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
A.空氣的絕對濕度大,人一定感覺悶熱
B.浸潤和不浸潤現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現
C.只要知道水蒸氣的摩爾體積和水分子的體積,就可以計算出阿伏加德羅常數
D.用油膜法測出油酸分子的直徑后,要測定阿伏加德羅常數,還需要知道油酸的密度和油酸的摩爾質量
E.PM2.5是指環境空氣中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溫度越高,PM2.5的運動就會越劇烈,所以PM2.5的運動屬于分子熱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
16~17世紀中國著名科學家及其著作簡表
姓名 | 生卒年 | 著作 |
李時珍 | 1518—1593 | 《本草綱目》 |
徐光啟 | 1562—1633 | 《農政全書》 |
徐霞客 | 1587—1641 | 《徐霞客游記》 |
宋應星 | 1587—1666 | 《天工開物》 |
16~17世紀歐洲著名科學家及其成就簡表
姓名 | 生卒年 | 成就 |
哥白尼 | 1473—1543 | 提出太陽中心說 |
布魯諾 | 1548—1600 | 提出宇宙無限論 |
培根 | 1561—1626 | 初創近代實驗科學 |
伽利略 | 1564—1642 | 用望遠鏡觀察天體,證明太陽中心說 |
開普勒 | 1571—1630 | 發現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 |
——以上表格依據《簡明科學技術史》編制
請回答:
(1)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說明16~17世紀中國和歐洲科技發展在研究領域、研究方法及其影響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2)結合當時中國和歐洲的時代特點分析說明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17世紀以來的牛頓力學奠定了經典物理學的基礎,20世紀初相對論的提出引發了物理學領域的一場深刻的革命。對二者的表述,正確的是
A. 牛頓開創了從實驗中認識自然的方法
B. 相對論否定了牛頓力學體系
C. 牛頓力學與人們的日常經驗完全不同
D. 相對論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分析材料,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2011年10月,隨著美國蘋果公司CEO史蒂夫·喬布斯的離世。一句網絡帖子迅速走紅:上帝有三個蘋果:一個誘惑了夏娃,一個砸醒了牛頓,一個被喬布斯咬了一口,并改變我們每個人看世界的方式。
材料一 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序言里,牛頓寫道:理性力學應當是研究任何力所引起的運動和產生任何運動的力的科學。因此,本書被命名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因為,自然哲學的一切難題都涉及通過各種運動現象來研究自然力,再通過這些自然力來解釋其他現象。
材料二 愛因斯坦與牛頓的對話(虛擬)
愛因斯坦:你真偉大,你建立了牛頓力學框架體系,相對論中存在的問題都被你指了出來。
牛頓:你比我更偉大,相對論在許多學科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它和量子力學一起,已成為近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相對論包容了我的三條運動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
愛因斯坦:你我的理論都有瑕疵。
牛頓:哪有十全十美的理論,大家不用我們的理論,他們沒有別的理論可用,圣人、神仙也要犯錯誤,你我都是凡人,你我的身軀已經溶入了自然界,但是,你我的靈魂還留在人間。
——毛民義:相對論網站
材料三 史蒂夫·喬布斯,這個在過去幾十年內引領現代數字技術設計與發展的人,曾對他的團隊說,要去做那些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那些偉大的、會改變歷史的事情。
蘋果Ⅱ的成功……使它的影響滲透了從烙鐵到訂書機的各個領域。蘋果讓自己的亮相遍布各種產品、各個流派,惠及好幾代人。蘋果在設計領域的領袖地位快速擴展到現代生活的各個方面,精心計劃的策略都是為了讓你舒適地使用更多、更不同、更好的蘋果產品。
——《改變世界的蘋果》
(1)材料一中被砸醒后的牛頓的偉大發現是什么?牛頓的眾多發現在人類文明史上產生了什么巨大的歷史作用?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牛頓力學體系與愛因斯坦相對論的關系。
(3)結合材料三分析,蘋果給世界帶來了什么改變?你認為其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應用的科學的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伽利略對科學的貢獻就在于毀滅直覺的觀點而用新的觀點來代替它。這就是伽利略的發現的重大意義。
——愛因斯坦《物理學的進化》
材料二 牛頓的《原理》公認是科學史上的最偉大的著作。……二百多年來,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學和宇宙學思想的基礎……無怪乎牛頓力學的非凡成功甚至給諸如心理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等各個不同領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們試圖在解決各種問題時以力學或準力學為楷模。
——《十六、十七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材料三 啟蒙思想家們在牛頓革命的啟發、激勵下進行了種種思考。伏爾泰曾寫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從永恒的規律,而有一個小動物,五尺來高,卻可以不把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為所欲為,那就太奇怪了。”但由于牛頓學說本身的機械決定論性質,充滿機械唯物論精神的啟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帶有形而上學的武斷(主要是忽視了人的心靈的復雜性)。
