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剎車前汽車的速度大小.
(2)根據速度時間公式求出剎車的時間,結合位移公式求出剎車后3s內的位移.
(3)根據位移公式求出剎車后第1s內的位移,結合平均速度的定義式求出第1s內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1)根據速度位移公式得,0-${{v}_{0}}^{2}=2ax$,
解得剎車前汽車的速度${v}_{0}=\sqrt{-2ax}=\sqrt{-2×(-7)×14}$m/s=14m/s.
(2)剎車的時間$t=\frac{0-{v}_{0}}{a}=\frac{-14}{-7}s=2s$,
則剎車后3s內的位移等于2s內的位移,即x=$\frac{{v}_{0}}{2}t=\frac{14}{2}×2m=14m$.
(3)剎車后第1s內汽車的位移${x}_{1}={v}_{0}{t}_{1}+\frac{1}{2}a{{t}_{1}}^{2}$=$14×1-\frac{1}{2}×7×1m=10.5m$,
則剎車后第1s內的平均速度$\overline{v}=\frac{{x}_{1}}{{t}_{1}}=\frac{10.5}{1}m/s=10.5m/s$.
答:(1)剎車前汽車速度的大小為14m/s;
(2)剎車時間為2s,剎車后3s內汽車的位移為14m;
(3)剎車后第1s內汽車的平均速度為10.5m/s.
點評 本題考查了運動學中的剎車問題,是道易錯題,注意汽車速度減為零后不再運動,結合運動學公式和推論靈活求解.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甘肅會寧縣一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乙兩物體相距s,同時同向 沿同一直線運動,甲在前面做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a1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乙在后面做初速度為v0、加速度為a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 )
A.若a1=a2,則兩物體只能相遇一次
B.若a1>a2,則兩物體可能相遇兩次
C.若a1<a2,則兩物體可能相遇兩次
D.若a1>a2,則兩物體可能不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A球的機械能守恒,B球的機械能守恒 | |
B. | A球的機械能增加,B球的機械能減少 | |
C. | A球的機械能減少,B球的機械能增加 | |
D. | A、B兩球的總機械能保持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先拋出A球 | B. | 同時拋出兩球 | ||
C. | 先拋出B球 | D. | 在相遇點B球速度大于A球的速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庫侖通過扭秤實驗測量出靜電力常量并發現了庫侖定律 | |
B. | 牛頓通過扭秤實驗測量出萬有引力常量并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 |
C. | 伽利略利用斜面實驗觀察到了小球合力為零時做勻速直線運動 | |
D. | 胡克總結出彈簧彈力與形變量間的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甘肅會寧縣一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球每隔0.2s從同一高度拋出,做初速度為6m/s的豎直上拋運動,設它們在空中不相碰.第一個小球在拋出點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數為(g=10 m/s2)( )
A.三個 B.四個 C.五個 D.六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