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游標卡尺的讀數等于主尺讀數加上游標讀數,不需估讀.
(2)根據極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時速度求出滑塊通過B點的速度.
(3)根據瞬時速度的大小求出系統動能的增加量,根據下降的高度求出系統重力勢能的減小量.
(4)根據系統機械能守恒得出v2-d的表達式,結合圖線的斜率求出重力加速度.
解答 解:(1)游標卡尺的主尺讀數為3mm,游標讀數為0.05×17mm=0.85mm,則最終讀數b=3.85mm.
(2)根據極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時速度知,滑塊通過B點的瞬時速度$v=\frac{b}{t}$.
(3)滑塊從A處到達B處時m和M組成的系統的動能的增加量可表示為△EK=$\frac{1}{2}(M+m){v}^{2}$=$\frac{(M+m){b}^{2}}{2{t}^{2}}$,系統的重力勢能的減少量可表示為△Ep=$mgd-Mgdsinθ=(m-\frac{M}{2})gd$.
(4)根據機械能守恒得,$(m-\frac{M}{2})gd$=$\frac{1}{2}(M+m){v}^{2}$,則${v}^{2}=\frac{2(m-\frac{M}{2})gd}{M+m}$,可知圖線的斜率k=$\frac{2(m-\frac{M}{2})g}{M+m}$=$\frac{2.4}{0.5}=4.8$,因為M=m,解得g=9.6m/s2.
故答案為:(1)3.85mm (2)$v=\frac{b}{t}$ (3)$\frac{(M+m){b}^{2}}{2{t}^{2}}$,$(m-\frac{M}{2})gd$,(4)9.6.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游標卡尺的讀數,以及知道極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時速度,注意本題研究的對象是系統,對于圖線問題,一般的解題思路是得出物理量間的關系式,結合圖線的斜率或截距進行求解.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嫦娥三號”繞月球做橢圓運動,是以地球為參考系來描述的 | |
B. | 在觀測“嫦娥三號”繞月運行周期時可將其看成質點 | |
C. | 8天是時刻,21時11分是時間 | |
D. | 西經19.51度、北緯44.12度表示位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A、B兩列波的波長之比為1:2 | |
B. | A、B兩列波的頻率之比為1:2 | |
C. | x=2m處的質點在圖示時刻的振動速度為0 | |
D. | x=3m處的質點在圖示時刻的位移為-0.1m | |
E. | x=4m處的質點在圖示時刻向下振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A.vN=gnT | B.vN=$\frac{{{x_n}+{x_{n+1}}}}{2T}$ |
C.vN=$\frac{{{d_{n+1}}-{d_{n-1}}}}{2T}$ | D.vN=g(n-1)T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次數 測量值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E/V | 0.116 | 0.136 | 0.170 | 0.191 | 0.215 | 0.277 | 0.292 | 0.329 |
△t/×10-3s | 8.206 | 7.486 | 6.286 | 5.614 | 5.340 | 4.462 | 3.980 | 3.64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下落過程中通過定值電阻R的電流方向由P到M | |
B. | 當重物速度為v時,導體棒兩端的電壓為BLv | |
C. | 導體棒的最大速度$\frac{2mgR}{{B}^{2}{L}^{2}}$ | |
D. | 重物下落高度為h時,定值電阻R產生的焦耳熱為mgh-mv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