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關于它的速度、速度改變量和加速度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物體的加速度逐漸減小,而其速度卻可能增加
B.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變量的方向相同
C. 物體的速度改變量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D. 物體的加速度方向保持不變,則其速度方向不會發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宋應星(1587-約1666)青年時曾考取舉人,后來連續六次赴京參加進士考試,均名落孫山。45歲以后,面對明末流民遍地的現實,宋應星不再追求科舉功名,轉而探求“致富”之術。他全面搜集整理傳統農業、手工業技術,撰成《天工開物》-書,書名取“天工人其代之”“開物成務”之義。正如宋應星在該書的序言中所說,“是書與科舉功名毫無關系”,當時士大夫對這部書不屑一顧。后來乾隆時鳊《四庫全書>,不予收錄,民間因此更不敢印行。這部書在19世紀傳入歐洲后,被譽為“17世紀中國科技的百科全書”,是我們今天探討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獻。
——摘編自潘吉星《宋應星評傳》等
材料二
牛頓(1643-1727)自幼喜歡鉆研科學。1687年,他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闡述了其后被視作真理的物體運動三大定律。該書受到學術界的贊頌,很快銷售一空。同年,牛頓被選為國會議員,后被封為爵士,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長和法國皇家學會會員。當時他被公認為活著的最偉大的科學家,英國有學識的人都把牛頓“奉為他們的首領,承認他是他們的主帥和大師”。伏爾泰全面接受了牛頓的自然哲學,并與人合作發表了一本關于牛頓力學體系的通俗著作。18世紀中期,牛頓的理論體系在歐洲各國得到廣泛認可,對整個歐洲和世界的科學與哲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摘編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頓傳》等
(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宋應星、牛頓二人科技成果的特點及它們出現的背景。(15分)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運不同的原因。(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1645年左右,英國一批科學家開始每周在倫敦聚會討論科學研究問題。……1662年,查理二世頒發特許狀,批準成立英國皇家學會,旨在利用和完善自然知識,促進自然知識的增長。上述歷史現象得以出現的歷史條件有( )
A. 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 B. 牛頓力學體系的形成
C. 工業革命的展開 D. 生物進化論的確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
A.布朗運動的無規則性,間接地反映了液體分子運動的無規則性
B.從微觀角度看,氣體壓強的大小跟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和氣體分子的密集程度有關
C.電冰箱的工作過程表明,熱量可以自發地從低溫物體向高溫物體傳遞
D.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分子平均動能一定大
E.在兩分子間距不超過10r0的前提下(r0為兩分子引力和斥力平衡時的距離),兩分子之間的引力和斥力,都會隨兩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的旅程》介紹某一理論時指出:“其中引力不再是一種力,而是一種時空的彎曲,就好像每個大物體都置于一塊大橡膠的表面……引力的‘力’并不真正是恒星或行星等物體的特征,而是來自空間形狀本身”。這一理論
A. 彌補了經典力學認識的不足
B. 標志著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
C. 首次對自然規律作經典總結
D. 為工業革命奠定了理論基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熱現象和熱學規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要知道氣體的摩爾體積和阿伏伽德羅常數,就可以算出氣體分子的體積
B.懸浮在液體中的固體微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
C.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保持氣體的壓強不變,溫度越高,體積越大
D.一定溫度下,飽和汽的壓強是一定的
E.第二類永動機不可能制成是因為它違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對力的概念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射出槍口的子彈,能打到很遠的距離,因為子彈離開槍口后受到一個推力的作用
B. 力離不開受力物體,但可以沒有施力物體
C. 只要兩個力的大小相等,它們產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D.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是受力物體的同時必然也是施力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波的干涉和衍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A.對于同一列機械波,障礙物越小,越容易繞過去
B.如果波在傳播過程中遇到尺寸比波長大得多的障礙物,該波就不能發生衍射
C.猛擊音叉,圍繞振動的音叉轉一圈的過程中,會聽到聲音忽強忽弱,這是干涉現象
D.一束白光通過三棱鏡后,在屏上出現彩色條紋,這是光的一種干涉現象
E.機械波、電磁波、光波均能產生衍射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 年 5 月 21 日 5 點 28 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為嫦娥四號探測器提供地月中繼通信支持。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飛行 25 分鐘后,星箭分離,將“鵲橋”直接送入近地點高度 200 公里,遠地點高度 40 萬公里的預定地月轉移軌道,衛星太陽翼和中繼通信天線相繼展開正常。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5 月 21 日 5 點 28 分表示時刻
B. 火箭飛行 25 分鐘后,星箭分離,25 分鐘表示時刻
C. 衛星太陽翼和中繼通信天線相繼展開正常時,“鵲橋”可以看作質點
D. “鵲橋”繞地球飛行一圈,其位移和路程均為 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以下正確的是( )
A. 在水平面上滑動的木塊最終要停下來,是由于沒有外力維持木塊運動
B. 不受外力作用時,物體運動狀態保持不變是由于物體具有慣性
C. 物體運動狀態發生變化時,可以不受外力的作用
D. 牛頓第一定律可以用實驗直接進行驗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