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瞬時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瞬時速度是指物體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時刻的速度
B. 平均速度是物體在一段時間內位移與所用時間的比值,方向沿運動軌跡的切線方向
C. 做變速運動的物體,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 物體做變速運動時,平均速度是指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質量為m0=80kg的溜冰運動員推著一輛質量為mA=16kg的小車A以v0=10m/s的共同速度在光滑的冰面上向右勻速滑行。某時刻,他發現正前方有一輛靜止的小車B,小車B的質量為mB=64kg,運動員為了避免自己與小車B相撞,將小車A用力向正前方推出,小車A離開運動員時相對于地面的速度為vA=20m/s,小車A與小車B發生碰撞后沿原路反彈回來。運動員抓住反彈回來的小車A,再次與小車A以共同的速度前進。在此后的過程中,小車A和小車B恰好不會再次相撞。不考慮摩擦和空氣阻力。求:
(1)將小車A推出后,運動員的速度v1;
(2)小車A與小車B碰撞后,小車B的速度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只電爐的電阻絲和一臺電動機線圈電阻相同都為R。設通過它們的電流相同(電動機正常運轉),則在相同的時間內( )
A. 電爐和電動機兩端電壓一定相等
B. 電爐產生的電熱一定小于電動機產生的電熱
C. 電動機輸出的功率一定大于電爐消耗的功率
D. 電動機消耗的功率一定大于電爐消耗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機動車載物應當符合核定的載質量,嚴禁超載。這個規定的實施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請你根據所學的物理知識,寫出制定這一規定的一條科學依據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把氫氣和氧氣看作理想氣體,則具有相同質量和相同溫度的氫氣和氧氣具有相等的內能
B.相同質量0℃水的分子勢能比0℃冰的分子勢能小
C.物體吸收熱量后,內能不一定增加
D.一定量的某種理想氣體的內能只與溫度有關
E.一定量的某種理想氣體在等壓膨脹過程中,內能一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語句的描述中,有關速度的含義是指平均速度的是( )
A. 子彈射出槍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擊中目標
B. 小球在光滑路面上滑行,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
C. 汽車從甲站行駛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D. 2013年4月27日,“新飛人”張培萌在全國田徑大獎賽百米比賽中以10秒04的成績奪冠,并以10.34 m/s的速度沖過終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三人各自乘一架直升機。甲看到樓房勻速上升;乙看到甲機勻速上升;丙看到乙機勻速下降;甲看到丙機勻速上升。那么甲、乙、丙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情況可能是( )
A. 甲、乙勻速下降,且v乙>v甲,丙停在空中
B. 甲、乙勻速下降,且v乙>v甲,丙勻速上升
C. 甲、乙勻速下降,且v乙>v甲,丙勻速下降,且v丙<v甲
D. 甲、乙勻速下降,且v乙>v甲,丙勻速下降,且v丙>v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 伽利略發現運動中的物體若無一定的外力使它轉向,便作勻速直線運動。這一發現要求人們必須能解釋:為什么行星不以直線飛離,而趨于落向太陽,結果形成橢圓形的運動軌道;為什么月亮同樣地趨于落向地球。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牛頓的貢獻絕不僅限于創立了萬有引力定律和力學三大定律,更重要的在于他給當時的人們展現了一個像鐘表一樣嚴格遵循既定規則而運轉的機械論世界。這種機械論世界觀影響西歐人達兩個世紀之久,極大地改變了西方人對待自然界以及對待上帝的看法,培育了一種注重必然性的理性精神。……牛頓力學中的機械觀經伏爾泰介紹到法國,深刻地感染了啟蒙思想家。
——趙林《西歐啟蒙運動的發展歷程》
材料三 20世紀初,愛因斯坦從相對論的思想出發,提出了著名的質能公式,揭示出人類可以將物質的部分質量直接轉換為巨大的、并能被人類直接利用的能量。這為核開發提供了理論依據。后來愛因斯坦得知美國向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平民傷亡慘重時,感到非常痛心。他說,致信羅斯福提議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錯誤和遺憾。
——李華平《超越2012:世界危機與人類的選擇》
(1)針對材料一的問題,牛頓是怎么回答的?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2)依據材料二指出,牛頓的科學理論與啟蒙運動的關系。
(3)依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愛因斯坦對人類的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世紀上半期,有科學家認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消失了,時間和空間會與物質一同消失。支撐其觀點的科學理論是
A. 自由落體定律
B. 天演論
C. 加速度定律
D. 相對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時,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帶有繩套的兩根細繩。實驗時,先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用兩個彈簧秤通過兩根細繩互成角度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一根細繩拉橡皮條。
(1)實驗對兩次拉伸橡皮條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代號)。
A.將橡皮條沿相同方向拉到任意長度
B.將橡皮條拉伸相同長度即可
C.將橡皮條和繩的結點拉到相同位置
D.將彈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2)同學們在操作過程中有如下議論,其中對減小實驗誤差有益的說法是(______)(填字母代號)。
A.兩細繩必須等長
B.彈簧秤、細繩、橡皮條都應與木板平行
C.用兩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兩彈簧秤示數之差應盡可能大
D.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適當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適當遠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