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示電路中,、
為定值電阻,電源內阻為r,閉合開關S,電壓表顯示有讀數,調節可變電阻R的阻值,使電壓表示數增加
,則在此過程中( )
A.可變電阻R阻值增大,通過它的電流增大
B.電阻兩端的電壓減小,變化量等于
C.通過電阻的電流減小,變化量大于
D.電源的路端電壓增大,變化量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靜電除塵裝置中有長為L、寬為b、高為d的矩形通道,其前、后面板使用絕緣材料,上下面板使用金屬材料。圖乙是裝置的截面圖,上、下兩板與電壓恒定的高壓直流電源相連。質量為m、電荷量為-q、分布均勻的塵埃以水平速度進入矩形通道、當帶負電的塵埃碰到下板后其所帶電荷被中和,同時被收集。通過調整兩板間距d可以改變收集效率
。當d=
時,
為81%(即離下板0.81
范圍內的塵埃能夠被收集)。不計塵埃的重力及塵埃之間的相互作用:
(1)求上下板間電壓;
(2)求收集效率為100%時,兩板間距的最大值d;
(3)求收集效率為與兩板間距d 的函數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符合物理史實的是
A. 安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 B. 伽利略發現了行星的運動規律
C. 奧斯特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說 D. 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法拉第是一位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他在電磁學方面做出了基礎而重要的貢獻,被稱為“電學之父”和“交流電之父”.關于法拉第的成就,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和楞次定律
B. 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
C. 驗證了麥克斯韋關于電磁波的預言
D. 提出場的概念,認為電場對電荷有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做出了重要貢獻。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 開普勒測出了萬有引力常數
B. 愛因斯坦發現了天然放射現象
C. 安培提出了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力公式
D. 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兩個等量正電荷的連線的垂直平分線上有m、n兩點,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n點電場強度一定比m的大
②n點電勢一定比m的高
③負電荷從m到n點電勢能要增加
④負電荷從m點在電場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經過一段時間,還能回到m點。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圖中虛線表示原子核形成的電場的等勢線,實線表示一個α粒子運動的軌跡,在α粒子從a運動到b,再運動到c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B、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C、電場力先做負功,后做正功,總功為零
D、加速度先變小,后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紀念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就,發揚航天精神,自2016年起,將每年的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在46年前的這一天,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若該衛星運行軌道與地面的最近距離為,最遠距離為
。已知地球的半徑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月球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周期為T,引力常量為G,根據以上信息可求出的物理量有( )
A. 地球的質量
B. 月球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軌道半徑
C.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繞地球運動的周期
D.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近代物理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盧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建立的基礎是湯姆遜發現了電子
B.一群處于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能輻射出6種不同頻率的光
C.重核裂變過程生成中等質量的核,反應前后質量數守恒,但質量一定減少
D.10個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經一個半衰期后,一定有5個原子核發生衰變
E.在光電效應實驗中,用同種頻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屬表面,從金屬表面逸出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越大,這種金屬的逸出功
就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