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合外力方向不變,大小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設該物體在t0和2t0時刻相對于出發點的位移分別是x1和x2,速度分別是v1和v2,合外力從開始至t0時刻做的功是W1,從t0至2t0時刻做的功是W2,則( )
A. x2 = 5x1 v2 = 3v1
B. x1 = 9x2 v2 = 5v1
C. x2 = 5x1 W2 = 8W1
D. v2 = 3v1 W2 = 9W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物體沿固定斜面從靜止開始向下運動,經過時間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體運動過程中物體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別表示該物體所受的合力、物體的速度、位移和機械能,則下列圖象中可能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開普勒分別于1609年和1619年發表了他發現的行星運動規律,后人稱之為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關于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所有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圓,太陽處在圓心上
B. 對任何一顆行星來說,離太陽越近,運行速率就越大
C. 在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后,開普勒才發現了行星的運行規律
D. 開普勒獨立完成了觀測行星的運行數據、整理觀測數據、發現行星運動規律等全部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火星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質量約為地球的十分之一,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半徑約為地球公轉半徑的1.5倍.根據以上數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數值比地球表面小
B. 火星公轉的周期比地球的長
C. 火星公轉的線速度比地球的大
D. 火星公轉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發射的“嫦娥一號”衛星經過多次加速、變軌后,最終成功進入環月工作軌道.如圖所示,衛星既可以在離月球比較近的圓軌道a上運動,也可以在離月球比較遠的圓軌道b上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衛星在a上運行的線速度小于在b上運行的線速度
B. 衛星在a上運行的周期大于在b上運行的周期
C. 衛星在a上運行的角速度小于在b上運行的角速度
D. 衛星在a上運行時受到的萬有引力大于在b上運行時的萬有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有一塊木板靜止在足夠長的粗糙水平面上,長為L=2m,木板右端放著一小滑塊,現用水平恒力F作用在木板M右端,恒力F取不同數值時,小滑塊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別對應不同數值,兩者的a-F圖象如圖乙所示,已知木板與地面的滑動摩擦因數μ2=0.1,取g=10m/s2,求:
(1)小滑塊與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因數μ1;
(2)木板的質量M和小滑塊的質量m;
(3)若水平恒力F=29N,且始終作用在木板M上,當小滑塊m從木板上滑落時,經歷的時間t為多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卷揚機的繩索通過定滑輪用力F拉位于粗糙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動.在移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對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動能與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B.F對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
C.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勢能
D.F對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機械能與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電子經電壓U1加速后,進入兩塊間距為d,電壓為U2的平行金屬板間,若電子從兩板正中間垂直電場方向射入,且正好能穿出電場,設電子的電量為e.求:
(1)金屬板AB的長度.
(2)電子穿出電場時的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的長度L=7.5m,皮帶輪的半徑R=0.1m,皮帶輪以角速度ω順時針勻速轉動。現有一小物體(視為質點)從A點無初速度滑上傳送帶,到B點時速度剛好達到傳送帶的速度v0,越過B點后做平拋運動,落地時物體的速度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37°。已知B點到地面的高度h=5m,g=10m/s2,求:
(1)小物體越過B點后經多長時間落地及平拋的水平位移s;
(2)皮帶輪的角速度ω;
(3)物體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是用一主尺最小分度為1mm,游標上有20個分度的卡尺測量一工件的長度,結果如圖所示。可以讀出此工件的長度為____________cm.圖(乙)是用螺旋測微器測量某一圓筒內徑時的示數,此讀數應為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