——《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20世紀初,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出現,它們掀起了物理學革命,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并對其他學科產生了歷史性的影響。人類對自然世界的科學探索又躍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愛因斯坦所說的伽利略的發現是什么?分析這一發現的意義。
(2)根據材料二、三,指出牛頓學說對近代社會發展的主要影響。
(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出現的歷史背景。結合其內容分析為什么說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的出現使人類對自然世界的科學探索又躍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質量為5kg的物體從距地面某點以8m/s的速度豎直上拋,如果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求:
(1)從開始上拋到落回原處過程中的動量變化量的大小和方向;
(2)這一過程中重力的沖量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鐵路轉彎處內外軌道間有高度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可以使列車順利轉彎,減小車輪與鐵軌間的側向擠壓
B.因為列車轉彎時要受到離心力的作用,故一般使外軌高于內軌,以防列車翻倒
C.因為列車轉彎時有向內側傾倒的可能,故一般使內軌高于外軌,以防列車翻倒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英國在近代化進程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對世界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從伽利略時代以來一個世紀的物理學工作,在牛頓手里得到了綜合。牛頓在一部偉大的著作中總結了他的力學體系以及在數學、天文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該著作于1687年以拉丁文初版問世。它問世后200多年間,牛頓的理論仍是物理學不可動搖的根基。
——據吳國盛《科學的歷程》、江曉原《科學史十五講》等整理
(1)寫出材料一中牛頓著作的名稱。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牛頓經典力學體系在科學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19世紀以來)從英國中部和蘇格蘭低地裝載的棉紡織品和蒸汽機運送到世界所有地區。英國的資本輸出到世界的一切國家,而在那里就產生了新的企業。倫敦變成為世界的交易所和金融中心。其他國家進步的人們都把英國當作自己的榜樣,希望從它那里學到先進的工業化方法,同時在政治上仿效它的國會制。這樣一來,19世紀的更好的基礎就奠定了下來。
——(美)帕爾默等《近現代世界史》
(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對19世紀世界經濟產生的積極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固體、液體和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溫度保持不變,則每個氣體分子的動能也保持不變
B.定質量的理想氣體體積增大,氣體的內能可能不變
C.某個固體的物理性質表現為各向同性,這個固體不一定是非晶體
D.晶體熔化過程,晶體分子總動能不變,分子勢能增大
E由于液體表面分子間的斥力,使得液體表面分子間距離大于平衡位置時的距離,液體表面張力是液體分子間斥力的表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童年時的第二件事也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八歲時曾聽過一個故事,此后它一直留在我的腦海里。記得我的中學老師給班里講了一個已故偉大科學家的故事。他們極其崇敬地講到他,稱他是整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們說很少有人能夠理解他的思想,但是他的發現卻改變了整個世界和我們周圍的一切。我不理解他們想告訴我們的許多東西,但是最使我對此人感興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偉大發現就撒手人寰。他們說他多年潛心于這個理論,但是他死之后,他的未完成的論文仍然擺放在他自己的辦公桌上。
我被這個故事迷住了。對于一個孩子,這是很神秘的。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論文的內容是什么?什么問題如此難以解決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偉大的科學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費在這種研究之中?由于好奇,我就決定學習我能學到的關于愛因斯坦的一切以及他的未完成的理論。我記得,我花了好多時間靜靜閱讀我能找到的關于這個偉人和他的理論的每一本書。這種記憶到現在仍然溫暖如春。我讀完當地圖書館的書之后,就開始在全市搜尋圖書館和書店,急切地查找有關線索。不久我就知道這個故事比任何的神秘謀殺故事更加激動人心,也比我曾想象的任何事情都重要。我決定要對這一秘密刨根究底,縱然為此而必須成為一名理論物理學家也在所不辭。
不久,我就知道愛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論文就是他企圖構造的所謂的統一場論。這個理論能解釋所有的自然規律,從細小的原子到浩瀚的星系。然而,作為一個孩子,我卻不能理解,暢游在茶園水池中的鯉魚和愛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論文可能存在著某種聯系。對于用更高的維數可能是解決統一場論的關鍵這一點我不理解。
【1】在作者所說的第二件趣事中,有哪些因素在影響著作者?
【2】“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是指誰?他的哪些地方,把作者迷住了?
【3】作者說“我決定要對這一秘密刨根問底,縱然為此而必須成為一名理論物理學家也在所不辭”,在作者心中“理論物理學家”應該是怎樣的人?
【4】作者接觸到愛因斯坦的“未竟事業”,激發了他的探究興趣,并且“決定要對這一秘密刨根問底”,這些做法對我們有何啟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