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盧瑟福的原子結構模型很好的解釋了α粒子散射實驗 | |
B. | β衰變中產生的β射線是原子核外電子掙脫原子核束縛后形成的 | |
C. | 某放射性元素的4個原子核經過一個半衰期后不一定還剩下2個沒有發生衰變 | |
D. | 利用射線可以消除靜電 |
分析 盧瑟福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原子核中的中子釋放出電子發生β衰變;
半衰期是一個統計規律,對少量原子核不成立;
α粒子電離作用較強,可以使空氣電離導走靜電,可以消除靜電.
解答 解:A、盧瑟福的原子結構模型很好的解釋了α粒子散射實驗,故A正確;
B、β衰變中產生的β射線是原子核中的中子釋放出的電子形成的,故B錯誤;
C、半衰期是統計規律,某放射性元素的4個原子核經過一個半衰期后不一定還剩下2個沒有發生衰變,故C正確;
D、α射線的電離作用很強,α射線可以使空氣電離從而把靜電導走,利用射線可以消除靜電,故D正確;
故選:ACD.
點評 本題考查了選項3-5的內容,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比較多,但難度不大,掌握基礎知識即可解題,平時要注意基礎知識的學習與掌握.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次數 | 1 | 2 | 3 | 4 | 5 |
F/N | 0.10 | 0.18 | 0.26 | 0.30 | 0.40 |
a/(m•s-2) | 0.08 | 0.22 | 0.37 | 0.5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此導體的電阻R=0.5Ω | |
B. | 此導體的電阻R=2Ω | |
C. | I-U圖象的斜率表示電阻的倒數,所以R=cot 45°=1.0Ω | |
D. | 在R兩端加6.0V電壓時,每秒通過導體截面的電荷量是3.0 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