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彈性勢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任何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都具有彈性勢能
B.任何具有彈性勢能的物體,一定發生了彈性形變
C.物體只要發生形變,就一定具有彈性勢能
D.彈性勢能具有勢能的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豎直固定一半徑為R的光滑半圓槽軌道,其底端恰與水平面相切。質量為m的小球以大小為v0的初速度經半圓槽軌道最低點B滾上半圓槽,小球恰能通過最高點C后落回到水平面上的A點。(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求:
(1)小球通過B點時對半圓槽的壓力大小;
(2)A、B兩點間的距離;
(3)小球落到A點時的速度方向(請用速度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的正切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砂袋用不可伸長的輕繩懸于O點。開始時砂袋處于靜止狀態,此后用彈丸以水平速度擊中砂袋后均未穿出。第一次彈丸的速度大小為v0 ,打入砂袋后二者共同擺動的最大擺角為θ(θ<90°),當其第一次返回圖示位置時,第二粒彈丸以另一水平速度v又擊中砂袋,使砂袋向右擺動且最大擺角仍為θ。若彈丸質量均為m,砂袋質量為7m,彈丸和砂袋形狀大小均忽略不計,子彈擊中沙袋后漏出的沙子質量忽略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求:
①輕繩長度L(用θ、g、v0表示);
②兩粒彈丸的水平速度之比v0/v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1)用5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某物體長度如圖甲所示,可知其長度為 cm;用螺旋測微器測量某物體直徑如圖乙所示,可知其直徑為 mm.
(2).①如圖丙是多用電表的刻度盤,當選用量程為2.5V的電壓檔測量電壓時,表針指示圖示位置,則所測電壓為 V;
②若選用倍率為“×10”的電阻檔測量電阻時,表針也指示在圖丙所示的同一位置,則所測電阻的阻值為 Ω.
③如果要用此多用電表測量一個約3.0×103Ω的電阻,為了使測量比較準確,應遠的歐姆檔是 (選填“×10”、“×10”或“×1K”).換檔結束后,實驗操作中首先要進行的步驟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學習小組要用伏安法盡量準確地描繪一個標有“6V,1.5W”的小燈泡的I-U圖線,現有下列器材供選用:
A.學生電源(直流9V)
B.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C.電壓表(0~3V,內阻約10KΩ)
D.電壓表(0~6V,內阻約10KΩ)
E.電壓表(0~15V,內阻約30KΩ)
F.電流表(0~0.3A,內阻約0.3Ω)
G.電流表(0~0.6A,內阻約0.4Ω)
H.電流表(0~3A,內阻約0.6Ω)
I.滑動變阻器(10Ω,2A)
J.滑動變阻器(200Ω,1A)
(1)實驗中需要用到的儀器有:A、B、 (用字母序號表示);
(2)在下面方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圖:
(3)對應實驗電路圖將實物連線補充完整;
(4)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應在 (選填“a”或“b”)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船勻速橫渡一條河流,寬200m,當船頭垂直對岸方向航行時,從出發點經時間400s到達正對岸下游120m處,求:
(1)水流的速度;
(2)若船頭保持與河岸成某個角度向上游航行,使船航行的軌跡垂直于岸,則船從出發點到達正對岸所需要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質量為m=2kg的小物塊放在足夠長的水平面上,用水平長細線緊繞在半徑為R=1m、質量為2kg的薄壁圓筒上。t=0時刻,圓筒在電動機帶動下由靜止開始繞豎直中心軸轉動,角速度滿足,物塊和地面之間滑動摩擦因數
,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物塊運動的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及繩子拉力的大小;
(2)從0到3s內小物塊的位移大小;
(3)從0到3s內電動機做了多少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詞語中劃線的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璀璨(càn) 斑斕(lán) 撒手人寰(huán)
B.目眩(xuàn) 畏葸(sī) 孜孜不倦(zī)
C.怪誕(dàn) 湮沒(yān) 自鳴得意(míng)
D.遐想(xiá) 杜撰(zhuàn) 驚詫不已(ch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把水或油灌入小口瓶時,常在瓶口插入一根竹筷或玻璃棒,水或油就沿著竹筷或玻璃棒流入瓶中,不致流到瓶子外面,這是什么道理?如果要將水銀灌入小口瓶中,能否采用竹筷或是玻璃棒?你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電源電動勢E及電阻R1和R2阻值,實驗器材有:待測電源E(不計內阻),待測電阻R1,待測電阻R2,電壓表V(量程為1.5V,內阻很大),電阻箱R(0~99.99Ω),單刀單擲開關S1,單刀雙擲開關S2,導線若干.
(1)先測電阻R1的阻值.請將甲同學的操作補充完整:
A.閉合S1,將S2切換到a,調節電阻箱,讀出其示數r和對應的電壓表示數U1,
B.保持電阻箱示數不變, ,讀出電壓表的示數U2;
C.則電阻R1的表達式為R1= .
(2)甲同學已經測得電阻R1=4.8Ω,繼續測電源電動勢E和電阻R2的阻值.該同學的做法是:閉合S1,將S2切換到a,多次調節電阻箱,讀出多組電阻箱示數R和對應的電壓表示數U,由測得的數據,繪出了如圖乙所示的圖線,則電源電動勢E= V,電阻R2= Ω.若在(2)步驟中考慮電壓表的分流作用,甲同學測得的電動勢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實值.
(3)利用甲同學設計的電路和測得的電阻R1,乙同學測電源電動勢E和電阻R2的阻值的做法是:閉合S1,將S2切換到b,多次調節電阻箱,讀出多組電阻箱示數R和對應的電壓表示數U,由測得的數據,繪出了相應的圖線,根據圖線得到電源電動勢E和電阻R2.這種做法與甲同學的做法比較,由于電壓表測得的數據范圍 (選填“較大”、“較小”或“相同”),所以 同學的做法更恰當些(選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