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物塊P、Q疊放在一起,靜止在水平面上。則在下列的各對力中屬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
A. P所受到的重力和Q對P的支持力
B. Q受到的重力和Q對地球的吸引力
C. P對Q的壓力和Q對P的支持力
D. Q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Q的支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如圖所示裝置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質量為的鋼球A用細線懸掛于O點,質量為
的鋼球B放在離地面高度為H的小支柱N上,O點到A球球心的距離為L,使懸線伸直并與豎直方向夾角為
,釋放后A球擺到最低點時恰與B球對心碰撞,碰撞后,A球把原來靜止與豎直方向的輕質指示針OC推到與豎直方向夾角為
處,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鋪有一張蓋有復寫紙的白紙,保持
角度不變,多次重復上述實驗,白紙上記錄到多個B球的落點,進而測得B球的水平位移S,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g
(1)A、B兩個鋼球的碰撞近似看成彈性碰撞,則A球質量______B球質量(填入“大于”、“小于”或“等于”)
(2)為了對白紙上打下的多個B球的落地點進行數據處理,進而確定落點的平均位置,需要用到的器材是_________。
(3)用題中所給的字母表示,碰撞前A球的動量=__________,碰撞后A球的動量
=_______,碰撞后B球的動量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小球A、B、C質量分別為m、2m、3m,A與天花板間,B與C間用彈簧相連,當系統平衡后,突然將A、B間繩燒斷,在繩斷瞬間, A、B、C的加速度(以向下為正方向)分別為( )
A.g、g、g
B.-5g、2.5g、0
C.-5g、2g、0
D.-g、 2g、 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加速度與合外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某同學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①他想用砝碼桶及桶內砝碼的總重力表示滑塊受到的合外力,為了減小這種做法帶來的實驗誤差,他采取了兩方面的措施:
(i)用小木塊將長木板無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ii)使砝碼桶及桶內砝碼的總質量_______滑塊和滑塊上砝碼的總質量(填“遠大于”或“遠小于”)。
②在一定的情況下,測得加速度
與滑塊和滑塊上砝碼的總質量
的數據如下表:
(i)根據表中的數據在坐標紙上做出—
的圖線;
(ii)由—
圖線可知,當
一定時,
與
成_________關系(填“正比”或“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從微觀角度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個非孤立系統可能從熵大的狀態向熵小的狀態發展
B.一個非孤立系統可能從熵小的狀態向熵大的狀態發展
C.一個宏觀狀態所對應的微觀狀態越多,越是無序,熵值越大
D.出現概率越小的宏觀狀態熵值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光譜分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進行光譜分析時,既可以利用連續光譜,也可以利用線狀光譜
B.進行光譜分析時,必須利用線狀光譜或吸收光譜
C.利用光譜分析可以鑒別物質和確定物質的組成成分
D.利用光譜分析不可以深入了解原子的內部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還要領悟并掌握處理物理問題的思想與方法,如理想模型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想法、等效替代法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建立質點的概念時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B.由平均速度引入瞬時速度的概念采用了極限思想法
C.建立合力與分力的概念時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D.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時,采用了控制變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