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 Hz),得到如圖所示的紙帶,圖中的點為計數點,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來,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實驗時應先放開紙帶再接通電源
B.(s6-s1)等于(s2-s1)的6倍
C.從紙帶可求出計數點B對應的速率
D.相鄰兩個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02 s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宇宙由通過因果關系“膠合”起來的事件組成,牛頓找到了這種因果關系的科學描述,并揭示出了它的法則……愛因斯坦推翻了傳統物理學,從而改變了大多數接受過教育的人對宇宙的認識。“改變了大多數接受過教育的人對宇宙的認識”指
A. 跳躍式運動取代連續運動 B. 進化論取代上帝創世說
C. 微觀世界取代宏觀世界 D. 時空觀發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示意圖,圖甲表示在兩個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將橡皮條的結點拉長到O點,圖乙表示準備用一個拉力F拉橡皮條,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實驗時,兩個拉力的大小應相等
B.甲實驗時,兩個拉力的方向應互相垂直
C.乙實驗時,只須使橡皮條的伸長量與甲實驗相等
D.乙實驗時,仍須將橡皮條的結點拉到O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A物體的質量是B物體質量的5倍,A從h高處、B從2h高處同時自由下落,在落地之前,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下落1末,它們的速度相同
B. 各自下落1m時,它們的速度相同
C. 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D. 下落過程中的同一時刻,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光滑固定斜面傾角θ=30°,一輕質彈簧底端固定,上端與M=3kg的物體B相連,初始時B靜止,A物體質量m=1kg,在斜面上距B物體S1=10cm處由靜止釋放,A物體下滑過程中與B發生碰撞,碰撞時間極短,碰撞后粘在一起,已知碰后AB經t=0.2s下滑S2=5cm至最低點,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A、B可視為質點,g取10m/s2,求:
(1)從碰后到最低點的過程中彈性勢能的增加量
(2)從碰后至返回到碰撞點的過程中,彈簧對物體B沖量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物理學的重大發現中科學家們創造出了許多物理學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想法、類比法和科學假說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關于所用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引入重心﹑合力與分力的概念時運用了等效替代法
B.根據速度定義式,當
非常非常小時,
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應用了極限思想法
C.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假設法
D.在推導勻變速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采用了微元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兩平行金屬板A、B長8cm,兩極板間距離d=8cm,A極板比B極板電勢高300V,一電荷量q=,質量m=
的帶電正粒子,沿電場中心線RO垂直電場線飛入電場,初速度
,粒子飛出平行板電場后經過界面MN、PS間的無電場區域后,進入固定在O點的點電荷Q形成的電場區域,(設界面PS右邊點電荷的電場分布不受界面的影響).已知兩界面MN、PS相距為12cm,D是中心線RO與界面PS的交點,O點在中心線上,距離界面PS為9cm,粒子穿過界面PS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線上的熒光屏bc上,不計粒子重力(靜電力常量
)
(1)求粒子穿過界面MN時偏離中心線RO的距離多遠?到達PS界面時離D點多遠?
(2)確定點電荷Q的電性并求其電荷量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結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穩定
B.通過化學反應可以改變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C.原子核衰變時發出的α射線穿透能力比γ射線弱
D.β衰變中產生的β射線是原子核外電子掙脫原子核束縛之后形成的電子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