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某同學的主要操作步驟如下:
a.取一根符合實驗要求的擺線,下端系一金屬小球,上端固定在O點;
b.在小球靜止懸掛時測量出O點到小球球心的距離l;
c.拉動小球使細線偏離豎直方向一個不大的角度(約為5°),然后由靜止釋放小球;
d.用秒表記錄小球完成n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t.
①用所測物理量的符號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值,其表達式為g=$\frac{4{π}^{2}l{n}^{2}}{{t}^{2}}$;
②如果已知擺球直徑為2.00cm,讓刻度尺的零點對準擺線的懸點,擺線豎直下垂.如圖1所示,那么單擺擺長是88.80cm.如果測定了40次全振動是時間如圖2中秒表所示,那么單擺的擺動周期是1.87s.

③若測得的重力加速度數值大于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實際值,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可能是C.(選填下列選項前的序號)
A.測量擺長時,把擺線的長度當成了擺長
B.擺線上端未牢固地固定于O點,振動中出現松動,使擺線越擺越長
C.測量周期時,誤將擺球(n-1)次全振動的時間t記為了n次全振動的時間,并由計算式T=$\frac{t}{n}$求得周期
D.擺球的質量過大
④在與其他同學交流實驗方案并糾正了錯誤后,為了減小實驗誤差,他決定用圖象法處理數據,并通過改變擺長,測得了多組擺長l和對應的周期T,并用這些數據作出T
2-l圖象如圖3所示.圖線斜率的意義B.
A.$\frac{g}{4{π}^{2}}$ B.$\frac{4{π}^{2}}{g}$ C.g D.$\frac{1}{g}$
⑤在題④中,利用圖線上任意兩個點a、b的坐標(l
1,T
12)、(l
2,T
22)計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frac{4{π}^{2}({l}_{2}-{l}_{1})}{{T}_{2}^{2}-{T}_{1}^{2}}$.
⑥在題④中,如果在描點時若誤將擺線長當做擺長,那么畫出的直線將不通過原點,由圖線斜率得到的重力加速度與正常相比,將產生哪一種結果?A
A.不變 B.偏大 C.偏小 D.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