為粒子可能能穿過金箔,也可能穿不過,而反彈回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軌道電子俘獲”是放射性同位素衰變的一種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稱為母核)俘獲一個核外電子,其內部一個質子轉變為中子,從而變成一個新核(稱為子核),并且放出一個中微子的過程。中微子的質量極小,不帶電,很難探測到,人們最早就是通過子核的反沖而間接證明中微子存在的。若一個靜止的原子核發生“軌道電子俘獲”(電子的初動量可不計),則( )
A.母核的質量數大于子核的質量數
B.母核的電荷數大于子核的電荷數
C.子核的動量與中微子的動量相同
D.子核的動能大于中微子的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流星”是一種常見的雜技項目,該運動可簡化為輕繩一端系著小球在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模型,如圖所示。已知小球在最低點Q處速度為v0,輕繩長為L,球大小忽略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運動到最低點 Q時,拉力一定大于重力
B.v0 越大,則在最高點 P 和最低點 Q 繩對小球的拉力差越大
C.若v0 >,則小球一定能通過最高點P
D.若v0 > ,則細繩始終處于繃緊狀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許多情況下光是由原子內部電子的運動產生的,因此光譜研究是探索原子結構的一條重要途徑。利用氫氣放電管可以獲得氫原子光譜,根據玻爾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氫原子光譜的產生機理。已知氫原子的基態能量為E1,激發態能量為,其中n = 2,3,4…。1885年,巴爾末對當時已知的在可見光區的四條譜線做了分析,發現這些譜線的波長能夠用一個公式表示,這個公式寫做
,n = 3,4,5,…。式中R叫做里德伯常量,這個公式稱為巴爾末公式。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則里德伯常量R可以表示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